偶然间,于报屁股上,发现一条不起眼的“两会”新闻,是新华社的通稿。某记者在北京市两家担负“两会”委员、代表交通任务的公司了解到,今年“两会”委员使用的汽车,均是“中国造”。
我仔细读过之后,发现文章标题与内容不符。原来“代表委员用车全部中国造”的底下,是更详细的解说:“供‘两会’代表、委员使用的数百辆车,无论是小轿车、面包车还是豪华大客车,全部是国产和中外合资企业的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
“都是在中国制造的”,并不等于“中国造”呀!
我想,这不会是记者的疏忽,大约是报纸编辑为了省事给减了两个字,所以文题不符了。
“中国造”与在中国制造的车,对于乘驾人来说,坐进去,开起来,可能也没什么大的差别,可我心里就是感觉不一样。某面包车是在四川生产的,可一点麻辣味也没有,人家叫丰田考斯特;某大客车是在西安生产的,也不沾“羊肉泡馍”的味,人家名叫沃尔沃;至于安凯伊利萨尔一类名字,甭提了,更是在国外怎么叫还怎么叫,与中国何干?
不是咱敏感多疑,而是人家洋人在品牌的问题上,不和你含糊。
用中国面、中国鸡、中国鱼,做出来却叫麦当劳,您以为是为了叫着顺嘴吗?不,那是钱,是利益闹的-----叫谁家的名,谁家拿大头。
就因为用了这个名,咱年年得给人家掏钱,每出一辆车给人家掏一辆车的钱!与足球队冠名权正相反,鲁能冠名山东队,是鲁能给球队交钱;磁悬浮列车也如是,要是冠了茅台的名,茅台得给人家上海拿银子。而汽车倒过来,名是谁家的,谁家收个钵满盆满。
既然品牌这么值钱,中国有的是“起名轩”一类自吹懂易经善风水批八字的公司,自个儿多起几个名就是了嘛。不行啊,品牌的底下,是知识产权,谁拥有知识产权,谁家才有冠名权。而知识产权的背后,是整个基础工业水平。因为我们比人家差了一截,所以,眼下也只好屈尊。
比起二十年前不时兴合资办厂的时候,如今有了许多合资品牌车,这无疑是进步了。但我们还想得陇望蜀。中国为什么至今没有一个象样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品牌呢?
马上会有人说,是我们没有整车开发能力。
某一个厂,也许没有,倾一国之力,我们就一定不具备整车开发能力吗?打死我都不信!中国“东风31甲”,“093”,“长征2号”,“神舟3号”,哪个也不容易,我们不是都搞出来吗?
韩国飞船没上天,但人家开发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汽车市场上占一席之地的品牌汽车,人家就憋了不到20年,搞出来了呀!我们今天与韩国合资,满北京都是现代,相形之下,我们不能不思考多一点,每每看到韩国车跑来跑去,我都像是看到一个个活动着的大大的“?”——为什么人家能,我们不能?
为此,我请教过业内权威人士,得到的答案是:我们汽车工业体系,是各自为战,村自为战,没有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是根本原因,是关键症结所在。
所以,世界上汽车巨头,没有一个不在中国登陆,没有一个不在中国暴赚,没有一个不在中国“下崽”。我们被人家分而治之,各个击破,于是,陆陆续续引进了零散的五花八门的洋技术,洋品牌。且重复引进,一而再,再而三地交学费,没完没了地买教训,而至今日,我们自己整车开发,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今年都来坐“在中国造的”汽车了,究竟是何故?
新华社的消息说,“国产合资汽车的质量和档次越来越高,已经完全能够满足‘两会’用车”——不说我还真不知道,原来过去‘两会’用进口车是“因为中国产的(包括合资)档次不够”!呜乎哀哉!
代表委员是议政的,又不是舒马赫到中国搞F1方程赛,就一个代步工具嘛,要什么档次呀?
依我看,若一定强调档次,也可以,那么中国发展在什么档次,代表就该用什么档次的汽车才是合理的,为了“档次”,使用进口车,莫名其妙!
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开,当时我们的兵工厂只会造枪造炮,还不会造汽车哩,骑马挎枪走路爬山,共产党的领袖们不一样赶赴西柏坡,开了一个中共党史上承先启后的伟大的会议?所以,我要说,会开的好不好,好象与汽车档次根本无关。
但愿是记者笔下有误,意思表达不准确。
至于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均不乘进口车了,我冒昧猜度,也宁愿相信,代表委员今年乘国产车与“在中国造的车”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意识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失误所造成的“瓶颈问题”,正准备着手解决之。
以整车开发为突破口,从根本上创立中国品牌车的好消息,就要传来了!
版权声明:搜狐汽车评论之“司马南侃车说事”以及其他专栏作者文章,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