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奥迪的秘密武器 | 本刊记者靳军/文
古龙先生的书写得很神,尤其是《七种武器》,神得让人拍案叫绝。奥迪汽车公司的汽车也很神,虽然都是四个圈圈的标志,但每一款车俱都个性鲜明,甚至常常招致非议,就像我们身边时常能够见到的“A6”的“臀部”。那其实就是一种武器,让你抵挡不住它的魅力(请详见我刊第二期)。不管你赞美它也好,诟病它也好,它的存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你,奥迪的成功是来自他100多年来不断创新,不断探求的结果。每一件武器的背后,都有科技进步和理念更新的深刻内涵。
A3的“气管”
在奥迪的全线车系之中,A3是最小的入门车型,四环中的小弟。在欧美是属于年轻人的专利。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奥迪的高技术装备在他身上也是一点没缺。例如,在如此紧凑的车体之中,他的乘坐空间可是一点没减,而且车内设计得高贵大方,在同级车中属于出类拔萃者。同时,车身刚性也不错,可谓既安全又舒适。作为一款小型掀背车款,他的“气管”--进排气门却是大有说道。A3可以说是全世界第一部装配5气阀发动机的车款。在量产车领域,第一个采用此项技术的则是法拉利的355跑车。在多气门技术领域,奥迪在德国是祖师级。所谓5气门,指的是3个进气门和2个排气门的设计,进气口的面积要比4气门大。这样一来,进气量增大,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使得扭矩曲线更加平滑,燃油经济型更佳。但是,随之而来的则是制造及设计上的困难。从理论上来说,增加了进气量之后,发动机低转速时的扭矩会造成不足,同时油耗上升。为此,奥迪公司经过精确的计算,对燃烧室进行了重新设置并采用了精确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和点火系统,采用可变进气凸轮正时和可变进气歧管,终于使奥迪A3的低速扭矩输出和高速的大功率输出达到近乎完美的统一。1.8升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输出可以达到125马力。同时,有害废气排放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燃油经济型也是十分的出色。
在A3上市之初,由于车型以及尺寸等方面的原因,他的销售情况一直不是十分理想。随后,奥迪在整车造型尺寸方面进行了改进,1999年推出了Quattro车型和5门掀背车型以期能够打动市场。从此,A3的“气”也开始顺了起来。
车型奥迪A31.8T竞争对手:欧宝Omega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4152车宽(mm)1735车高(mm)1427最大功率(kW/rpm)132/5500最大扭矩(Nm)235/195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17.6
A4的“架子”
A4在奥迪车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他的个头不大,但造型典雅端庄。可以用“雅俗共赏”来加以形容。首次推出是在1994年,迅即在欧洲获得成功,到1998年,生产总量就已经突破100万辆。成为奥迪的第一畅销品牌。同时,奥迪在世界各项汽车大赛中取得的辉煌成绩也来自于A4那澎湃的动力和极其坚固的车身。
人们买车当然不是用来撞的,可是一旦遭遇不测,你的车辆就是惟一的救命稻草。A4的身体虽然看似不够骠悍,但他坚固的运动型车架定能让你遇事化险为夷。A4车架的刚性极高,缓撞结构非常合理。发生冲撞时,撞击力可以迅速分散至车架的各个部分,减轻车内人员承受的冲击负荷,也能够防止发动机等部件进入车内造成伤害。在德国进行的有关碰撞试验中,A4比起他的对手们在车体变形方面的表现是最好的。同时,高刚性的车架对整车的操控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高速过弯时,A4车体的抗扭曲能力得以充分展示,配合奥迪的四连杆式前悬挂+扭力梁式后悬挂带防滚杆的悬挂系统,使得整车的高速过弯轻而易举,比起很多美国车过弯时强烈的侧倾感觉要爽得多。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装备,很多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例如ABS、ESP、ASR等等,但是它们对于乘客的保护要比诸如使用多少个气囊来得重要得多。A4的成功恐怕与他的坚固耐用密不可分,有安全感的车就应该是这样。这里还要提一句奥迪A4AVANT,这是一款旅行车,除了外型以外,与A4没有什么变化,但他受欢迎的程度却是出乎预料的好。尽管很多人对于旅行车会持观望态度,但A4AVANT以他出众的外表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注意,在他优雅的线条之下的那付坚强的“架子”无疑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车型奥迪A41.8T竞争对手:宝马3系列323i奔驰C级车C230Kompressor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4479车宽(mm)1848车高(mm)1415最大功率(kW/rpm)110/5700最大扭矩(Nm)210/1750-460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22.08
S4的“腿脚”
在六月的北京车展上,奥迪展示了他们雄心勃勃的AllroadQuattro。为此本刊第七期进行了详细介绍。在AllroadQuattro上,奥迪集中了他的技术火力,力图创造适应各种不同路面的全能越野旅行车。其实,在AllroadQuattro之前,奥迪车系的大部分车型已经采用了Quattro全时四轮驱动系统,特别是在带S字头的高性能跑车中,Quattro已经几乎成为必装系统。
Quattro在意大利文中就是“四”的意思,Quattro其实就是代表了四驱。S4与他的同胞S3、S6和S8一样当仁不让地采用了Quattro这一先进技术。奥迪公司最早的四驱概念车产生于1978年,1980年,Quattro开始正式生产。奥迪的Quattro主要特点是通过EDL电子差速锁装置将动力合理有效地分配给4个车轮,使得车辆在各种路面都可以通行无阻。通常情况下,行驶中车辆的前后车轮的动力分配应该为1:1,在遇到不平路面时,Quattro通过电子感应器会将前后车轮的动力在1:3到3:1之间分配,保证整车的顺利通过。当左右车轮开始有打滑迹象时,EDL会将打滑一侧的车轮予以制动,同时增加另一侧车轮的动力分配,使车辆的行驶通过性,特别是高速转弯时的安全系数大为增加。
Quattro经过20年的风雨磨练,已是日臻成熟。在新款奥迪S4上已经成为了标准配备。相比于A4,S4则明显偏向于运动性,他的水箱护罩上的标志是他区别于A系列的重要特征。在S4上,除了Quattro系统以外,ESP和EDL以及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ASR防滑控制装置也应有尽有。他的发动机采用5气阀2.6升V6机,配备6速手动变速器,最大功率可以达到265马力。看来,这部外表本份的S4在Quattro系统的支持下将会有恃无恐地奔驰于各种路面与天气之间。
车型奥迪S4竞争对手:绅宝9-3Viggen奔驰C级车C43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4483车宽(mm)1733车高(mm)1396最大功率(kW/rpm)195/5800最大扭矩(Nm)400/340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35
A6的“心肝”
奥迪A6已经是熟的不能再熟了,一汽--大众的新车奥迪A61.8T也已经准备就绪,就要驶入我们的生活。1.8升的级别好像与桑塔纳和帕萨特站到了一起。不过且慢,1.8T中的“T”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就引出了奥迪的另外一项得意之作--TDI柴油发动机。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泼脏水与倒孩子的故事。这个情节与我们曾经见到过的限制柴油发动机的某些举动倒有些吻合。与汽油发动机比较起来,柴油机自然有它的不足之处,比如它的输出方式使得转速不会太高,加速不是很好并且废气排放较高。这些缺点使很多人对它戴上了有色眼镜。于是也就出现了限制之说。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利有弊,柴油机的高燃烧效率和极佳的燃油经济性又使人们对它恋恋不舍。奥迪的TDI柴油发动机就是这样产生的。TDI就是指涡轮增压和缸内直接喷射系统(TURBOCHARGED&DIRECT-INJECTION)。还是在1989年,奥迪100就开始装备了2.5升5缸柴油机,后来的奥迪80使用TDI机器还创造了低油耗的记录。TDI的原理是使燃油经过一个高压喷射器直接对汽缸内喷射。由于燃烧室被设计成碗形,因此,在电子控制系统的作用下,柴油会形成螺旋状混合气被压燃。这样就使得输出动力增加,燃烧充分并减少了油耗。想当年奥迪运用涡轮增压技术在世界越野大赛上屡获佳绩,可谓无往不胜。也难怪同为1.8升排量的发动机功率输出竟能相差20%,再配上先进的Tiptronic手动自动变速器以及坚固安全的车身,这“T”型车还不和吃了兴奋剂一样跑得飞快。
本来奥迪A6就有一付迷人的“臀部”,迷倒了不少国内痴心的车族。1.8T的出现将更加让他们体验到奥迪“真我的风采”。从德国人严谨的技术创新之中,享受到轿车带给他们的欢愉。
车型奥迪A61.8T竞争对手:宝马3系列奔驰C级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4796车宽(mm)1810车高(mm)1453最大功率(kW/rpm)110/5700最大扭矩(Nm)210/175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24.2
A8的“身子”
对于奥迪A8来说,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顶级。“8”在中国人的眼中本来就意味着吉利,到了奥迪的车系之中,A8就成了“最高长官”。在他取得辉煌成就的1998年,当豪华轿车在德国的销量节节下降之时,奥迪A8却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销量惟一上升的豪华轿车。A8最初于1994年问世。装备上极尽豪华之能事,前座双安全气囊、侧气囊、恒温空调、Tiptronic手动自动一体式变速器等等自然不在话下。行车资讯系统、桃木车厢装饰以及独特的ASF全铝制车身更使他身价百倍。无疑,奔驰S级和宝马7系列是他的竞争对手,但奥迪不惜血本开发的ASF却是连奔驰和宝马也要钦佩不已的。
奥迪A8是全世界第一部采用全铝合金材质的豪华轿车。铝合金要比钢质材料轻30%到40%,反映在奥迪A8上大约有140公斤左右。在相同的质量下,铝合金要比钢铁的强度大。采用铝合金材质,可以降低A8这样的大型轿车的重量,提高整车行驶性能,降低燃油消耗。铝合金的另一个优势是它可以循环再利用,并且再利用时消耗极少的能源,符合环保要求。在A8车身的前后保险杠内还设有真空吸震缓冲装置,可以吸收正面10公里/小时和后面15公里/小时的碰撞,同时车身不受任何伤害。铝合金车架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易维修性,而且维修费用较小。当然,虽然铝合金车体的优点多多,但制造的困难也是不少。90年代初,奥迪与美国ALCOA公司就开始研究这种技术。1993年,奥迪公司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公开展示了ASF全铝制概念车并且改造自己的自动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还申请了40多项专利。在德国权威的TUV组织的测试中,A8在车辆整体安全性方面甚至超过了奔驰S级的W140。特别是在侧面碰撞安全性方面,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装备4.2升V8发动机的奥迪A8重量仅有1750公斤,比起同级“贵族车”来更显步履矫健。在这里,高技术含量的铝“身子”当然功不可没。
车型奥迪A81.8T竞争对手:宝马740i奔驰S430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5034车宽(mm)1880车高(mm)1440最大功率(kW/rpm)228/6200最大扭矩(Nm)410/300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56
TT的“尾巴”
很多汽车族对于奥迪TT并不陌生,它是奥迪公司1998年开始重点推出的个性化硬顶和敞篷车型。具有跑车风范。本刊也作过介绍。在这里想向大家着重介绍一下新款TTRoadster车尾长出的小小尾巴--尾翼。
在大学的教科书上,尾翼的学名叫做扰流板,它的作用当然不仅仅是为了美观。现在街上好多改装后的车尾加装了宽大的尾翼,自以为很酷,其实那也许只能叫做“不伦不类”。扰流板完全是空气动力学作用的结果。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强大的气流会使车辆产生很大的升力,从而降低了整车的可操控性,造成危险。在车重一定的条件下,扰流板通过对车尾空气流动的干涉,减低整车升力,提高了安全系数。奥迪TT长出“尾巴”的奥妙就在于此。
作为跑车一族的TTRoadster,当然是用来“跑”的。很多喜欢开快车的欧美人士,不断投诉TT的安全问题,集中指出它的高速行驶尾部不稳的缺陷。从后悬挂设计到车尾的设计都提出了异议。奥迪一方则坚决予以否认。但用中国话来说:人言可畏。就算真的设计没问题,可是事故是明摆着的。于是,经过多项改良的TTRoadster终于面市了。加上了ESP车辆动态稳定系统,改进了前后防顷杆以及那虽不起眼,但“锐利”无比的尾翼。这样一来无疑大幅提升了TT的竞争实力。
TT主要有两种发动机配置,1.8升发动机最大功率132kW/5500r/min,最大扭矩235Nm/1950-5000r/min,最高时速为223km/h,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7.7秒。另一款发动机是1.8升涡轮增压型,即1.8T,其功率提高至165kw,通过6挡变速器可在2200转到5500转的区域内发出280Nm的扭矩,0-100km/h的加速时间为6.7秒,最高时速为237km/h升。经过强化以后的TTRoadster,无论是操控性还是安全性都有了提高,与它的竞争对手们,如宝马Z3、保时捷Boxster、本田S2000和奔驰SLK等比较起来也并不落下风。只是长期困扰它的流言不知何时可以退去。但愿它美丽的尾翼可以助它一臂之力。
车型奥迪TTRoadster竞争对手:宝马Z3保时捷Boxster本田S2000奔驰SLK基本技术参数车长(mm)4041车宽(mm)1764车高(mm)1348最大功率(kW/rpm)165/5900最大扭矩(Nm)280/2200-5500国外价格(万折合人民币)27
汽车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