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专题 >> 饶斌传记
怀念饶斌同志
2004年01月09日02:29  作者:王兆国   来源: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张矛同志历时9年完成的《饶斌传记》即将出版,嘱我写篇文章。她对我的信任,令我十分感动。读了《饶斌传记》和李岚清同志写的序,我感触良多,也很受教益。

  饶斌同志是我的老领导、老前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上个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从长春一汽(包建二汽时期)到湖北二汽工作了十几个春秋,一直在饶斌同志的领导下,从饶斌等老一辈领导和同志们身上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现在,尽管我离开汽车战线已经20多年,但仍十分留恋那段条件十分艰苦却充满奋斗激情的美好时光,仍时常回想起当年饶斌同志的音容笑貌和气度风采。

  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那个时代的英雄人物,饶斌同志就是中国汽车业的创始人之一,是第一代汽车人的杰出代表。虽然他已经离开我们16年了,但至今人们仍十分怀念他,经常想起他,缅怀他的业绩。他是筑起中国汽车工业大厦的一块重要基石,他是带领几代中国汽车人奋勇前进的一面旗帜。

  我大学毕业刚到长春一汽工作的那段时间里,还没有接触到饶斌同志,但他的高大形象早已印刻在我的心中。我想饶斌同志真了不起,他于“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爆发后,放弃了大学学业,到抗日前线的山西,参加了八路军投身革命,成为中共晋西北地区革命领导干部。日本投降后,他到东北三省工作,担任过省、地级领导干部,在去第一汽车制造厂任厂长前,在松江省(以后和黑龙江省合并)任省政府副省长(党组书记)、省委副书记、哈尔滨市市长、东北局计委副秘书长等职。他在机械工业、汽车工业系统干了35年。他是我非常敬佩的领导和老师。饶斌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也是创业的一生、辉煌的一生。

  饶斌同志是我国汽车工业建设的杰出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决定兴建第一汽车制造厂;1952年10月任命饶斌同志为第一汽车制造厂厂长。从1953年7月15日举行奠基典礼,树立毛主席亲笔题写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基石开始,饶斌同志带领全厂职工拼搏奋战,只用了三年的时间,就装配出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以后他又踏勘、选择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厂址,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采用世界先进的技术,建成了我国第二个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的发展规划方案,组织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产品换型,结束汽车产品几十年一贯制的历史,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退居二线后,饶斌同志依然保持了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旺盛的斗志和开拓精神,不顾年老多病,坚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殚精竭虑,呕心沥血,一直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表现出一个老汽车人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无限深情。

  饶斌同志对党赤胆忠心,对事业始终不渝。在“文革”中,他受到了严重的政治迫害。但他始终坚信党、坚信真理,关心着二汽的建设事业。重新工作后,他又以一个老党员的宽阔胸怀,正确对待得失,不计个人恩怨,始终以事业和大局为重。当时有人劝他先在北京养病,可饶斌同志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十堰的山沟里,顽强地带领党委一班人和广大职工,排除干扰,建设二汽。记得1975年二汽即将建成投产时,我刚30多岁,在总厂政治部主任张矛同志的直接领导下,担任总厂党委常委、政治部副主任。当时,车箱厂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成了制约整个二汽发展的“瓶子口”。总厂党委决定派我到车箱厂兼任党委第一书记,组织“6·15”会战,确保全厂建成投产。为解决这个大难题、砸碎“瓶子口”,饶斌同志亲自带队,多次到现场召开领导干部会,指导和帮助我的工作;总厂领导江华、李惠民等同志也纷纷到现场,给大家以鼓励和支持。经过全厂干部职工的团结奋战,我们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用四个多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保证了二汽生产线的顺利投产。1975年7月1日,当饶斌亲自开着第一辆2.5吨东风卡车驶下生产线时,我们不禁百感交集。因为大家都知道,为了这一天,饶斌及和他一起奋斗的同志们已经在二汽艰难跋涉了整整十几年。

  饶斌同志爱才、惜才,十分重视培养和使用人才。一汽建立之初,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当时,工程师级的老技术干部仅占技术干部总数的5%,老技工也只占工人总数的25%。普遍缺乏进行现代化汽车制造和组织大量生产的经验,不能适应现代化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要求。为此,饶斌同志先后多次选派干部、工人到苏联学习,组织群众性的互教互学,总结、推广群众中学习技术的先进经验,组织了近万名职工参加夜大学、中等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专业班以及各种学习活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回忆当年情景时所指出的,“当时的一汽集聚了全国的人才,是个培养人、锻炼人的大熔炉”。上世纪70年代初,中央一位领导提出搞好生产要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饶斌同志立即向上级写报告,使二汽成为第一家恢复工程师制度的企业,我就是“文革”后二汽特批的最早的工程师之一。在知识分子还是划入另册的“臭老九”时,敢替他们说话,为他们正名,需要很大的勇气。饶斌同志还非常关心年轻干部的成长,十分重视在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中提拔干部。对既不参与派系斗争、积极参加生产,又肯吃苦、有能力、懂管理、富于奉献精神的年轻人,他敢压担子,从而使一批年轻干部在岗位上很快锻炼成长起来。

  饶斌同志坚持科学精神,非常注重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领导一汽工作期间,饶斌同志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创出了适合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雏形。1958年9月,邓小平和李富春等同志亲自到一汽视察,根据一汽实行的“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工人、技术人员、干部结合搞技术革新、质量攻关”的管理实践,再加上鞍钢“改革不合理规章制度”的做法,总结出“两参一改三结合”的企业管理模式。毛主席对此十分重视,亲自命名为“鞍钢宪法”,并在全国加以推广。《人民日报》还专门发表社论,称赞一汽是大企业的一面旗帜,表扬一汽的首创精神。1961年初,饶斌同志调任国家经贸委副主任,主管企业管理和技术进步工作。在此期间,他经常深入企业、车间甚至班组调查研究,推进加强企业管理工作,不断总结企业的新鲜经验。到二汽之后,他对企业管理工作十分重视。记得是1975年7月,二汽、十堰市组织赴大庆学习团,一行54人,由饶斌、黄正夏同志带队,我也是学习团的一名成员。在学习期间,他特别强调要重点学习大庆的先进管理经验,把二汽建设成为“大庆式的企业”。从1979年春,我担任二汽分管生产的副厂长时,到北京参加“全面质量管理”的学习后,专程到时任一机部部领导的饶斌同志家中探望。饶斌同志对“全面质量管理”问题十分重视,指示我就此专题向全厂处以上干部讲课。时任二汽总厂厂长的黄正夏同志也非常重视,还亲自主持了这次会议。在他们的支持和鼓励下,我与副厂长李惠民、副总工程师俞云焕等同志一起,重点抓了全面质量管理、均衡生产工作质量的保证体系,使全厂生产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饶斌同志具有审时度势的战略眼光,始终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在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饶斌同志始终保持了永不满足、勇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一个汽车工业领军人物的关键作用。在建设一汽时如此,在建设二汽时也是如此。他早在筹备阶段就明确提出,要建设一个能够组织专业化生产、发展系列化多品种的现代化汽车基地。以当时的条件,如果没有自我加压、追赶先进的精神状态,没有科学态度和拼命精神,没有“包建、聚宝”建厂方针的贯彻实施,二汽要自己设计生产、规划年产10万辆的中型卡车,是根本不可能的。实践证明,这个方针和决策的贯彻实施,不仅强化了二汽生产的专业化和技术装备水平,也使我国机械工业制造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1981年邓小平同志来二汽视察后就说,二汽的设备基本上把国内先进的东西拿过来了,像大拉床、自动生产线、铸造生产线都不错,集中了先进的东西,还引进消化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说明中国的机械工业还行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饶斌同志根据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及时提出引进轿车技术、实行规模化生产的概念,提出通过市场定位,建设现代化轿车制造企业的市场化概念。他对汽车工业结构与布局的调整工作也十分重视,主张汽车行业应适当集中,形成集团优势。并对改革管理体制、企业结构、产品发展制度、组织生产方式及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作也提出一系列颇具远见卓识而又切实可行的意见。所有这些,都对我国汽车工业后来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饶斌同志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原则,作风正派,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即使在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也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联系群众,善于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政清廉,淡泊名利,一生讲求奉献而不求回报;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新中国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现代化建设,奉献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他自强不息的革命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鞠躬尽瘁的献身精神,高风亮节的优良品格,给中国汽车人留下了一笔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缅怀饶斌同志的光辉业绩和高风亮节,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崇敬和怀念。饶斌同志去世前曾经说过:“我老了,不能和大家一起投身第三次创业。但是,我愿意躺在地上,化作一座桥,让大家踩着我的身躯走过,齐心协力把轿车造出来,去实现我们中国几代汽车人的轿车梦!”目前,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汽车人要在世界汽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忧患意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共同创造中国汽车工业美好的明天。只有沿着饶斌同志留下的足迹,完成他们那一代人未竟的事业,弘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更加突出的业绩,才是对他最好的怀念。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4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