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专题 >> 饶斌传记 >> 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
1968年
2004年01月09日08:45  作者:张矛   来源: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1968年2月初,三个群众组织联合汇报组,给李富春写信,建议在谷城石花街建厂。

  这时,饶斌看到一张大字报,是转抄长春来电,内容是三派群众组织协议,一致命令饶斌去长春接受革命群众批斗的抄件。当天,基地的群众代表通知他,决定押送他去长春,一两天就出发。这时,调查过饶斌历史问题的高广智对饶说:去长春是很必要的,基地革命组织对这段历史向二百多人作了外调,只几个人说你是高岗线上的,其他二百多人都说你是反对高岗的。饶斌感动地说:这段历史向这么多了解实际情况的人作调查,就完全可以弄清楚了。临走前,齐抗(被结合的革命干部)找饶斌说:去长春是应该的,好好接受教育,并希望他早点“解放”。饶斌说:我在长春欠了债(指不敢去长春接受批斗),我很愿意去,你放心好了。

  3月12日晨,饶斌同史×× 、杨×× 离开基地到武汉。武汉二汽办事处的群众借口要批斗饶斌,实际上是不愿饶斌去长春,怕他回不来,影响二汽建设,是明批暗保,把他“扣留”起来。直到齐抗和群众组织代表陈×× 到武汉做许多工作,才达成协议。史×× 对汉办的群众说:“饶斌打倒打不倒要靠材料来决定。”这话使饶斌吃了定心丸。到北京,还允许饶斌回家住一宿。接受长春群众大会批斗后,群众组织请调查过饶斌历史的史×× 介绍情况。史×× 说:材料上差别不大,主要是对问题的看法不一致。饶斌听后,认为根据材料他是打不倒的。但是造反派拿到一份他任哈尔滨市长时的一个经济报告,这也是高岗整他“右倾”的根据,虽在观点上和高岗是对立的,但和刘少奇、李富春是一致的。这时,饶斌就强调和李富春某些讲话一致,而不提刘少奇。大约史×× 说的“看法不一致”,就是对这个讲话的看法吧。

  在长春期间,他还解决了许多工作问题,如热处理的集中和分散问题;水箱、刹车的体制问题;在武汉如何搞中间生产;要不要上V8;设备口体制和分工;一汽包建领导和总包问题;上海包建工作情况;储运规划和仓库机械化问题;工厂设计处调给二汽的干部问题;听协作口汇报;加快出产品图纸问题;一汽试制两台新越野车问题;二汽在长春家属情况,及其住房和修理队伍问题;生活福利问题等。一天到晚还很忙。由于人们习惯于向他请示汇报工作,他为二汽快点上去,也乐意抓些工作。有些愿去二汽的干部还找他,如王少林、李云杰等。二汽住在长春的同志,要他想办法借一些房子,安置新来的大学生和徒工。饶斌想,省市委党校、干校已不招生,有很多房子,可以去活动一下。省委党校的校长是毛诚,一直在机密保卫部门工作,他就打电话给她,要求借些宿舍,大约一年。最后经省委党校大联委同意,房子终于借到。毛诚还告诉他,党校有四十来个高等院校毕业生,原拟培养成县级党政领导的接班人,尚无接受单位,二汽是新建单位,如果敢要,可以给二汽。后来这些人均到二汽。

  饶斌在长春一边接受审查,一边抓工作,经一些同志做工作,群众组织也同意;但也有造反组织坚决主张打倒饶斌。3月下旬,北京来电,要饶斌参加国家建委谢北一在京召开的座谈会,是中央政治局委员李富春委托谢北一召开的。接到电报后,二汽驻长春的秘书张谈和支持饶斌出来工作的同志商量后,找总后驻一汽代表陈明同志。陈明明确表示,一定要排除干扰,保证饶斌去北京参加会议。张谈等考虑有的群众组织虽然人数很少但能量很大,就做了一番仔细安排。饶斌本住74栋招待所,一汽用红旗牌轿车接送他,不出门时,车就停在那里。那天上午他参加群众会议后,被原来的警卫员冯俊祥请到家里吃饭。饭后,即坐吉普车到车站,从火车站出垃圾的门进入直接上火车。

  座谈会是由谢北一和一机部沈鸿副部长召开的,有二汽群众组织和筹建、包建单位部分代表参加。会议对二汽厂址定在十堰和建设规模取得一致意见,概括为“十万规模,分期建设”、“厂址基本不动,适当调整”。

  会后,饶斌回到基地。

  大联委做民意测验:认为饶斌没什么大问题,赞成他出来抓工作的约有3000人,反对的150人,是95%对5%。

  二汽军代表要李子政也从长春返回基地,好在二汽职工中进行些活动,力促结合饶斌,以便让饶抓二汽建设工作。李子政是工人出身,而当时这是块金字招牌,造反组织对他还尊重。李子政过京看张矛时说:“饶斌没什么大问题。”他还说,1933年饶斌在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参加的是共产党还是共青团,反正都是搞共产主义,当时若被国民党抓住都要蹲监狱,搞不好要掉脑袋,都是革命的历史,这些又有什么大了不起!为了二汽,我们还是要想法让他快快出来抓工作。又说,一汽有人搞极“左”,丑化领导干部,让他们戴“乌纱帽”示众,两个帽翅晃悠着,令人又好气又好笑。他因笑出声,被造反派斥责。他心情沉重地讲起汽车生产情况。有个月只生产20辆车,中央很着急。余秋里特别接见一汽领导,要他们“无论如何要把生产搞上去”。他叹气说:“二汽还在争论厂址,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即使饶斌‘解放’了、结合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抓工作呢!实在太困难。”李子政感叹地说:“真不知要建设到何年何月!”

  4月22日,一机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和建工部生产指挥部向有关单位发出《关于准备召开和筹备第二汽车厂总体布置第二次调整会议的通知》,会议准备工作由二汽筹备处进行。

  5月20日,根据李富春同志指示,一机部军管会关于二汽建设规模,从当前汽车需求和建厂经济性、汽车行业的包建能力等方面作了分析:规模仍定为年产10万辆;对远景规划20万辆问题,因1967年3月22日国家计委、建委对二汽建设意见中提出为10万辆,一机部确定二汽不再考虑20万辆远景。

  参加会议准备的人员,5月初进入二汽建设基地开展工作。

  6月1日,总体方案调整会议开始,分“东方案”(谷城方案)、“西方案”(十堰方案)两个组,边学习、边批判、边摆方案。

  “东方案”组摆出设想方案,经请示谢北一电话同意后,即派代表赴京向谢北一作汇报。

  谢北一根据中央指示组织国家计委、建委和“五部”(一机部、建工部、化工部、铁道部、五机部)听取“东方案”汇报,又同在6月21日到达基地。

  谢北一传达李富春、李先念、聂荣臻几位副总理的意见:

  一、隐蔽方针和经济合理都要考虑。

  二、工厂进沟防空好一些,也要考虑积极防空。

  三、谷城若适合建汽车厂,其他军工厂可做些调整。

  四、汽车厂厂址是大事情,建议组织总参、一机部、五机部等部门实地察看后再决定。

  6月25日,国家建委谢北一、武汉军区张副参谋长和一机部、五机部、建工部、化工部、铁道部、总参、武汉军区、湖北省革委、湖北省军区及省“三线”建委有关人员到二汽现场,听取两个方案意见,又察看两天。由于没有公路,吉普车行进极缓。张副参谋长很明朗地说,他赞成“西方案”。谢北一很谨慎地说:我和大家心情一样,希望二汽早日建成。从1953年5月开始,二汽选厂址15年了,没有哪个地方像二汽这样,花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选厂址。看后,再三讨论,拿出两个大家基本同意的方案,连夜赶到光化飞机场,送给即将回京的谢北一。谢北一在机场又与有关负责人讨论,谢回京前,没有宣布结果。饶斌陪他们活动四天。

  二汽要抓紧建设,必须建立“三结合”(革命领导干部、革命群众代表、军代表)的革命委员会领导工作。按程序,要让准备解放的干部进毛泽东思想学习班,边学习“毛著”,边联系群众揭批的问题,进行深刻的“触及灵魂”的检查,取得群众的谅解,才能“解放”,才能“结合”到革委会。

  广大职工希望二汽快点建设,群众组织中绝大多数是要解放饶斌的,只有少数造反派组织反对。他们想拖延二汽革委会成立并争席位,要求把饶斌揪到长春批斗。

  基地群众要求饶斌检查,他一口气讲三个钟头,秩序非常好。事前好多人对他说:“一定要检查好,不然会失掉对你充满希望的群众。”他惶惶不安地、小心翼翼地准备着,干部“解放”前学习班的小组想帮他,让他试讲,大家提意见。原先只小组的六七个人,后来竟到四十多人,讲完处已经熄灯,三个同志送他回厂部。

  支左的军代表,除刘景修外只有一个团政治部主任、两个处长、两个排长,其余是新战士。对二汽的情况不了解,与三派群众组织看法不同。由于三派中两个派头头没选入单位革委会,军代表没做更多的工作就批准了,引起与军代表的矛盾。群众组织要搞“四反”,军队不支持。齐抗、李子政的检查会,被群众组织冲了,声言要召开“四反”动员大会。军代表通知饶斌:不支派,不讲话。饶斌说:大联委不点名让我讲,我就不讲。次日开会时,主席台上有人刷大方字:“坚决要求饶斌上台讲话”,这是工人写的。有人给主席团递条子,要饶斌讲话。这不是一般要求,而是结合前的“亮相”。主席问群众:要不要饶斌讲话,群众齐声说“要!”一个女大学生说“不要”,被群众大声压下去。军代表主张征求饶斌意见,饶斌表示愿意讲几句,会场掌声雷动。饶斌上台,群众鼓两次掌,他很激动,讲一些检查“亮相”的话,但军代表因事先不让他讲,对他有些意见。5月20日,宣布齐抗、张庆梓、李子政3人“解放”。

  5月21日,饶斌检查完,绝大多数单位表态,红标语和大字块写着:“饶斌是无产阶级司令部的人”、“饶斌是革命领导干部”、“饶斌大节是好的,坚决支持饶斌站出来革命”、“就地解放饶斌,加速成立革委会”、“饶斌检查得好,饶斌的检查是诚恳的”等等。沿公路、住地都贴了。据统计,90%以上的人同意结合。但由于长春的二汽职工也很多,需要去检查后,才能结合。否则两地对立起来更不好办。饶斌心情烦乱,但又相信群众不会抛弃他。他只求“解放”不求“结合”,只要允许他出来工作就行。他虽没被宣布“解放”,但他仍然处理繁重的工作,干劲依旧。找他解决问题的人很多,不感到是没“解放”的人。

  6月中旬一天晚11点,饶斌突然听到人声嘈杂,逐渐接近卧室,敲门,有人喊:不准走!不准去长春!是运输处人贴大字报,两大车人,不同意“大联委”送他去长春,并勒令饶斌和他们一同去运输处。有人卷行李,有人收拾东西,就这样把饶斌带走了。饶给这些司机和职工做工作。他说:我不能离开工作住在你们这里。去长春对成立革委会、对我的改造都有好处,应该去。住了两天,经军代表做工作,放饶斌回厂部。这边不让去长春,解放军还得做群众的工作。听说,长春的派性斗争和对干部的游斗风很厉害,他想:等长春煞煞风再去,也可以少吃些苦头。他特别害怕被打成挑动群众斗群众的“黑手”,打成“两面派”,转化为敌我矛盾。因此,特别小心翼翼,把“私”字压缩到极小程度。

  1968年7月7日到北京,饶斌请求准许回家看看。他宽慰妻子和儿子不要担心,反正“当权派”不取得群众的谅解就不能干工作,千难万难,也得过这一关;好在基地的群众组织都支持他出来工作,只做少数人的工作,还是好办些。次日,就随军代表、造反群众代表去长春。火车上,造反派组织的代表要他做“两三个月”的准备。

  饶斌到长春后,住在一汽74栋招待所。经二汽群众代表与在长春的二汽“大联委”一些成员协商决定,把饶斌交给二汽“大联委”“饶斌专案组”。于是他被从74栋转移关押在一汽锻造厂地下室。原因是长春一汽副厂长王少林在被刑讯逼供中一时忍受不了,顺着审问者的意思,含糊地承认了怀疑他的所谓“特务”问题。虽然很快翻供,但已经牵连饶斌和陈祖涛。原来他们有一段时间曾同在苏联工作。陈祖涛在苏联上小学、中学、大学,他的一些同学有的已成掌权人物。而饶斌在工作上对他们又比较器重,这就是造反派怀疑他们是苏修特务的原因。饶斌被牵连后,扣押地点转移至锻造厂小楼顶部和一栋“群专(指群众专政)”指挥部一楼。先是由一汽“群专”看守,后由饶斌专案组组织人员看守。

  饶斌专案组成立不久,一汽支左解放军某部队介入二汽饶斌专案组。1968年8月在该部有的军代表的支持下,持“打倒饶斌”观点的个别人,组织并扩充“打倒饶斌”观点的人员批斗饶斌,其中多数是1968年2月13日写大字报主张打倒饶斌的人,他们多系1965届大专毕业生,其中骨干有15人。这些反饶的人组成一个饶斌专案组,下设“剥画皮”组、“揪黑集团组”、材料组、宣传组等。饶斌专案组的活动地点,分别在一汽百货商店小五楼、一栋“群专”指挥部一楼。

  齐抗等在二汽基地的人看到饶斌被扣押,就和军代表商议,把二汽在长春“大联委”成员和饶斌专案组的人连同饶斌本人调回二汽基地,基地准备成立二汽革委会。电报9月3日发到长春,李×× 、黄×× 、田×× 等人向部队二号首长汇报。二号首长指出:成立革委会是大方向,要紧跟。但他们怀疑电报不是解放军打来的。当晚,在小五楼召开三四十人参加的会议,起草一个六单位(铸二、劳资、设备口、底盘厂、标准件厂等)的联合声明,次日贴在一汽一号大门口,内容是:二汽革委会的51人方案,不符合毛泽东思想;二汽干部的阵线不清,现在成立革委会的条件不成熟;要基地解放军派军代表来长春进行协商等等。从而在革委会成立的问题上,形成“南北之争”,拖延二汽革委会的成立。

  当晚,专案组开会,当即决定加紧审讯饶斌,从他的嘴里撬出东西。

  从9月5日至10日连续几个晚上,在宿舍一栋一楼,开始对饶斌的刑讯逼供。9月5日晚,有20多人参加,逼迫饶斌交代“特嫌”问题;饶斌无特嫌问题,无法交代,僵持不下。饶斌很气愤,大声指责:“要文斗,不能武斗!”这时就有人把饶斌按在桌子上,用胶皮管子毒打饶的屁股和腿,打累了,再换人,刑讯,逼口供,直到次日早晨。他们白天研究审讯办法,晚上八时,七八个人的审讯开始了。他们大声吼斥:“要老实交代”,并叫饶斌低头,饶不低头,他们就打耳光,扭手臂,按脖子,把他打倒,逼他跪下。跪一段时间,见仍不肯交代,就用胶皮管抽打他的屁股,这次打得更厉害。7日至10日的几个晚上,他们分上半夜和下半夜轮番对饶斌搞车轮战,不仅用胶皮管子抽打,还让他跪在凳子腿上。饶斌痛得抱着膝盖大喊:“这是骨头啊!”但审讯的人,却狞笑着。他们将饶斌的屁股打得淤血肿胀,痛得大汗淋漓,衬衣湿透。因出汗过多,饶斌要求喝水,他们不给,还逼饶交代问题。因为饶斌跪不住凳子腿,有的人便用长条凳把饶的两臂张开,用绳子绑住,而他们却去睡觉。饶斌跪至天亮。这些人连续刑讯、逼供、毒打,折磨几个通宵,把饶斌的屁股和腿打得全是血泡,走不了路,扶着墙走,还辱骂他“装洋相”。饶斌半个月只能趴着睡,不能坐。饶还被拖到工厂设计处、圆柱大厅、电车三站、少年宫等多次批斗。批斗时,他们将20多斤重的大木牌,用铁丝拴着,挂在饶的脖子上,还逼他低头、弯腰、“架飞机”,对他进行种种折磨和侮辱,使其身心受到极大摧残。

  为配合“审讯”,专案组又派人到北京饶斌的家中查抄。这时张矛已被商业部教育局结合进“革命领导小组”担任组长,他们怕张矛报警,先把电话线剪断了。他们在饶斌家中翻箱倒柜,查抄到一些书信、笔记、文件、照片、画报,特别对饶斌在一汽任厂长时和苏联专家的合影很感兴趣,大约把它们当做“苏修特务”的罪证吧。查抄三个多小时才结束,还写个清单,让被折腾得心烦透顶的张矛签了字。

  9月24日,湖北省革命委员会批示成立二汽革委会。委员会委员51名,常委17名,主任暂缺,刘景修任第一副主任,副主任还有齐抗、郭清林(军代表,不久调走)。

  9月30日,二汽革委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在基地举行,由刘景修主持。会议作出决定,要求将正在长春由群众组织审查、批斗的饶斌、李子政,10月15日前由原专案组负责带回基地,由支左办公室和革委会审查。同时,要求擅自离开基地的职工,限十天内返回基地,参加工厂建设。10月下旬,二汽26个专业厂的革命委员会和厂职能部门的革命领导小组成立。

  7月下旬,一机部根据部队要求,将二汽的军用产品汽车由两吨改为2.5吨,3吨改为3.5吨,并根据“以军为主,以军带民”的精神,将相应的民用载重车,也由3.5吨改为5吨。先生产军用2.5吨越野车,以适应备战需要。由于汽车设计的更改,10月26日一机部又发出通知:“一机部以前下达的专用设备及自动生产线试制任务,凡目前已完成设计的,暂停投料生产;凡目前已投入加工制造或进行装配的,可酌情暂停或继续进行。组合机床及组合机床自动线的设计、试制任务,可全部暂停。”一机部并决定在部内成立“建设二汽办事组”,周子健任组长,抓好部内各项工作。主要成员有一机部张效曾、王子仪;一汽的于海荣、刘守华;二汽的刘景修和齐抗等人。另外成立临时产品组,刘守华任组长,齐抗任副组长。任务是立即开展产品设计工作,确定产品设计方案,安排产品试制工作。

  11月21日,一机部军管会通知二汽革委会:11月19日22点30分,国家建委军管会传达周总理的指示:“二汽厂址可以确定在湖北郧县十堰地区进行建设。”

  12月4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批准二汽建设方案年生产纲领10万辆。

  12月24日,二汽革委会举办干部学习班,进行清理阶级队伍、整党和“斗批改”工作。

  因部队所要车型的改变,影响并使以前一系列工作前功尽弃。为什么原来的车型吨位小呢?因为遵照林彪的“灵活的战略技术”,军队装备要“骡马化”,炮要小,拉炮的汽车吨位自然也就小了。汽车吨位是林彪定的。后来察觉实在不符合现实要求,才改为两吨半,但两吨半形成生产能力后,又觉得小了。

  10月中旬,刘景修进京公干,抽空看望张矛。刘景修说:“那帮人揪斗饶斌完全是派性行为,广大职工是很不赞成的。革委会已发电报到长春,要求把饶斌和他的专案组都调回基地。回基地后,饶斌有群众基础,那个‘二·一三’小派别就不能一手遮天了。”张矛和孩子们才放心,因为饶斌的命运影响着全家每个人啊!

  一汽革委会接到二汽革委会要求二汽职工及饶和他的专案组都回基地的电报后,就劝这些人按电报要求办。但饶斌伤势较重,需要养一段,否则去基地,不好向群众交代。他们要求饶斌不断地回忆历史,一段一段地写材料,从家庭变迁,到入学后的情况,特别是参加上海大学生为抗日救国赴南京请愿的过程,以及加入共青团经过和活动;到青岛小学教书时与一个似乎是共产党员的工人俞继忠的详细接触过程;以后到上海与周总理领导的在特科工作过的严希纯的全部接触过程;抗战爆发后接上组织关系的过程;还有什么与“黑集团”(无此集团,只是几个在一汽工作时为饶斌赏识的人)的关系;从历史上检查自己的路线问题,等等。这样又拖一个多月,才于12月初回到基地。路过北京,却不允许他回家。

  当时齐抗在北京,去看张矛时,很难过地说:“饶斌可遭罪了,健康也不佳,家中应该给他捎些吃的东西,增加些营养。”捎些什么东西呢?只能是不必动用锅灶、经过简单处理后就能吃用的东西。于是买些油茶、奶粉、肉松和几样罐头,但一时找不上适合的人送,一般职工对领导干部都是回避或拉开距离。这时,三儿子小钢表示愿意去送。小钢高中毕业后,随同学去保定农村插队,由于是自己找的关系,认为不合手续,再三催促他去延安插队。他想当工人,二汽又正在建设,正当可以招收徒工之际,他就自告奋勇去送,想看看有无在工厂就业的机会。小钢去后,发现人们都和他拉开距离,原来父亲尚未“解放”,儿子去看父亲尚需经过一定手续。虽然父子见了面,但不能畅所欲言,小钢把装食品的小皮箱交给父亲就出来了。看管的人,仍然是在长春办他专案的人,立刻就对这个送食品的问题大做文章。他们把这东西一件一件摆出来,办展览会,用大字写着“看饶斌资产阶级的生活”,并对他进行批斗。结果儿子灰溜溜地回京,饶斌不仅没有得到营养上的补充,反而又受一次精神摧残。齐抗后来见到张矛说:“怪我,怪我,真叫人想不到啊!”在无政府状态下,革委会副主任也无可奈何。

  12月4日,国家计委、国家建委军管会批复二汽建设方案。“批复”说:二汽建设必须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全面贯彻毛主席的“五七指示”,贯彻执行《鞍钢宪法》,在工厂布置上要全面贯彻执行“靠山、分散、隐蔽”方针,把二汽建成一个革命化的汽车生产基地。

  二汽规模定为年产10万辆,汽车品种根据“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原则,主要安排两个系列:(一)两吨越野车2.5万辆以及同系列的民用车3.5万辆,共6万辆;(二)三吨半越野车2万辆以及同系列的载重汽车2万辆,共4万辆。将来再根据国家需要,发展一些变型品种。

  建设必须贯彻执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步骤上可分两期进行。首先集中力量,建设第一个系列6万辆的工程,力争在1972年建成投产,然后建设第二个系列4万辆工程。两期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交叉。基建投资,应根据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方针,在审查设计时核定。二汽的产品设计,自1967年汽车研究所造反派回长春后,一机部确定以一汽为主,在长春进行工作,并于12月上旬在长春召开二汽产品工作会议。会上,沈鸿副部长就发动机、驾驶室、钢板弹簧等设计问题作了总结。

  饶斌回十堰后,军代表和群众团体的代表都很重视他的作用,对他寄予希望。后来,听到传言,说毛主席在八九月份视察湖北省工作时,在武汉曾问起康世恩和饶斌的情况。因为当时康世恩在鄂西南江汉油田搞开发工作,而饶斌在鄂西北抓二汽建设。据说,毛主席根据“抓革命、促生产”的需要,说:康世恩、饶斌都是有专长的人,如果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应该让他们出来工作。于是湖北省革委会的领导了解了饶斌的全部历史情况,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所以当二汽革委会成立后,齐抗、刘景修去见省革委会张体学同志时,张体学还问,为什么革委会没有饶斌(是齐抗、刘景修10月13日去看张矛时说的)?饶斌后来说,他听说好像周总理也说过类似的话。不久,就决定让饶斌、李子政、李东波去参加湖北省革委会举办的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繁体版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4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