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沃尔沃盈利计划浮现 通过技术转让费创收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8月24日11:03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于欣烈

  中国汽车行业规模最大一次跨国收购的真正考验开始了


  8月2日,吉利集团宣布完成对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这笔有史以来中国汽车业最大规模收购案的最终达成,将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个人声望推向新高。

  敢想敢做的李在中国商界显得个性十足,他不仅写出“昔日三大风光去,大众丰田一锅端。吉利破土谁能敌,世界变脸我凯旋”这样的诗句,更曾成功预测通用汽车将会破产。

  大多数本土企业家在表达自己观点时绝不会如此直白,他们更喜欢迂回、隐晦的沟通方式。

但仅仅依靠个性,李书福无法让沃尔沃重获盈利并在全球市场获得成功。

  尽管此次收购被视为中国商业力量在全球崛起的象征,但坚信沃尔沃在李书福手中重生的外部人士却寥寥无几。这并非针对李书福本人,而是以其现有资源重整沃尔沃业务的难度着实太大。“如果这件事情很容易就成功,哪里还轮得到吉利来收购?”一位吉利集团的高管对《环球企业家》说:“吉利正是在众多艰难挑战中不断成长的。”

  事实证明,李书福对于外界的普遍质疑有备而来。收购沃尔沃约1年前,李书福曾买下澳大利亚的自动变速箱公司DSI。这家曾宣布破产的公司目前已实现盈利,并且刚刚在山东济南投建一座工厂,计划向包括吉利在内的国内汽车公司出售自动变速箱。收购DSI 以及随后的控股投资管理模式,被视为李书福收购沃尔沃的一次练兵,但两次收购的实施主体却截然不同。

  与通过香港上市公司收购DSI不同,此次收购沃尔沃吉利控股集团完成。众所周知,李书福从2007年就开始着手准备收购沃尔沃,直至金融危机爆发才真正获得机会。如果此时通过上市公司吸引股东投资这家巨额亏损的瑞典公司,其巨大的风险会吓跑投资者,上市公司股价有可能一落千丈。即便收购之初短期能得到投资者的支持,后续沃尔沃业务的发展挑战巨大,其发展的起伏必然会影响吉利香港上市公司的股价,从而进一步影响吉利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时,李书福也不愿看到沃尔沃的起伏伤及吉利品牌最重要的融资平台。

  这种刻意而为的差异化做法,某种程度上表现出李书福对收购沃尔沃的谨慎一面。即便颇为自信的吉利人,也不得不承认沃尔沃收购交割结束后的第一年,风险巨大。当然,李书福正在按照之前制定的计划实施沃尔沃的中国生存模式。

  中国概念

  作为沃尔沃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美国的经济正处于缓慢的复苏期,很难为李书福治下的沃尔沃及时带来可观的销量增长。根据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 8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70%的美国人认为与经济衰退最严重时相比,个人经济状况没什么改善,甚至更差。83%的被访问者指出,未来12个月内他们在非必需品方面的消费水平将保持不变或更少。对于期待美国市场需求复苏的沃尔沃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今年上半年沃尔沃的美国销量同比下滑5.2%,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这点。

  如果情况继续恶化,李书福甚至还需继续为沃尔沃注入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以维持运营。要知道,汽车称得上是这个星球上烧钱最快的生意。曾在金融危机期间获得美国政府数十亿美元资助的通用汽车,不是仍在短期内陷入破产保护吗?

  另一方面,李书福说服福特相信自己能够带领沃尔沃走出低谷的中国概念,短期内还无法落实。除了修建工厂需投入大笔资金外,截至本文发稿时,沃尔沃方面仍未宣布确定中国工厂的选址。按行业平均水平,工厂投建至量产至少需要1年时间。在这期间,沃尔沃在华的现有业务很难实现飞越。目前,福特在华合资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沃尔沃S80LS40两款轿车。根据J.D. Power亚太公司的数据,包括进口车在内,今年上半年沃尔沃在华总销量增幅高达70%,但也仅有1.5万辆的销量。相比之下,奥迪上半年在华销量已超过10万辆。

  按李书福此前公布的计划,沃尔沃预计在2011年实现盈利。这意味着,在沃尔沃国产之前就能实现盈利—这如何可能?

  “如何做到扭亏为盈,迅速形成强大竞争力和强劲的竞争力。我们想了很多,沃尔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规模太小,但它的研发投入我猜测跟奔驰宝马是差不多的。每辆车的成本较高,因此就亏钱。”关于如何能够迅速将沃尔沃扭亏为盈,李书福向《环球企业家》解释道:“我们要想办法把这些技术充分发挥的同时扩大销量。每一辆车成本下降,利润就出现了。”

  李书福的回答传递出其盈利计划中最重要的一条—降低成本。与一度巨额亏损的时期相比,如今沃尔沃的员工数量从之前的2.64万人,降至如今的1.9万人。最初的人力规模是福特准备将产量提升至60万辆准备的,随后的金融危机迫使福特将产量降至40万辆,并相应裁掉多余员工。因此,同样是30多万辆汽车的产量,李书福接手后的沃尔沃劳动力成本大幅下降。考虑到退休、病退等自然减员,预计2011年沃尔沃员工总数将降至1.8万人。

  在保持各自独立运营的前提下,李书福未来将会利用吉利集团现有的资源,支持沃尔沃进行低成本研发。“从研发的角度,我们更多的是寻求两个企业之间的一种战略合作的可能性,在能力允许和沃尔沃有这种需求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给他们低成本的研发支持。”吉利集团负责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告诉本刊。

  风险何在?

  新的变化自然会引发外界对沃尔沃工会与新东家之间关系的担心。但截至目前沃尔沃工会与李书福代表的收购方还保持着蜜月期的关系。一方面,之前的大规模裁员是由福特完成的,李书福接手后并未做出任何刺激工会方面的举动;另一方面,沃尔沃的工会与美国底特律和韩国汽车行业的工会有着很大差异。

  在高强度的国家体制保障下,沃尔沃工会无需以极端方法解决问题。从历史上看,沃尔沃的工会表现温和,极少出现大罢工。劳资双方通常会采用更温和、更合理的处理问题方法。关键在于,双方在很多立场上的观点较为接近。

  “你如果能够在基本面上保证他的权益要求,并不会出现双方差异很大的情况。”瑞典投资促进署的大中华区副署长陈永岚告诉《环球企业家》:“如果像此次并购协议所说,沃尔沃仍然保持独立运营,我认为劳资双方的关系不会有太大变化。”

  “我们要向他们敞开心扉,我们也要认真地去倾听他们在想什么、希望得到什么信息。西方企业的管理有它一套自身的规律,我们不要把中国那套东西拿过去,那一定是行不通的。” 李书福一直在努力向工会和外界传递他的诚意,但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这些。

  好消息是,沃尔沃的全新管理团队有助于维持之前与工会良好的合作关系。尽管前任沃尔沃CEO斯蒂芬·奥德尔(Stephen Odell)为代表的几名高官调回福特任职,但短期内不会对沃尔沃未来运营产生巨大负面影响。福特自从2007年就已在沃尔沃实施模拟分离,即核心管理团队正职不在公司期间,由副职或适合人选履行正职的权力,培养属于沃尔沃自身的管理团队,为日后出售沃尔沃做好准备。完成收购后,原副首席财务官汉斯·奥斯卡森 (Hans-Oskarsson)立即成为公司代理首席财务官。在交割完成的同时,沃尔沃还宣布了新一届公司董事会成员。李书福得到了在沃尔沃工作近40年的汉斯-奥洛夫·奥尔森(Hans-Olov Olsson)担任副董事长。

  但完成收购之后,李书福并没有把沃尔沃的实际运营大权交给一个拥有“沃尔沃血统”的经理人以期望平稳过渡,而是从公司外部挑选了前大众汽车北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斯蒂芬·雅克布(Stefan Jacoby)出任公司总裁兼CEO。这一举动并不符合完成并购后的通常做法,不由令人想到2005年收购IBM公司PC业务的联想集团。

  吉利集团对沃尔沃的收购,被视为继联想之后,第二次中国企业得以完成对国际著名消费品牌的收购。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公司之一,联想为收购后新公司的核心管理层人选制定了特殊计划。收购之初,原联想总裁杨元庆担任董事长,同时聘用了IBM老将斯蒂芬·沃德(Stephen Ward)担任CEO近1年时间平稳过渡,随后从外部聘用来自戴尔公司的阿梅里奥(William Amelio)。2009年年初,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重返一线担任公司董事长,成长于中国市场的杨元庆成为CEO,此举在当时引起极大轰动,并诱发关于国际化人才风险的争论。

  相比之下,在完成收购之初,李书福就敢于启用一名外部高管运营公司,颇为大胆。不过,这却符合李的个性,以及沃尔沃被收购后的现状。一方面,这得益于福特撤离后沃尔沃原有管理团队较为平稳的过渡,以及对沃尔沃了如指掌的奥尔森加盟。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李书福不希望也不能给沃尔沃一个单纯的所谓过渡期。沃尔沃必须尽可能快速高效的运转起来,以实现盈利目标。

  来自大众汽车的雅克布拥有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工作经验,曾担任大众集团全球市场、销售执行副总裁和总代表,具有极强的销售管理能力。过去3年中,他帮助大众重新在美国市场建立经销网络、修建全新工厂,开拓了这个全球极为重要的汽车市场并获得不错的业绩。雅克布管理上的个人特点正是目前急于摆脱困境的沃尔沃所需要的。

  在降低成本、确定全新管理团队的同时,李书福还希望沃尔沃能够在交割完成后的第一年获得更多的收入。即便未来12个月内,沃尔沃在中国的新工厂都处于修建状态,无法实现量产,但沃尔沃仍计划通过车型的技术转让费用获得大笔收入,这几乎没有什么成本。

  届时,拥有沃尔沃100%股权的吉利集团将会在中国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来运营沃尔沃中国业务。而自身独立运营的沃尔沃将会采用技术转让的形式,将几款车型授权给这家中国公司本土化生产。这一方式与许多跨国公司向在华合资公司技术转让车型的模式有些类似。吉利集团为收购沃尔沃和后续的运营,已在集团内部、中资机构以及国际资本市场筹集了27亿美元现金,其中只有13亿美元现金支付给福特。同时,可以让李书福长舒一口气的是,沃尔沃的现金流状况正在发生好转。

  目前看来,沃尔沃的运营正向着李书福希望的方向发展。今年前两个季度,沃尔沃分别实现了4900万美元和5300万美元的税前盈利。今年前6个月沃尔沃全球销量超过了19万辆,而2009年沃尔沃全年销量为33.5万辆,亏损额为6.5亿美元。

  李书福所做的努力,更多属于通过削减成本和财务手段向外界塑造一个积极正面的沃尔沃形象。他仍需让外界看到,在中国人治下,沃尔沃的研发、市场营销等关键能力发生真正的积极改变。“我想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个项目也是一种新的实践和探索。我不能向大家保证成功,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对此项目充满信心,成功的希望是很大的。”李书福说。

  

(责任编辑:韩佳)

[我来说两句]

搜狗相关推荐:


外观283 内饰157 图解33 其他6 )  更多 >> 玛莎拉蒂 总裁 相关图片

玛莎拉蒂总裁 
 外观玛莎拉蒂总裁 外观
玛莎拉蒂总裁精英版车展实拍 
 外观玛莎拉蒂总裁精英版车展实拍 外观
玛莎拉蒂总裁行政版车展实拍 
 外观玛莎拉蒂总裁行政版车展实拍 外观
玛莎拉蒂总裁运动版车展实拍 
 外观玛莎拉蒂总裁运动版车展实拍 外观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有奖报错车型大全 > 玛莎拉蒂 > 总裁

玛莎拉蒂总裁的竞争车型

保时捷 Panamera

保时捷 Panamera

评分:82.7
价格:113.98-308.8

奔驰 S级

奔驰 S级

评分:80.0
价格:93.0-259.8

宝马 7系

宝马 7系

评分:74.8
价格:89.8-329.8

奥迪 A8L

奥迪 A8L

评分:80.8
价格:92.8-249.8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