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用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机油

从机油看中国为什么环境污染

  

  汽车有文化|微信号:Autocul

  目前,投资推动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以中国现在经济增长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而中等收入国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城市化进程。照此估算,约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为实现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住房需求,将产生大量生产钢材、水泥这样的高耗能产业。重工化和高耗能产业,直接引起汽车需求的快速增长。

  《商业周刊》就“印度专题”曾引用一位跨国公司高管的话说:“如果你想在中国投资修建一条道路,只需要数量不多的人很快就能做出决策;如果在印度,可能要花费10年时间才能决定。”印度的体制拖延效率,但有利于避免决策失误。而在中国,对于许多大型设施项目的准入甚至涉及能源投资,往往就是由少数人做出快速决策,却忽视了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节能理念尚不够深入,许多人由于对节能减排概念模糊不清,缺乏相关知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的节能环保意识淡薄,对此不关心,不理睬,事不关已高高挂起。节能观念没有形成、人们的节能理念还不能完全有效引导。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作为个体能够发挥的力量很小,但日积月累就会变成很多!从改变一个生活习惯、迈动一小步,从节省一张纸、一滴水、一度电,逐渐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团结就是力量,当所有人都意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共同努力,节能减排就会变成一种全民意识,拥有强大的力量。

  以机油为例,更能理解枯燥的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由于政府并没有强制推行,各大机油品牌仍然在中国售卖美国已经淘汰了的机油。另外别说是GF-5,就连SN级的机油都没有在中国普及。很多知名机油品牌的半合成机油、矿物油还停留在SL、SJ,级,这已经是美国淘汰了十多年的机油了。

  前两天,笔者美国的一个朋友发微信过来,问道:现在国内还没有GF-5的机油吗?我回答道:有是有,但不多,大多数车主对这个标准不太了解。

  导致这位小伙伴儿没买到GF-5标准的机油有两个原因一是国家相关部门不给力,没有跟得上国际潮流,另一方面,这些机油品牌本身没良心,拿淘汰已久、但已经在中国市场形成购买习惯的产品供应中国市场。

  美国车主们喜欢用什么机油呢?最近有一个对机油满意度的调查,蓝山、匹克PEAK、红线Readline等机油名列前茅,深受汽车发烧友的喜爱。(见下表)

  

  

  美国的机油现在都是什么水平呢?

  在美国,除了APISN之外,人家有个ILSACGF-5标准,这是由国际润滑油标准及认可委员会(ILSAC)在2011年新推出的标准。对尾气的排放要求更严格,对机油中硫、磷的浓度比之前也更严苛。对于那些使用新型混合燃料的发动机同样具有很好的保护功能。例如乙醇汽油燃烧时能产生水,容易造成机油乳化。而符合双标准的机油能对使用乙醇汽油的发动机产生更好的保护,当然也更适合精密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具体来说,GF-5机油在以下几方面更加优越:

  不过,好在这位小伙伴最终还是在网上找到了符合双标准的机油。因为匹克机油的生产厂家美国老世界工业公司针对亚太地区,推出了美国原装进口蓝山机油。说白了,就是把匹克机油换了标签,目前蓝山机油已经进入国内。由互联网汽车保养品牌“好快保”进行代理销售。与传统的销售渠道不同,在“好快保”下单保养之后,机油机滤等保养产品直接由“好快保”总部快递寄到车主手中。

  

  这说明,国外的机油商也逐渐在布局中国市场,也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市场监督力度,跟进国际潮流,彻底摒弃只争朝夕的赶超意识和高GDP增长迷信,彻底改变传统发展观。

  政府是社会行为和公共道德的示范和标杆。政府作为政策制定、组织宣传、落实实施的执政机构,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与执行力直接影响民众能否很好的响应与遵从。政策的导向直接影响着节能文化树立与节能行为推广。

  对于民众,政府具有强大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政府机构在节能减排上要制度先行,向发达国家借鉴优秀节能经验。

  

  相关链接:

  揭秘中国机油界黑暗真相 90%车主都被坑过

  在发达国家,汽车发动机一般能达到设计寿命的100%,而在中国一般只能达到设计寿命的30%左右,油耗普遍比发达国家高5~10%,中国与发达国家几乎是同样的发动机,寿命相差3倍左右,问题出在哪里?——是发动机使用了假冒伪劣润滑油

  中国润滑油界充斥着假冒伪劣之风,处处陷阱,先是小公司造假冒伪劣产品,其后中等公司、大公司、甚至跨国公司都入乡随俗地跟进(类似于08年的中国牛奶行业),汽车制造厂与润滑油公司合谋坑害用户,下面用事实告诉用户一些中国润滑油界的真相:

  举例1:假洋牌子泛滥

  美国有上亿辆汽车,但美国小包装车用润滑油品牌只有7个,全世界发达国家的润滑油品牌也就十几个,但在中国市场上美国品牌就有3000多个,洋牌子有5000多个,99%以上是花费1万元在美国注册一家离岸公司,每年交代理公司2000元管理费,假冒美国品牌在国内销售,纯粹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内行人从来不用假洋牌子。

  举例2:用专用润滑油概念搞欺骗

  润滑油是标准化通用产品,只有API质量级别和SAE粘度级别,发达国家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专用润滑油,真正的跨国公司的产品6~7个品种。而在中国到处充斥着各种车型的专用润滑油,小公司有,大公司也有,所有专用润滑油都是欺骗、误导用户得伎俩。

  举例3:滥用新技术名词,滥用高级、超级等概念误导用户

  所谓纳米润滑油、陶瓷润滑油、磁性润滑油等都是伪科学,润滑油是液体,纳米是长度单位,哪来纳米液体,陶瓷液体?润滑油是标准化产品,研发一个达到API标准的润滑油配方,需要1亿美元以上。目前世界只有润英联等几大添加剂公司专业研发新配方,通过销售添加剂向润滑油公司提供,各润滑油公司根本就不具备开发新配方的能力。真正达到标准的润滑油就是最好的润滑油润滑油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高级、超级、顶级都是胡说八道。内行从不会选用所谓的纳米润滑油、陶瓷润滑油、磁性润滑油等。

  举例4:瞎标注润滑油

  用户本来应该按润滑油标签上标注的API、SAE级选择润滑油,但在中国千万不能再相信包装上的标注

  其一,美国标准有多高有人就敢标注多高,比如SM20W-50,CJ-420W-50等等,其实际水平也就是SC50CC50,标注级别与实际级别相差可达5~6个档次;

  其二,瞎用API标示:凡是在标签上润滑油型号处标注API XX的润滑油可以肯定是劣质润滑油,因为这些厂家连润滑油的ABC都不懂可能生产出合格润滑油吗?比较一下真正的跨国公司的产品标注就会明白了

  举例5:公然坑害国Ⅲ排放发动机

  国Ⅲ排放(EGR废气再循环)柴油发动机必须用CI-4润滑油,才能解决废气再循环引起的烟炱磨损与腐蚀问题,全世界的CF-4都不能解决EGR发动机的烟炱磨损与腐蚀问题,但在中国他们就敢写CF-4适用于EGR发动机。国Ⅲ排放(EGR废气再循环)柴油发动机不使用真正合格的CI-4润滑油寿命会缩短60~70%。

  举例6:跨国公司敢造假

  跨国公司产品在中国出现绝不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故意造假。某著名跨国公司生产的合成润滑油SL5W-40中国技术监督局抽检CCS(低温动力粘度)指标不合格被召回(见WWW.LUBEABC.COM)2007年10月26日的报道。而合成润滑油CCS指标就不可能不合格,除非原料用的不是合成润滑油而产品标注为合成润滑油

  举例7:换油期问题

  同样的汽车,同样级别的CI-4润滑油,在美国换油期是10万公里,在中国就成了1~2万公里,只能说明是伪劣产品。

  欧美柴油发动机换油期一般5—10万公里,汽油发动机换油期一般2—3万公里,在中国是多少?

  举例8:用错误口号误导用户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误导用户用劣质高压润滑油发动机需要的是合适而稳定的机油压力,在能建立稳定润滑油膜的前提下,压力越低越省油,西方国家机油压力越来越低,汽油车推广5W-20润滑油,柴油车推广10W-30润滑油。压力越高越费油,磨损越大,推广高压润滑油就相当于告诉病人血压越高越健康。

  “六合一,八合一”:合格润滑油该具备的功能都已经具备,其成分成千上万,基本功能有十项之多,从其功能上来讲任何合格润滑油都可以叫八合一,十合一,从其组成成分上讲,都可以叫千合一,万合一,纯粹是误导外行。

  举例9:缺斤少两

  200L大铁桶是世界标准桶,在世界上都是装200L或更多,但目前国内大公司的产品普遍装170公斤,大多为195升,每桶少5升油。

  举例10:发动机内部油泥积碳多

  使用合格润滑油发动机中不会有油泥积碳,会产生油泥积碳的润滑油是质量非常低劣的润滑油。但现在很多发动机内部都很脏,有大量油泥积碳,而这些发动机的换油期还不到标准换油期的1/3,这也是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的直接证据之一。

  汽车有文化微信号Autocul(复制可关注)

  多位资深媒体人、评论员创办;获搜狐旅游汽车联盟2014年度贡献自媒体;有影响力的汽车文化传播平台。

auto.sohu.com true 搜狐媒体平台 http://auto.sohu.com/20150912/n420955567.shtml report 15613 汽车有文化|微信号:Autocul目前,投资推动增长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主要特征,以中国现在经济增长趋势,预计到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成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