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新闻 > 行业新闻 > 产销分析

【连载】被颠覆的汽车帝国(十一)

  汽车产业投资热潮此起彼伏(下)

  反向思维:投资热也未尝不是好事

  汽车产业过热的言论不断升温。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业存在着重复建设、投资过热的风险,如果任由发展,可能导致汽车业泡沫产生、银行坏账增加、工人失业、企业破产等严重后果。

  这种担心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一点也许是被忽略了,就是现在我国的汽车工业尚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况且我们的汽车业还存在着谁也不能否认的暴利,汽车业的繁荣造就了其暴利的产生,相反,汽车业的暴利也是汽车业繁荣的最最有效的推动力。所以,有大量的资金涌入这个行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市场规律。

  

  过热投资才会出现竞争局面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如果没有吉利奇瑞的加入,中低挡车降价的可能有多大?现在的中高档车,尤其是高档车为什么不降价,就是没有竞争,市场的大浪淘沙的规律不会错。

  让他们去过热投资,这种竞争的局面才会出现。只有有了这种竞争的机制,市场才会趋于正常,市场是只认可强者的,保护主义只能使强者变弱弱者更弱,如果真的那样的话,我们如何面对2006年的市场真正的开放。

  

  竞争使市场趋于良性发展

  国家政策过度保护的中国汽车业是市场竞争薄弱的根本原因。即使在汽车政策完全放开之后,国家为了保护国有资本还会采取一些保护措施的,比如25%的关税、17%的增殖税、8%的消费税,他们重叠起来要使价格增加多少?这难道还不是保护吗?当然,这种保护是针对国外资本的进入而采取的对策。

  市场竞争就是这样的残酷,但是也只有有了这种竞争的机制的引入,中国的汽车市场才会进一步净化,挤压暴利、清理垄断、使市场逐渐趋于成熟,进入良性发展的正常轨道。即便是投资过热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起码它增进汽车业逐步走向繁荣的进程。

  当然,还有人会愚蠢地去担心这样会造成重复建设,这一点是断然不会成立的,即便那些被市场淘汰的小企业也会被大企业吃掉的,从而进一步壮大了大企业,难道他们就真正地退出这一领域吗?

  我无法想象出来中国汽车业现在总的生产能力还不及美国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就说重复建设的话,那么,我们对此还能做什么呢?还能说什么呢?

  投资过热 必会大浪淘沙并购风潮汹涌

  汽车工业是国有资产的禁脔,“出身不纯”的资产不得涉足。为了保护国有汽车工业,长期实行高关税保护、极严厉的生产准入制保护、项目审批制保护、资金来源控制等等,政府的好意是要保护国有企业,防止散乱差。结果汽车行业长期没有有效竞争,而且有稳定的高利润,越发点燃了众多进入者的热情,于是中国出现了 120多家汽车厂,加上改装厂接近1000家。

  但我敢预言,20年后中国一样不会有超过20家的汽车生产厂家,到2050年不会超过10家,那么产能会有多少,这个问题是随着消费的增长而增长,当消费达到一定极限时,自然会维持一个平衡和进入下降通道,那时这么多的产能就要转化为高质量高技术含量的需求。

  再者,2000万产销量已经成为现实,但我个人预计不出10年产能达到3000万辆应该不是问题的,那么当产销达到3000万辆的时候,我们的交通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就是我们道路增长与承受极限都还没有达到一个高速发展的地步,所以造成当下全城堵车的城市通病那是交通远远滞后汽车发展的后果。

  投资过热必会大浪淘沙

  所以说,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需要解决更多的上下游产业的协调发展,不然,一定会受到制约甚至于遏止的,当然,汽车的高耗能和高污染也是需要自身解决的问题,不然其就无法成为支柱产业。

  资本热炒 市场与技术被忽略太深

  据深圳电动车大会的官方数据显示,展会共吸引了60多家汽车企业和360家相关公司参加,共展出电动汽车200余辆。“这款电动车多少钱?”“抱歉,现在还不能确定。”“它何时能在市场上销售?”“抱歉,我们还没有接到通知。”以上对话在本次深圳电动车大会上屡见不鲜,面对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大部分汽车厂商都无法回答。

  本次展会上的汽车量产之日遥遥无期,而且核心技术也甚是神秘。汽车企业的新闻发布会多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宣传,对核心技术与量产等问题避而不谈,场面冷清。

  中投顾问的报告显示,2009年,国内新增的锂电池企业数量约为1500家,但在市场上实际活跃的只是有100多家,这意味着更多的资本是用来炒作概念,而非切实投入。电动车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还只是个概念,那么对于厂商来说,同样是个被放大的概念,一个靠资本热炒的概念股而已。

  真正进入市场亦或走进普通家庭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最最主要的是技术还存在壁垒,再者就是电动车还存在很多与传统汽车无法相比的缺陷,这些缺陷不得到解决,市场认可度就无法达到与传统汽车相抗衡的可能,那么真正推向市场会如何呢?

  这个我们现在谁也还不知道,但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电动车离真正普及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当下的资本热炒只是厂商为占领市场事先分得一杯羹的市场炒作,我们消费者没必要那么太当真。

  国际巨头对电动车也不是那么感冒,基本都在做,但却没有一家象我们这样大张旗鼓地耗用巨资来投入电动车

  事实上他们还都掌握了远比我们好很多的先进技术和专利,我们这里加入这个行业的传统汽车厂商还好说,有多少是外行临时加入的,对于这些技术和市场运营都很外行的厂商,我们还能寄希望他们“弯道超车”?

auto.sohu.com true 互联网+汽车战略研究 http://auto.sohu.com/20160203/n436736770.shtml report 5361 汽车产业投资热潮此起彼伏(下)反向思维:投资热也未尝不是好事汽车产业过热的言论不断升温。国家有关部委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国内汽车业存在着重复建设、投资过热的风险

相关内容阅读

Power By RecSys

经销商名片

查看完整地图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