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
搜狐汽车 > 买车 > 宝沃

像宝沃BX5这种另类国货,该如何看待它的无聊设计和出色机械素质?

  

  这是一辆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内藏玄机的车.......

  文|charly jiang

  宝沃品牌,众所周知,是一个曾经没落的德国的豪华品牌。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之后,2014年,一家中国企业——北汽福田购买了它。在之后的2016和2017年,宝沃品牌复出之后相继推出了两款SUV车型:BX7BX5。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是BX5车型,这款车也是最近在网络上被炒到风口浪尖的一款车。

  宝沃这个品牌应该如何定义?

  在文章的一开始,笔者准备还是针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据我了解,宝沃品牌的宣传口径一直在被调侃和吐槽,诸如“德系四强”、“BBBA”的言论不胜枚举。

  宝沃是一个德国品牌,没有错。但是如今生产的宝沃汽车可以说和“德国”并没有太多的关系。无巧不成书,在中国有一个品牌和它的定位非常相似的同伴,就是上汽名爵品牌。在前几年,名爵汽车也曾大打英伦旗号进行宣传,无可厚非,如果仔细查阅一些资料的话,“MG是个英国品牌”是比“宝沃是个德国品牌”更坐的实的一个结论。

  

  所以,回到开头这个问题,这个品牌应该如何定义?很简单,看你怎么去定义名爵品牌。如果你认为名爵汽车只是个挂着对历史侃侃而谈的LOGO的100%中国品牌汽车时,那么宝沃也是。

  我们应该怎样去评价BX5这辆车?

  任何车辆的评价均逃离不开售价体系。从产品谱系来看,BX5共有多达15个配置,价格覆盖12~21万元区间。我从中摘取了两个细分的价格区间。一个是搭载低输出1.4T车型的两驱款,定位日常代步,售价在13~15万元。另一个是高输出的1.8T车型匹配四驱,定位为主流SUV应付烂路的属性(或者也可以叫尽善尽美属性),售价18~20万元。

  

  

  毫无疑问,前者才是整个车系的销量担当。不说后者的价格能买到什么样的其他品牌产品,单说宝沃,这已经进入了BX7的主流价格区间。

  那么我们就会以13~15万元的SUV车型作为参考。这个价位你可以买到诸如缤智创酷、2008等廉价化的合资品牌小型SUV,也可以买到诸如GS4博越、H6这类主流中国品牌的紧凑型SUV。这两类车大体上具有明显的产品特性。合资品牌的研发实力和标定水准无疑是在中国品牌之上,但受制于车辆架构和成本(尤其是后者),整辆车无论是在外在还是内在层面都会有明显的控制成本行为。

  所以本属于合资品牌的优势不一定能在这些产品中得到体现。而自主品牌恰恰相反,由于研发途径不同,自主品牌在这个价格可以给予足够的表面成分,尺寸不小、配置丰富,内饰工艺可能也会比较好。而且级别的价值会体现在行驶品质、NVH等层面。但关乎驾驶的部分,受研发实力以及成本限制,自主品牌大多数都无暇兼顾,特别是在动力总成的调教匹配上,顾此失彼的案例一抓一大把。

  所以BX5的评价标准就很明确了,在各个关乎产品力的层面,它在两个阵营中均能达到怎样的水平呢?

  静态部分

  外观部分,我用一个词来概括就是:无聊。

  如今新车的整车造型趋向是曲线化、立体视觉化和多折线。这还不够,更多的厂家希望在新车中展现他们对车身覆盖件的冲压水准。所以,你会发现很多很多的新车的线条都比前作更加复杂,在展厅里也会听到销售顾问得意地介绍车身上每一个折角、凸起的设计灵感。就连一向被车迷贴上“中庸”标签的丰田品牌,近两年的新作中触目惊心的设计也比比皆是。

  

  然而这些,在这台宝沃BX5上,几乎没有体现。如果用一个稍微好听一点的词来形容,那就只剩下“耐看”了。

  进入到车内,笔者的心情依然如此平静。对比旁边的BX7,可以发现BX5在内饰上企图脱离那种来自大众的浓浓理性气息,试图用一些小心思来营造出些许的视觉冲击。

  很遗憾,这样的设计蜕变却走向了自主品牌的经典套路——虽然复杂了点,但却严重缺乏设计豪华感。关于这个定义我之前在试驾海马M8的时候讲过一次,缺乏设计豪华感和试图营造视觉冲击的最终归宿就是,内饰弄的特别杀马特……眼下已经有越来越多中国品牌已经找到了“设计豪华感”的窍门,很可惜,宝沃没有。

  

  静态乘坐的部分也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中国品牌”气息。以这台车的尺寸而言,乘坐空间不算小(当然,后备箱空间就比较尴尬了),然而严重影响乘坐体验的就是那张座椅。从图片上看起来,前排座椅拥有着精心设计过的造型,可是这些造型并不能给乘坐者提供应有的承托感。比如靠背折角不够大导致肩部缺乏支撑、坐垫偏短而且前部仰角不够大、乘坐中心区海绵弹性太大导致没有下陷感,等等……后排座椅一样不能令人满意。

  

  

  

  内饰做工的部分中规中矩,对于这个价位的车我并不要求任何的高档感,堪用即可。各种功能的布局、使用体验也是一个一般般的水平。

  到现在,我们似乎还没有找到这台车的亮点。别急,接下来有你们想看的~

  动态部分

  动态部分是整辆车最为惊艳的地方。特别是在这个价位上的SUV,不少地方的表现放到合资品牌阵营里都是可圈可点的。

  在试驾BX5之前,我还开了一小会的BX7 28T,用最简练的一段话概括一下它的表现:转向无脑轻,几乎没有随角度回正力矩增益,车头响应出色却没有什么反馈。变速箱平顺但是对于小油门开度响应经常以解锁液力变矩器代替降档(出于引擎动力基础可以理解,但对于燃油经济性有一定影响),发动机加速时候噪音明显,很像大众,但是油门刹车踏板的调教又非常的日系。悬架在过滤中小颠簸过程中非常柔韧,有一定隔离感,听说这车极限挺高的,但给我感觉它并不适合激烈驾驶(哪怕是轻度的)。

  

  BX7

  BX5上手开的感觉与BX7完全不一样。

  先说动力总成,1.4升涡轮增压引擎匹配6AT,极限出力非常一般,发动机高转速动力衰退明显(事实上这台发动机的红线转速只有5500转,为啥标定得这么低了?因为后段太弱了)。但是它的低转速扭矩响应还是不错的。变速箱对于油门踏板动力请求响应很到位。油门踩下去会有一点点的动力真空期(并不是没有),接下来降档补油结合动力一气呵成。油门踏板调教非常注重中等开度的动力输出,基本上踩到一半就能够触发逆序降档,这个时候动力来的及时而且合适。起步阶段油门踏板很线性,不存在BX7上面一踩就窜的“日系”调教。这样的表现可以得到一个接近满分的评价,别说中国品牌的车型了,合资品牌同价位能够达到如此准确合适的油门调教、变速器逻辑以及动力输出的车都不算多。

  

  深入思考,BX5做到了一个小动力基础车型最优秀的调教。

  它把前中段的油门调教尽可能激进,配合良好的变速箱逻辑,使得这辆车的中等油门开度降一至两档的动力输出(日常超车、加速用到最多的工况)非常令人满意。当然,地板油还是算了,发动机真的没劲。

  

  转向的部分我也是比较满意的。这辆车转向系统相较BX7最大的不同增加了随角度的力矩增益。而且方向盘回正的速度也变慢了,这样的转向调教可以定义为张弛有度。在转向输入的过程中良好的车头响应又能增添一份驾驶沟通感。

  

  悬架部分的表现中规中矩。比起同价位的合资品牌,BX5悬架设定缺乏一种隔离感,在面临中等程度的颠簸时车身动作有些多,经过沟坎时感觉整辆车都在随着路面的起伏做上下运动。好处是如此“路感清晰”的悬挂的支撑性还不错,配合较好的转向调教和动力响应,BX5可以提供这个级别难得的驾驶性。即便这辆车非常的普通,却仍能促使驾驶者将车辆开的更快。

  总结

  目前来看,在国产自主品牌的阵营中, 宝沃BX5拥有绝对第一水平的机械素质调教。

  它的动力和底盘基础并不允许你将它驶上赛道,哪怕在多弯的山路压一压排水渠都不行,但是日常驾驶那种顺畅滑溜跟手听话的程度却能给驾驶者很好的体验。除此之外,这辆车关乎驾驶性的细节标定(比如油门踏板设定、方向盘阻尼设定等)的精细程度完全不输同价位合资品牌SUV的水准。

  在其他方面,宝沃BX5拥有和其他自主品牌一样的通病——内饰人机工程学欠佳、缺乏设计豪华感等等。更何况一些优秀中国品牌的汽车已经规避掉了这些问题。在配置层面宝沃BX5拥有中国品牌的普通水平,好于合资品牌。可以说在中国品牌最擅长的表面功夫营造上,BX5做的并不出彩,但是在中国品牌最不擅长的层面,BX5是和主流合资品牌汽车一起碾压之的。

  

  

  说到这,其实对于宝沃BX5这款车的产品力及适合人群已经有了明确定位了。去过一次宝沃的4S店,整体印象还挺好的,无论是硬件水平还是软件水准均达到了一定高度。另外宝沃品牌还针对旗下车型推出终身保修服务,免去了一定对于品质、可靠性的后顾之忧。或许这辆车最大的硬伤所在就是缺乏第一眼好感吧(而这刚好是所有热门中国品牌汽车的杀手锏),真心推荐所有喜欢这辆车的朋友去亲自试驾一番。这车不开起来你永远感受不到它有多好。

auto.sohu.com true 买车问问成都 http://auto.sohu.com/20171101/n521161492.shtml report 13094 这是一辆看似平平无奇,其实内藏玄机的车.......文|charlyjiang宝沃品牌,众所周知,是一个曾经没落的德国的豪华品牌。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之后,2014

相关内容阅读

Power By RecSys

经销商名片

查看完整地图
车图社

车图社

汽车最新实拍图片、官方图片。

娱车有关

娱车有关

与车有关?娱车有关!从汽车科技聊到文化。

汽车咖啡馆

汽车咖啡馆

汽车产业深度报道,权威信息解读。

凹凸榜

凹凸榜

用数据告诉你传播、品牌背后的真相,提供独立、专业的价值标准。

中国交通频道

中国交通频道

广泛的综合性交通多媒体发布平台。

极车制造

极车制造

解读前沿汽车科技,剖析精密造车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