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在线 | 企业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闻 >> 行业视点
不怕企业热就怕政府热
2003年07月03日16:59  作者:李庆文   来源:SOHU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目前,汽车投资已成为一大热点。有的人认为已经过热,应该遏制;有的人则认为是杞人忧天。两种观点截然相反,针锋相对。但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却基本一致,都希望中国汽车业不但能保持目前的高增长,而且能够积蓄发展后劲,提高国际竞争力。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非常对立的看法呢?笔者认为,除了看问题的角度、运用的理论不同外,最关键的是对主要矛盾认识上的不同。面对现实,我们不怕企业热,就怕政府热。

  尽快把企业培育成为投资主体,既是当前改革的难点,也是重点。过去,之所以经常陷入过热、整顿,再热、再整顿的恶性循环,是因为投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如果享有投资主体的权利,就能够承担起相应的风险。这种权利和风险的一致性,会对投资行为形成最有效的约束。所以,现在讨论汽车是否过热时,千万不要沿用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今天的汽车热是由谁引起的,又是由谁推动的呢?起主导作用的是政府还是企业?是需求型还是供给型?这些问题虽然还未完全搞清楚,但是从大的方面看,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已经基本确立。整车投资虽然尚需政府审批,可资金来源以及筹措方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企业已经唱起了主角。再者,这次汽车热的推动者是需求,而不是投资,或者主要是需求。老百姓对汽车的需求,特别是对轿车的渴求由来已久,厚积薄发。这种比较大的需求,必然会拉动投资。加之,汽车业竞争不充分,有高利润可赚,企业踊跃投资就成为必然。这种投资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不会造成汽车业的波动。与发达国家汽车业的投资相比,我国汽车业的投资还是非常有限的,存量也是不多的。要想成为汽车大国,不在技术装备上大投资是根本不可能的。我们的汽车企业不但现在要把获取到的利润再投入到汽车上,而且今后仍然需要这样做。有志在汽车上成就大业的企业,应该有长期投资的准备。

  现在可怕的是,许多地方政府竞相把本地的汽车业当支柱,都想当第一或第二,都想干轿车。这种盲目的热情和冲动,不但会给当地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还会给整个汽车业造成紊乱。这种“热”有害而无利,必须加以坚决而有力的整顿。

  能及时看到汽车投资有些热是一件好事,是政府宏观调控走向成熟的体现。但是,要区别对待,把握住基本方向。中国汽车业的投资空间还很大,中国汽车企业的装备水平还很低,需要在有能力的时候加大投资。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投资汽车,应当成为一项战略性原则长期坚持下去。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怀风暴 黑白图片单音铃声
4元/月 订阅
风暴 彩色图片和弦铃声
8元/月订阅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必杀功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了解详情



搜狐商城
·影视|谍海计中计
·音乐|汽车音乐俱乐部
·书籍|图书狂甩1~5折
·化妆|玉兰油限时77折
·精品|卡通精品3折起
·精品|汽车用品5折起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