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A轿车很贵。买A轿车的群体很有钱。某一天他开车出去把车灯撞坏了,他会到4S店去配一个正宗的车灯。原配件贵,他无所谓;维修工时贵,他无所谓;维修时间长,他忍了。他要的是“正宗”。这样贵的车,配个假的车灯,他心里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4S店由于紧紧抓住了“正宗件”资源,便得以在卖车之外继续赚钱——赚垄断性的配件批零差价,赚垄断性的维修费用。
设想B轿车很便宜。买B轿车的群体没什么钱。某一天他开车出去把车灯撞坏了,他不一定会到4S店去配一个正宗的车灯。因为这种廉价的车社会保有量比较大,能够制造同正宗配件差不多水平的非正宗配件的企业不在少数。例如车灯,亮度可能略逊,色度也不一定达标,聚光性也有问题。但开车的人心里想想,到4S店配个正宗的车灯要花几百元,得了吧,我买个假的灯自己拧螺丝,只要一百元。于是,4S店由于抓不住“正宗件”资源,便无法在卖车之外继续赚钱——既赚不到垄断性的配件批零差价,也赚不到垄断性的维修费用。
这两大类4S店,前者盈利没问题,后者等着你。
在经营中,如果形成普遍的同质化,谁都挣不到大钱。这叫做经济规律。一个品牌做专卖店很成功,十个品牌学它也可能很成功。但所有的轿车汽车品牌都这样做,个个都成功?“做4S专卖店”如果成为“同质化”的代名词,它的赚钱寿命也就该终止了;因为做4S专卖店如果还是一种经营行为的话,它就不可能违背经济规律。
阿东的观点是:做不做4S店,还是要看市场。市场是真的,其它都是假的。无论如何,投在超级豪华的4S店上的资本,要靠在卖车与修车两个环节逐渐赚回来。如果卖不了大批量的车,修不了大批量的车,想赚回自己的投资就肯定不那么容易。阿东车网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早就预计到会赔本的经销商,但它在潜亏的时候就把专卖店盘出去了。接手的经营者有一些是愿意背包袱的国有资产运作者,这里头就不见得单纯是经济问题,而是可怕的黑色政治了。怪不得有的人很积极地在明知4S店风险很大的情况下找了政府要人去剪彩又一个新4S店哩。 ( “阿东车语”专栏合作伙伴:阿东车网)
版权声明:搜狐汽车评论之“阿东车语”以及其他专栏作者文章,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的立场和看法系作者个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