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今天夏天天气热,车市更热,在大家期待下,我们的千里马二代与各位媒体见面。这次新推出的千里马二代是建立在对千里马半年多市场表现的充分总结以及对市场现状的精确分析后及时对千里马进行了重点配置的改进及升级,目的是为了使我们的主打车千里马始终在经济型轿车市场中继续主动占据有利地位。此次推出的千里马二代秉承了原来千里马轿车的雷霆动力高性价比的优势,并增加了更为人性化,更具竞争力的新配置,如水晶灯组等。大家刚才已经看到,千里马二代在外部美观程度上也是大大提高了,同时我们的千里马二代对部分内饰进行了升级,并增加了双安全气囊,提高了千里马的安全性,特别加强了发动机仓的设计,使消费者在宁静中体验驾驭千里马驰骋的乐趣。从今天开始,千里马二代将在东风悦达遍布全国的经销店正式出市。让大家看到全新的千里马,崭新的东风悦达形象。 欢迎大家多多关注,谢谢大家。在座各位千里迢迢来到深圳,参加东风悦达千里马二代新车发布活动,一定有共同关注的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下面请出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郑达玉先生揭开这个谜底。有请郑总。 郑达玉: 现在开始发布二代千里马的价格,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热烈,我们虽然不满意我们的价格,但是今天要发布。1.3型总共有三种车G1、G2、G3,G18.28万,G2 8.58万,G3 88800,1.6G竖牌 10.68万,天窗版10.88万,1.58万,天窗版1.78万,我们对这个价格非常不满意。希望多多帮助我们。 《中国商报》记者: 郑总,请问你们不满意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满意? 郑达玉: 产品的市场价格应该根据本身的质量来定,大家知道去年我们在北京发布千里马价格和今年销售计划的时候,很少人相信我们,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下半年的目标,更主要我们千里马的客户认为千里马是中国经济型所有轿车当中返修率最少的轿车。这次改进千里马的时候,成本方面已经提高很多,但是没有反映到市场价格当中。市场的情况给我们施加降价的压力,所以我们不满意。 大连半岛晨报记者: 大连的汽车市场千里马的总体销量一直保持经济型车领域里面的领先地位,这个势头一直在上升,非常火爆。在这里我想请郑总总结一下对上半年千里马在全国市场的销量情况。东风悦达起亚下半年的计划如何继续提升千里马的市场份额?这次推出的千里马二代车型在下半年市场计划中占据什么样的市场地位? 郑达玉: 去年我发表今年五万台销售目标的时候,不少媒体朋友,不少经销商有一些怀疑。但是没想到上市仅过三天,预售两千台,上市72天突破了一万台的大关,147天超过了2002年全年的销售量,相当于提前完成上半年的销售目标。今年上半年销售量超过两万六千台,已经出乎行业专家的预料。除了我们的努力之外,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应该感谢诸位媒体朋友们的大大帮助。今年四月份上海国际车展我们获得两项奖项,一个是富有动感力的车型,一个是中国青年人最喜爱的轿车。七月份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的庆典仪式上被评为中国汽车50年50个最有影响力的产品之一。 这都是我们觉得很大的成就,是很当然的结果,从此我们有很大的信心。比行业专家预测很早,把千里马二代上市,标志着我们厂家一直关注消费者的反映,反馈在我们产品开发的一部分。去年一上市我们进行了市场调查,消费者对我们的车主要有两个不满意的地方。第一,车面有点差,不是很帅,眼睛不是太漂亮,希望采取水晶灯。有的消费者对千里马还提出一个问题,颜色有点暗,希望亮一点浅一点。刚刚上市会上看到两个地方都已经改进好了,一般行业改进这种东西需要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立即反映市场的要求,所以我相信我们下半年的业绩肯定超过上半年所做的业绩。 北京《信报》记者: 东风悦达起亚公司还不满足,我听说千里马之后还要进入轿车领域,能否透露一下中方推出新款车的情况。除了和东风悦达起亚的合作之外,起亚在中国想建一个新的厂,能否透露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郑达玉: 众所周知韩国起亚汽车是全方位产品线系列的公司,包括所有乘用车、商用车等等。东风汽车也是在中国属一属二大的汽车厂商,悦达方也有生产出汽车的基础。虽然通过双方股东的通力合作,过去取得这么大的成果,但是为了针对将来中国的市场竞争,如果每年不推放一两种新车型的话,公司的生存还是有点问题。我会跟其他竞争厂家一起走,我们对外营销战略是与众不同的,做到中国老百姓需求什么样的车,我们按照他们的需求来及时向他们提供他们要的车型。现在正在进行把现有工厂五万台扩大到十万台的技术改造工作,我相信明年上半年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还有机会在某一个地方跟你们再聚会在一起。 关于新工厂的问题,请告诉我新工厂在哪里建设比较好。除了现有的第一工厂盐城之外,我们现在积极研究第二工厂到底建在什么地方,除了盐城之外,我们还要研究其它不同的地方,然后我们考虑哪里最有汽车方面的良好基础,我们现在地理方面正在进行研究。媒体记者应该知道,什么样的领导访问过什么样的地方。你们最明白媒体上的报道有的不是真的。我们马上开工,但是还不能透露,而且我们还不知道建在什么地方,我们内部现在正在积极研究当中。很多地方的领导积极找我们,我们不会离开江苏省。 中国经济导报社记者: 第一个问题问一下郑总,千里马是比较中庸的车,适应性比较广,未来东风悦达起亚是否采取这样的策略,推出比较中庸的车型? 第二个问题问一下李春荣先生,千里马二代的推出正好和售后服务网络、销售网络整合连在一起,请介绍一下销售网络的建设情况。 郑达玉: 现在我们公司特别起亚汽车能引进的车型很多,但是我们首先要考虑,通过工厂改造把现在五万台的生产规模提升到十万台,如果引进某一个车型现在考虑中国的需求量,一年最多卖八万台的话也不行,我们应该符合十万台的工厂生产能力来引进最合适的车型。除了公司的生产能力之外,还要考虑目前为止引进什么样的车型最吸引中国消费者的欢迎,这两个因素考虑清楚之后再来定到底引进什么样的车型。我们每一年引进一两种新车型。 李春荣: 昨天我们开了一个经销商大会,在经销商大会上我代表公司对前期工作进行了回顾,我跟经销商伙伴说,我们东风悦达起亚核心竞争力是三个方面,第一是产品力,第二是网络,第三是服务。刚才记者朋友提到网络,东风悦达起亚去年九月份开始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把我们的网络整合完毕,从原来的127家淘汰了104家,只剩下23家,同时在社会上全国的经销商里面我们挑选了38家组成了61家经销商。这样一个以整合销售网络为中心的计划我们确立代号叫龙卷风计划,在计划的实施应该说没有偏离,为我们去年实现两万台的销售,今年上半年销售任务的完成奠定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个公司是改造而成的新公司,在原来网络基础上要达到迅速的提升。另一方面,售后网络不是白纸,原来就有销售网络,这两个网络基本是脱节的,我们把销售网络整合完毕的同时,我们迅速推出了一个“日出计划”,对原来138个售后网点花了七个月的时间进行整合。售后跟销售不一样,售后每一个点都是一个宝贵财富,我们花了七个月的时间对售后网络进行整合,现在形成210家遍布158个城市,七月底我们成功实现了两网的对接,形成了一个非常强大的销售和售后网络。同时我们把千里马二代推出,我们自己取了一个代号叫怒涛计划。 《中国经营报》记者: 刚才看到你们有一个价目单,很多消费者看到推出新车型的时候,老的车型一般会降价。你们的老车型怎么处理?我们今天有新车推出,在促销降价打市场份额和不降价保持一定的单车价格之间,李春荣先生如何保持这种平衡关系以保证你们的盈利? 李春荣: 我们为了千里马二代的推出,去年新公司在7月30号成立,8月份郑总和我们一起研究,为了应对今天比较激烈的竞争市场,我们决定开发千里马二代,那时候千里马一代还没有推出来我们就准备了二代。原来的计划是六月份推出,鉴于我们竞争对手的布局,我们决定在今天进行千里马二代的发布。与此同时,我们在三个月以前就一直在研究以什么样的策略来应对未来几个月的竞争。怎么处理老产品?非常欣慰跟大家说,老产品已经全部卖完了。因为准备时间比较长,我们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现在经销商手里的产品都是新产品,老产品全部卖完了。 关于竞争对手降价的问题,在今天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价格仅仅是一个信号,它后面蕴藏的是公司的战略,涉及到未来的产品发展规划,包括企业的后劲,你所拥有的资源。一个公司或者一个联盟对另外一个竞争联盟全面的抗衡,价格策略是非常综合的策略,我们的千里马东风悦达起亚在这个问题上基本策略是一步到位的价格,希望推出来的价格能够满足现实用户的需要。这是我们的基本策略。 我们从今天开始推出的车型就是千里马的这三款车,如果把天窗板加上就是七款车。 《羊城晚报》记者: 千里马二代的推出可不可以认为是增加配置提高性价比的行为?千里马出口方面目前的情况怎么样?能够占产量的多少比例?主要出口到哪些国家和地区? 郑达玉: 我刚才解释过,我们虽然不降价,但是增加了不少的配置,而且改进了性价比,这个不能解释我们也参加降价竞争当中,这是误解,我们只考虑消费者对千里马的不满意,力争改善而已。 东风悦达起亚不出口整车,把主要的配件出口到相关国家,印度尼西亚等,而且它们需要我们把发动机也出口到各个国家,但是由于我们生产的发动机产量不够,所以都消化在东风悦达起亚的整车上。 《深圳特区报》记者: 东风公司在东风悦达起亚合作中扮演的角色和未来策略。现在公司架构中间,韩方车型比较明显,李总做销售,其它方面今后是否有所作为?新厂建设中间,如果需要双方再进行对等投资的时候,东风是不是做好了对等投资的准备? 李春荣: 这个问题是最好问问东风公司的周文杰副总经理,他代表东风公司,我不能代表东风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在中国是三大集团之一,而且应该说在去年已经完成了在和跨国公司国际化重组的战略布局。作为东风公司来说,它已经完成了它的战略构架和布局,这当中也包括了东风悦达起亚,有不少人包括媒体包括朋友包括韩方的高层领导,他们问东风旗下有这么多品牌,有东风标致,有东风雪铁龙,又有东风日产还有最近媒体上透露出来的东风本田,它们的股比都是50对50,你们是25的股份,包括我前一段时间去韩国,韩方的高层也这么问我。我当时这么回答的,在正式家族里面,现代汽车这一块当初不是最好的,但是在现在应该说在几个公司里面,现代汽车是做得最好的,事在人为。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公司因为有了三方新的合作、三方新的思维和新的做法,实践证明公司发展比以前更快了。有些时候并不是说股比的多少决定关注程度的多少,一定是老大就一定受宠爱,老二不受宠爱,关键是结果说话,事在人为。这是我个人的想法,不代表东风公司,只代表我个人。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刚才您提到有很多地方领导人在积极跟你们接触,希望能在你们的新基地建设中跟你们有一些合作。很多地方开出优厚的条件,你们在选新基地的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标准? 郑达玉: 各个地方政府对我们提出的优惠条件属于地方政府秘密性的东西,今天不能把他们提出的主要建议在这里透露。汽车产业是劳力密集型产业,一旦一个汽车厂家进入某一个地方,启动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还有当地老百姓所得的提高,对就业方面有好处,一下子改善社会的经济基础。我们关注的地方有两个,在什么地方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第二个就是哪里适合汽车产业生产基础设备。 《中国青年报》记者: 我们的理念当中跟小康有关系,国内也有企业打出小康牌子。千里马更适合于青年人开,小康给人的感觉是三口之家,这是怎么样一个考虑?目前国内像大众占据半壁江山,中华轿车也提出与中国轿车工业共成长。起亚算是进入中国比较成功的企业,在中国汽车产业大盘子里面希望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现在和未来的时间里。 郑达玉: 去年中国政府提出的目标小康社会建设,刚好那个时候千里马刚刚进入市场,如果我们这个产品不能进入家庭的话,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在中国不能生存下去。当时中国政府发布的目标跟我们东风悦达起亚的目标取得一致。 东风悦达起亚未来的目标,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结构正在调整当中,我们会按照自己的愿望积极合并挂靠。对市场结构的变化,我们针对将来的生存积极考虑建立中国本地的研究开发中心来开发中国特色的轿车,不是单纯引进生产,我们大部分是当地开发、当地消化,有一部分出口到海外,以这个战略为东风悦达起亚未来的目标。 谢谢。 主持人: 谢谢大家的提问,感谢郑总、李副总精彩的回答。千里马二代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