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短信 | 邮件 | 商城 | 搜索 | 社区 | 在线 | 企业
Sohu >> 汽车频道首页 >> 汽车新展览 >> 车展新闻
中国汽车与跨国公司整合大较量
2003年04月24日19:27  作者:程远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国的汽车合资公司已经被纳入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但到底是谁整合谁,这十年是关键。

  近些年来,围绕中国入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汽车界发生了太多的争论。首先理不清什么是“民族汽车工业”,中国要不要做“世界工厂”?引进合资是否影响了中国汽车自主开发能力?合资公司要不要纳入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等等。由于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广泛带动性和波及效应,这些问题显就得尤为突出和尖锐。

  “民族汽车工业”与“世界工厂”

  按照我们的传统思路,提起民族工业,本能地理解应由民族资本所掌控。而参与国际分工,中国肯定会处于不利地位。有人用开酒店作比喻,说我们只能干“端盘子、洗碗的低级工作”。这些让中国人在感情上一时都难以接受。

  然而由民族资本掌控的汽车企业实在太微弱了,太落后了,用它们来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将不堪一击。这样大家不得不接受,“建在中国的企业就是中国企业”。做“世界工厂”,在中国生产的汽车,能向全世界出口,既解决了国内劳动就业,国家还多收了税,一举两得,即使在国内销售,也比直接进口好得多。这样一解释,人们心情好多了。那些产权50比50的合资企业,就理所当然地被算做了我们自己的企业,而且为跨国公司未来控股和独资留下了伏笔。

  在我们还扭扭捏捏不愿做“世界的工厂”时,国外又冒出一种“中国威胁论”,对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感到了警惕:“不能让中国成为又一个日韩”,要限制向中国输出汽车技术。我们又赶快论证,中国还远远成不了“世界工厂”,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世界车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完全不会危及发达国家的利益。

  不过跨国汽车公司其实并不管理论界那一套,千方百计地全都进到了中国,而且一心一意要把中国变成“世界的汽车工厂”。去年以来,他们不仅争先恐后地把自己最先进的产品拿到中国生产,而且特别强调“全球同步上市”,使中国的合资企业不折不扣地成了它们的海外工厂。

  2002年,中国入世第一年,汽车市场发生了“井喷”,销量月月攀高,“在中国生产的”跨国公司的产品,销售尤其不错。全年销售汽车320多万辆,中国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其中纯进口车仅127393辆,占市场份额不到4%。“国产车”在市场上以96%的比重占据了绝对优势,而这些车子绝大部分是由合资企业生产的,其中不少是跨国公司拿过来的“原汁原味”产品,甚至有的仅仅只是拆装了一下轮胎,就摘掉了进口帽子。

  做世界工厂的感觉还真的挺不错。

  合资公司要不要让跨国公司纳入他们的全球战略?如果被纳入了人家的全球战略之中,中国汽车如何实现自我?还能不能有中国自己的整体发展战略?要是人家不把我们纳入他们的全球战略,会不会又不把我们当回事,合资企业还能发展壮大吗?我们其实是处于鼠首两端。

  现在,实际上我们已经被跨国公司纳入了它们各自的全球战略中,中国已经是大众在德国本土以外的最大市场,大众把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都称为了它的“海外工厂”、子公司。在大众的市场销售统计中,也毫不客气地包括了两家合资公司的全部销量,而不是按照股权结构只计算其中的一半。同样,通用公司计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量,也囊括了上海通用、沈阳金杯和上汽通用五菱的全部销量。丰田公司则公开宣布,5年内要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高到20%,通用、福特、戴克、雷诺日产、PSA标致雪铁龙、本田、宝马,甚至现代、菲亚特等,也都有自己的 “小九九”,无不把中国市场当作他们未来发展最重要的部分。

  这样一来,这些合资公司将来是“中国的大众公司”,还是“大众的中国公司”?是“中国的通用公司”,还是“通用的中国公司”?是“中国的丰田公司”还是“丰田的中国公司”?如此等等。如果所有的合资企业都分属了不同的跨国公司,按照跨国公司各自的战略利益发展,中国汽车还能不能有自己的全局战略? 中国还能不能把这些合资企业整合成“中国的大众公司”、“中国的通用公司”、“中国的丰田公司”、“中国的福特公司”、“中国的本田公司”等等?

  中国汽车能整合跨国公司吗

  不管怎么说,绝对不应该轻视制造技术。尽管中国人也曾独立自主造出了汽车,但是在大量引进合资以后,才有了真正意义的汽车工业。引进合资提升了中国人制造汽车的技术,缩短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今天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企业的制造技术,在世界上是一流,这当然与走引进合资道路分不开。中国制造汽车的能力,已无可怀疑,但我们引进合资,原始目的当然不只是“学会造汽车”,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外国公司的力量,发展自己的研发能力,所谓“用市场换技术”。到目前为止,这个目的究竟实现了多少?

  对跨国公司没有把汽车的开发能力转移到中国的原因,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是因为把开发能力转移到中国,不符合跨国公司的根本利益,所以它们不愿意这样做。我认为,问题在于引进合资后相当一段时间,汽车业世界范围的重组尚未完成,世界经济一体化也没有进展到今天这个地步,特别是中国所谓的“潜在大市场”远没有显现出来,中国市场对跨国公司还不是那么重要,没有必要在这个地方搞研发。再说要是在中国搞研发,研发成本是否能够摊销?

  今后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会不会移师中国?现在恐怕要另当别论了。

  对去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超常增长,人们几乎都认为是个“意外”,是多年消费积累的一次性释放,这种高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预测今年汽车市场,几乎没有人敢说仍能保持去年的增幅,最多就是24%。对轿车厂家今年的排产,普遍感到担忧,认为必然是供过于求。可今年一季度的市场形势却再一次让人们大跌眼镜,大大超过去年增幅。一个销售淡季的产销已过百万辆,如无意外,全年产销400万辆当无问题,进入世界汽车制造四强之列。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潜在市场,正在转化为现实市场,超过日德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已指日可待。研发机构远离这样大的中国市场,是否符合跨国公司本身的利益?值得关注的是,一些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将研发机构向中国转移。由于中国市场已经是摩托罗拉除美国以外的第二大市场,所以它们已经决定把北京建成它们重要的研发基地之一。摩托罗拉是不是一只“报春鸟”?据说索尼等一批跨国公司都有这种打算,而通用、福特、丰田、大众这些汽车公司会怎么办?

  再说,汽车在今天不仅是一个成熟的产业,而且是个饱和过度的产业。技术、资金都已不再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所有的技术都可以在市场上买到。跨国公司如果不愿转移他的开发能力,我们能不能甩开他们自己干?奇瑞、华晨已经做出了样子,其他更有条件的企业会不会跟上?

  中国汽车还能不能自主,将决定于三个条件,除了上述所说的研发能力,还有一是我们已不再坚持了的“国产化”,另一个是仍然在坚持的合资股比。如果没有了国产化,中国汽车就不折不扣地是跨国公司的装配车间。而跨国公司真的都在中国独资了,我们可能就剩下收税的份了。

  中国汽车与跨国汽车公司谁整合谁,未来的十年,将有一番较量。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怀风暴 黑白图片单音铃声
4元/月 订阅
风暴 彩色图片和弦铃声
8元/月订阅
·和弦铃声:
原来的我 挥着翅膀的女孩
·疯狂音效:
On…个头啊 翠花,接电话…
订阅任何彩信服务
三天内退订不收费!!!

新闻搜索
关键字:



三重奖励,百分百中奖
·找老乡尽在激情老乡会
·攒魔法袜子拿圣诞礼物
搜狐彩信最新推荐
·[] 眉飞色舞
·[] 厉鬼再现
热门词:必杀功 林忆莲
精彩订阅
新闻资讯
美国正式宣布萨达姆已被捕!
订阅 焦点新闻,了解详情



搜狐商城
·影视|谍海计中计
·音乐|汽车音乐俱乐部
·书籍|图书狂甩1~5折
·化妆|玉兰油限时77折
·精品|卡通精品3折起
·精品|汽车用品5折起
更多...
  -- 给编辑写信

网站登记 - 我们的客户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3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证000008号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