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财经 - 道琼斯 - 汽车 - 房地产 - IT - 游戏 - 影视 - 音乐 - 女人 - 旅游 - 求知 - 求职 - 邮件
工商财经 - 汽车首页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香车美女 - 展会速递 - 二手信息
汽车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展会速递
- 二手车信息
首页>汽车>汽车动态>业界新闻>具体内容我来补充两句推荐给我的朋友
汽车消费:是抑制还是鼓励?

为何“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

尽管从前年开始年年说,尽管各种媒体一再报道、呼吁,尽管有关部门不断地说“快了,快了”,但直到眼下,消费者还是在无奈中等待。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迟迟不见有什么大的改善。

无数次的调查都显示,汽车消费环境差已成为私人购车的重大障碍。近一半被调查者认为:养车费用太高,买得起车也养不起。

有人会说,财政部和国家计委不是取消了238项涉及交通和车辆的收费吗?只要我们深入调查,就会发现:此次取消的项目,只占各地在汽车购买和使用环节中1500多种涉车收费项目的1/6。以北京为例,此次车主们免交的只有“机动车交通安全费”40元这一项,而一个停车泊位证明就要交1700元,消费者、经销商和企业难以满意;而且,即便是一些小的收费项目,一些地方政府还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拖延时间取消,变相收费,有的甚至玩起了迂回战术,你取消了,没关系,我再设一项。上海虽然取消了黄浦江的过江费,但却调高了道路通行费,一辆小轿车每年因此要多支出1380元。消费者无奈地说,这是在玩“捉迷藏”。

乱收费在延续,消费税也难取消。今年5月,一汽、上汽等16家企业联合发出建议,取消不合理的汽车消费税。但有关部门8月发文决定:对达到低污染排放标准的汽车减征30%的消费税,其他的一律不变。现在征收的消费税是从汽车特别消费税演变过来的,以前征收它是为了控制公款买车,而在私家车成为市场主流的今天,对私人购车无疑起着抑制作用。

该取消的没取消,该实行的却不能实行。燃油税,因其可以使汽车使用者的税费负担更公平合理,而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一致欢迎,但由于牵扯问题面太广,燃油税至今千呼万唤难出来。

汽车消费环境,真正成了轿车进入家庭的瓶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死结。

用车成本成为乱收费的借口

有人辩解说,中国的汽车税费之所以高,是因为中国人口多,土地资源稀缺。尤其在大城市,交通堵塞日甚,环境污染严重,必须向买得起车的人收高额费用,以控制机动车发展、汽车的使用。从经济学角度看,此观点颇有道理,毕竟用车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还会排放废气污染环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成本,费用理应由用车人出。但是,不能因为用车占用了公共资源,就以此为借口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把用车人当作“唐僧肉”,大捞一把、乱宰一通。

这样的汽车消费政策,能保证搞好环境治理吗?有专家指出:我国现行的汽车税费虽然品种多、环节多、覆盖面广,但都与燃油消耗没有直接联系。与汽车税费相比,燃油在运输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低。车主更多地关心产品是否价格低廉,能否从超载中获得利润,而把节油放在次要地位。大量低质量、高油耗的产品因此充斥市场,造成汽车尾气排放污染严重。现行的税费政策,客观上保护了落后,无助于对排放污染的控制及排放控制技术的采用。

这样的汽车消费政策,能保证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吗?日本东京的汽车保有量是北京的3倍,道路状况与北京相差无几,但为什么东京交通要比北京顺畅得多?城市交通畅通与否,固然与汽车数量有关联,但更与交通管理、城市布局有关系。如果我们不全面地看问题,光从汽车数量上找原因,那么,国家为什么要发展汽车工业?为何还要把汽车业当作支柱产业?还颁布政策,鼓励私人购买小轿车?

早有有识之士指出:中国的汽车消费政策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它所带来的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负面效应,不仅加重了社会负担,滋生腐败,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而且以费挤税,侵蚀税基,扰乱了社会分配秩序。汽车税费已由一项管理交通运输、扶持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演变成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谁能撼动地方和部门利益

净化汽车消费环境,是国家支持、企业和消费者都期望的好事,可为什么呼吁了这么多年,却始终没有效果呢?如果从深层次分析,就会发现:地方和部门利益在作梗。

当前,不少地方行政职能部门机构膨胀、冗员过多、开支庞大,而地方财政政策又普遍紧张,行政部门要想生存发展,只能利用行政管理权寻找财源,只能将手中的权力“经济化”、“商品化”。在这种“以权谋利”的推动下,乱收费、地方保护纷纷出炉、愈演愈烈。不是吗?收费、摊派、罚款,可以广开财源,于地方、于部门、于个人都有益,何乐而不为?不是吗?汽车业是高利润行业,把地方的市场圈起来,不让外地产车参与竞争,不就保护、扶持了当地的汽车企业;而保护了企业,不就保护了地方财政的财源?于是,人们看到:许多地方政府或职能部门能随意找个借口,就制定个“红头文件”,或在上级“只有精神、没有文件”的“默许”下,明目张胆对汽车收费;于是,人们看到,汽车上路,要交“特困企业解困基金”、“定编费”、“增容费”、“入籍费”、“落地费”、“扶贫费”等等;于是,人们看到,长春大街上跑的出租车多是捷达,上海里弄里跑的多是桑塔纳,湖北出租车多是富康,四川、重庆则多是奥拓。

改善汽车消费环境、调整汽车消费政策,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就是因为它涉及到利益的再分配,让地方和部门放弃既得利益是困难的。

要彻底改善汽车消费环境,光靠消费者和企业努力不行,它只能寄望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寄望于政府机构改革及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
中国汽车网
首页>汽车>汽车动态>业界新闻>具体内容我来补充两句推荐给我的朋友

Copyright © 1998-2000 Internet Technologie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