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求曾经拥有,不求存在持久,露一小脸就行!
当奇瑞、吉利、长城这些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逐渐站稳了脚跟,并出击国际市场屡有斩获的时候;当群众的呼声日高,期待自主品牌百花齐放的时候;当合资车的出口由于外方的干扰而未能如愿的时候……那些要“耐住寂寞”、坚持造自主品牌车需要“十几二十年”的合资主力们显然沉不住气了,他们纷纷跳将出来——要造自主品牌车!而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合资厂的外方们,居然未加阻挠甚至在背后“鼓掌”了,为中方加油起来!?……不正常,费思量。
是思路创新?
我们从上汽集团提出的4条途径来看:完全自己开发、收购国际技术团队和管理层进行合资合作、跟合作方一起生产中国品牌、合资企业搞自主品牌。
第一条,完全靠自己。中国汽车都50年了,自己研究出了什么?况且闭门造车本来就不是科学发展观不可取,显然这条不可行。第二条,收购,一方面要钱、很多的钱,另一方面还要有合适的收购对象,团队也要忠诚有实力。上汽跟着通用收购大宇吃了点甜头,但在双龙问题上不能说不亏;这次在罗孚问题上倒是动了点脑筋,不过那是个烂摊子,就算拿下了也够烦人的,所以在这条上就见仁见智了。第三条,合作生产中国品牌。这条比较难以理解,是复活“上海牌”,把它挂在双龙车身罗孚引擎上就卖?还是让上海大众为奇瑞贴牌生产QQ吗?说了你也不信。看起来就只有走第四条路,借助合资力量搞自主品牌了。
但是,中国“用市场换技术”二十年了,市场丢了技术尚且没有得到,合资力量怎会甘心为我所用?外方会替自己培养一个熟悉自己优势与弱点的新对手吗?合资企业中研发力量最强的泛亚,概念车是搞了不少,可量产的都有哪些?天津一汽倒是一鸣惊人,悄无声息地就搞出了C1、D1,不过其旗下的威姿、威驰怎么办?C1、D1的核心部件如动力总成等恐怕还是用外方的吧?而且,自己取个吉祥的名字,用意大利的设计、德国技术打造,再加上德国或者日韩的发动机在中国的汽车工厂里生产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自主中国品牌?其实,这是把“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研发能力”混为一谈了。没有掌握自主研发能力,就没有长出点石成金的那根手指。——总的来看,思路是有那么一点创新,不过前途渺茫。其中恐怕还含有这样那样的东西,吹泡沫就是其一。
虚妄的泡沫是怎样吹出的?为何要吹?
既然有上述的不足,但为何合资厂造自主品牌车还在激情膨胀呢?
其一,是外方独食产业链高端的必然产物。历史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国的DVD生产企业全球第一,但却要为付给外资每台数美元的知识产权费用而苦恼不已。三菱在全球败退在中国却是最赚钱的,原因就是国内多款经济SUV都采用了它的发动机。这样看来,外资只管控制汽车制造核心的部分“闷声发大财就行”,造不造自主车又有何干?在家电尝到了甜头,外资自然会别有用心地“鼓励”中方搞自主品牌了。——轻轻松松赚大钱何乐而不为呢?——君不见外资现在非常热衷于在中国建立发动机厂吗?在这些厂里外资可是有绝对话语权的。
其二,转移国内视线。这两年,三大汽车集团开始严重“失血”,这些合资主力们因为在自主之路上的迟疑而倍受抨击。随着对合资外方的“阳谋”和“阴谋”的逐渐揭露,国内声讨外方的声音渐浓,这时,正好借机转移到幕后。鼓励中方搞自主,是在外资主导(或者说引导)下的自主,技术、发展方向都是内定的;甚至可以慷慨给一些进入了成熟期甚至开始衰退的技术。说严重点,外资就把合资企业当成了造钱机器,抽身搞更前卫更高精尖的技术去了。
其三,外资在合资过程中,已经培养起了中方对之的依赖性。在采购、设计、管理、生产乃至销售等各大环节几乎都渗透着外资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造成了中方形成:缺乏能力——依赖——越依赖越缺乏能力……这样的循环结构,进而成为外资附庸或被消灭。当年大宇依赖于通用搞开发,现代则是不允许依赖受控制,如今两家截然相反的命运就是明证。
蒙人?!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黄海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合资汽车企业",共找到
130,566
个相关网页
(责任编辑:陈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