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不耽误大家的时间,邀请我们的第一位演讲嘉宾。在请出嘉宾之前,作为东道主进行一个小小的欢迎,请我们长沙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致欢迎词。
副秘书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非常容幸的请到了郭孔辉先生,苏晖先生,等各位院士,我们在这里会聚一堂,为2005中国(长沙)汽车高峰论坛。 首先,我代表长沙市人民政府向各位的到来及表示热烈的欢迎。
向一如既往关心和支持长沙经济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2005中国(长沙)汽车高峰论坛旨在依托长沙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各界人士的开拓创新精神,借助今天这个平台,围绕中部汽车文化的发展,展开学术研究和讨论,我相信,通过这次国际性学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论坛,使长沙成为中部汽车文化的先锋和旗舰,搭建各类汽车文化交流的平台,提升我国的领导、各界人士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肯定和支持,也是我们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交流,开拓长沙汽车行业的发展,提升长沙城市形象的重要的前提,建议以饱满的热情,竭诚的做好这项工作,把长沙国际汽车博览会打造成为国际视野国内一流的汽车行业盛会,整个论题,引领未来,我相信长沙文化汽车发展的形成,一定会让中部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展示它的丰采。让它成为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呈现过去,展现未来,最后,预祝本次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和参会代表,家庭幸福,事业辉煌。
主持人:谢谢您的致辞,接下来我们有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蒋雷先生为我们致辞。
蒋雷: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上午2005中国(长沙)汽车博览会隆重开幕,作为本届博览会的重要活动之一,长沙汽车论坛,提出互相文化的底蕴,搭建中国汽车文化交流的平台。这项受到各界媒体和各界的关注,我代表汽车工业协会,对出席本次论坛的贵宾、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在过去的一年,是我国工业在潮流中蓬勃发展的一年,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确定了在世界上汽车生产大国的地位,确立初步形成了自主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生产生产技术为基础,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以生产能力重点,向产业结构分化,加强,完善市场体系和服务建设体系,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变,今天以来,中国市场行业蓬勃发展,继续保持了稳步发展的,中国汽车产品的销售,突破了50万辆,估计全年将达到560万辆,增幅将在6-7%。汽车产品从出口到进口,创造了120亿美元。按照中央汽车文化建议的要求,将是七五期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在这期间,要加强汽车文化的建设,通过发挥现有的能力和优势的产品,提高自己开创,坚持国内和国外的发展,树立产品的品牌建设,树立和提高自身品牌的建设。在新的一年,新技术,新材料,加强自主研究,推进和加强产业化道路,以2005中国(长沙)汽车的专家,和社会长期关注支持汽车产业发展。我们大家会聚一堂,请大家从角度,研讨汽车的发展大计,为中国汽车的,很好的建议,为我国汽车发展的美好明天,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蒋先生。接下来,将正式本次论坛的活动。在行业内称他为著名的汽车专家,而在行业外,我看来是一位风度翩翩的学者,让我们有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郭孔辉先生,他演讲的题目是“汽车—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发展”。有请。
郭孔辉:我今天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汽车—社会的相互作用与发展,先说说汽车发展的转变,汽车改变了人们的活动范围,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变我们现在,比如说:开车上班,出游、出门买一次菜,向西方那些发达国家来说,是一种进步了。汽车除了改变生活方式之外,还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大批量的生产是汽车的主要特色。每个产品都不像汽车的生产,高材料、低成本,是汽车制造的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是汽车产业。汽车是唯一的零件旺销、产品旺销,它的生产生活方式,目前生产量接近5700万车辆,每年,汽车行业和石油电信业务、为全球50排名的前三位,名额占了世界排名总额15%-20%产量的30%,将中产量的塑料产量10%,是的11%,天然气的70%,人造橡胶的40%,汽车工业在全部产业活动中,十分重要,具有较长的增长效果,它可带动150多各行业的发展,给相关行业2.5倍以上的效益。
许多发达国家都把它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汽车制造是一个国科学技术和经济竞争力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优势。工业产值增长17倍,是汽车拉动了产业的发展,汽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汽车和汽车制造业是高新技术的强大产业,是庞大规模的电子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这里实际上我们国家到现在,产值在全国总的经济的变化大家可以看一下(大屏幕),汽车产业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比例,比我们正常经济的速度要快,最多的时候带倍,都是1倍2倍以上,那么,总产值和国民经济产值相适应,汽车是发达国家支柱和强大的推动力,汽车在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十几年前,美国大学一个教授写了一本书,叫做《改变世界的机器》,说的是汽车的产业,改变了整个生产方式和社会发展方式。这个计划只有阿波罗工业计划中有提到过。今天在这儿也简单的探讨一下湖南省,湖南省去年的发展是很好的,去年和前年,整个增长了50%,全年销售达到201%。去年情况比较好,说明我们湖南这个地方还是发展潜力的。大家现在长冲(地名)每年有几十亿的零件采购。外省也有很大的采购,这跟我们国家的布局有关系,跟政府部门的作为有关系,跟国家的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关系。质量、品种的差异,造成了汽车产量的销售。
湖南人杰地灵,底蕴比较深厚,一定会为将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下面我讲一下汽车文化。汽车文化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的建设,我们引进了三厢,这不得不说跟我们文化关系,向捷达,后来有三厢的产品。不得说明我们的文化,把汽车看成是一个异物的象征,好像不是三厢就不像是轿车。另外还有一个是奔驰轿车,按理说,我们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前不久,我到台州去,台州的宝马,销售得很好,很多民营企业家,买宝马车,上千万的车子,几百万的车子,最好到中国来销售。另外我们国家最喜欢的车型,一些假鬼子,命名是中国品牌,中国的市场上,中国的文化,喜欢外国的民族文化用外国的品牌,装点门面。像“爱丽舍”,它是法国人的产品,有人问这到底是中国人办的还是法国人办的?我们整个广大老百姓的文化观念,是很有关系的。这里还有现象,还有一个闲扯中国,什么都是讲文明,有的不管是外国的车和外国的公司,中国的公司这种问题在外国很正常,在中国不正常了,其实这个是差不多的,另外,产业化的设置,当今的外国人买我们产品,这个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产业发展很多是有根源的。哪里的文化和自己的条件?哪里人喜欢玩乐?搞什么狂欢节,到处玩什么的,它的这种东西有发展得很好的。但是现在,科技进步了,日韩两国都是邻国,在汽车产业发展走了一条自主创新道路,爱护支持民族产业,成了老百姓的心愿,韩国的民族品牌发展得很好,对中国来说,汽车产业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经常说,和日韩两国的经济发展相比,我们的资源并不算多,在历史当中,不乏能人杰士和有进取的人士,因此在汽车产业发展中,长期存在着两跳道路的争论。中国文化的根源来讲,我想当我们争论要不要自主品牌的时候,比我们晚起步十年的韩国,如今已成了泱泱中国的无可争议的老师,它成了我们中国主导技术。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我们有很多自主创新的精神,在讲台上就是这样,不允许小车存在。另外,买断产品,崇洋媚外,外国的东西比中国的好,并且所以文化的发展,也是需要好的领导,现在,我们两厢车,也逐渐被广大的老百姓接受,因为两厢车很实用,现在讲实用的东西,从崇洋媚外,到洋为中用,有很长的发展的道路。韩国为自己的汽车工业的支持和带动,不说是政府采购吧,对韩国来说,绝对不能用日本车,他们有这种精神,我觉得更多的还是一种可贵的民族爱国的精神。我们改革开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一直从1992年的106万辆到了2002年的500多辆,轿车已经达到230万辆,超过1万辆。
近几年,是呈两位数的增长,我们现在可以生产世界先进水平的轿车,但是有很多的问题,影响了发展的趋势,我们红旗轿车,上海的轿车,在全国各地奔跑的时候,日本的轿车应该说才刚刚出世,那时候日本轿车,高速跑非常慢,操作不稳,当时,韩国汽车还没起步,韩国是1963年开始成立公司,自主开发,比我们晚了4、5年,韩国现在,1935年才开始研发轿车,1945年才进行自主开发,1981年,自主制造汽车,到现在,成为了汽车工业的强国,我们国家,1956年开始生产,1958年起自主开发,如今比我们晚几步,十几年,小于我们一个省的,有泱泱大国之称的日本、韩国却走到了我们的前面。我担心,我们是不是将来会不会成为汽车制造大国,长期以来要不要发展实用轿车?要不要自己发展轿车?要不要搞自主品牌?那么合资是很难生产产品的,开始的时候,对我们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到后来,就变成了由外方协助中方发展的形势。没有办法,中方很难介入自主研发汽车的领域。合资企业生产出我们自己的汽车,这个发展和自主创新,现在还比较缺乏。那么,为什么50多年还没有学会走路,长期以来缺乏政策的指导思想,一时得到利益,就春风得益。这个干部制度,政策指标,使得片面的追求招商引资。忽略了自主品牌的自主创新和研发。合资很有吸引力,政绩显著,忘乎所以,就会日渐衰竭,抽鸦片很难戒掉的。和现状指导思想有很大的差别,这是主要的。
指导思想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发展,深刻的影响了汽车道路的发展,许多人认为,中国不用自己发展,民用汽车工业是错误的。什么叫做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在经济前进化时代,和理论化的升华,资本主义已经很强,企业的发展取决于资本的发展。分不清楚,哪一国的经济发展得更好,还有许多是人为,中国如今已经不存在。如今日本、韩国发展的态势,中国只能自己制造。不该不切实际去追求外国的品牌,中国协助的大企业,以为依靠政府,依赖外方就可以始终保持前列的位置,长期在政治指标的驱使下,认为汽车工业可以面对强大的别国的品牌,我们只能靠自主生产、自主研发才能保住自己的位置。我们为什么要争取尽快搞自主品牌?我们有自主品牌,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有自己的能力才有希望真正的、才有可能持续的胜利。一方完全依赖于一方,这种日子是不会长久的,总有一天会落后。因此,我们要同心协力,争取搞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自主发展。在这个里面依靠外国人,只能起到瓦解中心的作用。很多人认为,差距太大,现在根本不可能搞自主品牌的发展。实际上,这些人是没有动力的。上世纪,像“奇瑞”,“吉利”,“哈飞”等等,民族轿车企业,充分占领了90%以的轿车市场,都是跨国公司。可是去年,“吉利”、“哈非”的市场,今年上半年,到了22%,据说今年有可能达到25%,今年上半年和去年相比,世界汽车的销售额和增长率,都有显著的提高。现在我们汽车工业的发展,安徽和吉林发展得很好,另外,现在几个出口量很大的轿车,是很被看好的。自主开发,自主发展,自主创新,我想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们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争取有自己的东西,通过创造自己的品牌,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会走到后面。
任何时候,不是说有自己的东西就行,现在,民营企业和小企业的兴起,就可以看出自己的短处。所以说,那时候,做两大一新?为什么两大一新?我举一得例子,当初毛泽东在总结革命经验的时候,延安革命的成功。也是靠自己,不是靠别人。演讲的时间,可能没有掌握好,我在这里就简单的说一下,谢谢大家。
主持人:好,谢谢郭院士的讲话,非常的全面,我挺好奇的,您自己开车吗?
郭院士:开。
主持人:开什么车?
郭院士:那时候在美国的时候开车,回来后就不开了。
主持人:为什么在美国的时候开车,会国就不开了?
郭院士:怕出事。
主持人:您感觉没车的生活变化大吗?
郭院士:我在美国的时候,感觉很方便,一方面是有车子,另一个方面是交通很方便。你去超采,炒一个才系你到那里,还是热的。
主持人:下面是今天第一个提问的时间,有谁第一个提问的?
记者:郭院士您好,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汽车品牌是汽车文化的发展的前沿,您是怎样看待汽车自主品牌对汽车文化的作用?如何发展我们的汽车文化?第二个是目前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汽车生产的第四大国,但是人均汽车拥有量很低,但是,您认为,现在谈中国汽车文化自主为时尚早吗?谢谢。
郭院士: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实际上我在这里讲了半天,实际上是讲汽车了文化的发展,我觉得汽车的发展,一定是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改变生活方式,改变生产方式,也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从一定意义上,改变了我们民族的产业发展。韩国、日本的文化,开始发展起来了,我们文化的发展,是发展哪一个文化?这是不是很有关系?汽车,肯定了生产生活的方式的改变,对我们生产生活规律的发展,影响是很大的,过去生活方式有很多的不一样,所以我想,我们的文化,我们应该开始自主创新文化,我在思考,我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争论,我觉得一个道理,就是我们中国的不不同的文化成分,在以后产品产品当中,深刻的认识我们争论的原因所在,认识日韩和南美文化对整个企业发展的影响,我们有很大的难题。而且我们主要非常重要的是发展民族产业,这个争论逐渐是解决了,我们不但要让我们优秀的文化得到发展,而且要为我们汽车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现在,人均汽车拥有量没有人家多,我想为什么人均保有量不像美国欧洲那么多,我想中国能够达到世界的平均的人均保有量,就可以了,要这样的话,估计汽车产业还要增长6个点我觉得现在应该注意我们国家文化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关系,而且还要给予一些有利于我们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有利无我们民族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能力的发展,谢谢,不知道这个回答,你满不满意。
主持人:好,谢谢。
记者:郭院士您好,这是一个比较偏技术方面的问题,就是目前电动车和混动档车是技术发展的热点,国外的公司,已经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这个上面,您认为这是我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机遇吗?
郭院士:我认为电动车是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比较长远的发展,也是我国动力车比较快的一个,说快也没有那么快就是,2-3年完成大的发展。总的来看,还是比较快的,从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节省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电动车,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执行了,电动车一些难点没有突破,我想一定会突破的,这个方面,我们在起步的时候,在相差不是太远的时候,我们赶快要研究一些这方面的问题,来跟随外国的先例,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把差距缩小,这个机遇的存在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主持人:照您对汽车的了解,要真正的用车对城市的发展,要多少的时候?
郭院士:电动车有很多种,要充电,不是很实用的,在室内就可以充电,很多东西都是这样,有小的问题存在。那么我们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
主持人:我们还有最后的提问时间,有谁要提问吗?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您对自主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两个概念的一个解释。第二个是我想中国的民族汽车工业,它的在拥有自主品牌、自主产业的方面这两个方面,在哪个方面是最容易取得突破的?
郭院士:自主品牌和产业,这两个不完全一样的概念,是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的。简单的道理,自己的发展,自己发展品牌,有发展权,对我们自己的能力是一个提高,我们要有能力才能够提高,要是没有自主品牌,人家别的品牌做开发做发展,你是要有的品牌在做,才能去发展,才能去竞争,才有生命力。所以保护自主的产品,是很自然的,这两个观念非常接近,但是概念不是完全的一样,也可能说,这个品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最好还是有我们自己创造的品牌。不过自主品牌创造的知识产权,对我们发展应该说是有很大的作用的,这是我们能够发展一个品牌的前提条件。
主持人:谢谢郭院士精采的演讲,我们用掌声欢送他。谢谢。
(责任编辑: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