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的中国汽车企业在经历了2004年大起大落的磨炼之后,大多变得更为理性与成熟,产销计划制定得更为务实,营销手段实施得更为稳健,抓利润降成本也成为今年汽车企业普遍的主旋律。由于数十家汽车企业的共同努力,今年乘用车市场实现20%以上的增长已成定局。 但是在今年这种汽车企业总体上趋于理性与保守的大背景下,还是出现了一些锐意进取、大胆扩张、创新求变的企业,它们充满激情与活力的一系列动作成为带动今年车市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还有一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艰难前行,它们的生存状况最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汽车业的发展脉络,其沉重的步履也不免让人扼腕叹息。
北京奔驰:转型最大的合资公司
2004年12月才挂牌成立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可以说是今年最受媒体关注的一家汽车公司。北京奔驰是北汽集团与戴-克集团扩大合作的产物,它是在对已有21年历史的北京吉普公司进行重组后而成立的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目前北京奔驰已可以生产JEEP、克莱斯勒、三菱、奔驰四大国际品牌的汽车,成为拥有国际品牌最多的汽车合资企业。
今年的北京奔驰可谓马不停蹄:组建新公司的管理构架,逐步建设自己的销售网络,开始亦庄新工厂的建设,继续维持大切、欧蓝德、JEEP2500等老产品的生产销售,推出全新的奔驰E级轿车……如此头绪繁杂、时间急迫的工作居然都是在一年时间内进行的,北京奔驰的气魄、智慧和效率都令人钦佩。
12月22日奔驰E级轿车的正式上市,标志着北京奔驰在今年完成了由一个全国最大的SUV生产基地向一个能生产全球顶级品牌高档轿车的大型乘用车企业的转型。它的步子走得相当的扎实,虽然还面临不少困难,但是它的转型不仅对北汽集团,而且对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国产高档车市场不仅增加了奔驰这样一个百年品牌,明年宝马、奔驰、奥迪三大德系高档车将上演“三国演义”,而且奔驰的国产也将产生示范作用,带动VOL-VO等高档品牌的国产化。
上海通用:推出新车最多的汽车公司
2005年可以说是上海通用最志得意满的一年。今年上海通用不仅成功地在中国市场推出了通用的雪佛兰品牌,而且一口气共推出了雪佛兰新赛欧、景程、荣御、乐骋、LOVA、凯迪拉克SRX、别克凯越旅行车、06款凯越、GL8陆尊等10款新车,不仅推新车的速度和数量在国内汽车企业中独占鳌头,即使和外国的大公司相比也毫不逊色。三大品牌、数十款车型组建起来的强大产品阵营使上海通用在今年横扫国内乘用车市场,前11个月销售量达25.96万辆,已领先上海大众近4.5万辆。全年预计为29万辆,上海通用超越上海大众成为今年的车市销量冠军已没有任何悬念。
上海通用众多新车的推出,特别是两厢车、旅行车、高档SUV等,使车市变得更加热闹而多彩,给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的同时,也给上海通用带来了丰厚利润。不过,新车过多也给上海通用带来了不少麻烦,比如景程、荣御等车型不被车市看好就让上海通用的营销专家们非常头痛。
一汽丰田:最具市场杀伤力的汽车公司
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后来者,丰田在经过两年多的平淡发展之后,终于在今年亮出它咄咄逼人的杀气。皇冠轿车的正式推出一举打破了奥迪独占高档轿车市场多年的局面,使奥迪这个连宝马都奈何它不得的大牛品牌终于有点撑不住了,销量比去年大幅下滑,而皇冠则立马成为高档车的又一重镇。随后,一汽丰田又在9月份推出了更具杀伤力的锐志轿车,这款2.5升排量、后轮驱动的轿车售价仅为20多万元,自降身价把雅阁、蒙迪欧、帕萨特等主流中高档车当作对手,这一狠招令对手们叫苦不迭,雅阁、君威、蒙迪欧、帕萨特、天籁等纷纷降价,一贯价格稳定的中高档市场成为降价最为惨烈的区域,因此有媒体惊呼:谁敢陪锐志玩?在花冠、皇冠、锐志、威驰等车型畅销,14万辆的产销任务可以圆满完成的情况下,一汽丰田又在年底推了了PRIUS混合动力轿车,又玩了一把“领引汽车未来科技”的新车秀,让其他厂家只有咂嘴佩服的份儿。
一汽丰田皇冠、锐志等车型的推出,不仅给中国市场带来了高品质的产品,同时也告诉其他竞争者:好车同样也可以不必高价。一汽丰田的杀伤力杀了一些厂家的威风,使它们不得不挤出一些利润的水分,同时,它也使汽车的价格体系更加混乱、动荡,车价继续往下走的趋势明显加快。
奇瑞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最好的汽车公司
与其他合资企业相比,奇瑞汽车势单力薄,没有强大的资金、技术和品牌支持,然而却凭着一股韧劲和豪气,硬是在竞争激烈的乘用车市场打出一片天地。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份,奇瑞汽车累计销售达16.74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110.4%,同比增长率在国内十大轿车企业中仅次于东风日产居第二位。按此速度,奇瑞2005年整体销量将突破18万辆,比2004年的8万辆净增10万辆。奇瑞QQ的销售量也突破10万辆,成为5万元以下微型轿车市场的销量冠军。
奇瑞今年不仅销售看好,而且还在自主品牌创新方面有新的突破。今年奇瑞推出了第一款SUV瑞虎,在国内SUV市场引起了关注;3月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带有CheryPower(奇瑞动力)标志的发动机在奇瑞正式研制成功,这表明奇瑞已形成了独立生产世界水平的高性能发动机的能力,它标志着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形成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奇瑞已与美国梦幻汽车公司签约,奇瑞汽车将在明年进入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
奇瑞的产销高增长和自主品牌发动机的成功面世,使奇瑞成为今年自主品牌发展势头最好的汽车公司。奇瑞的良好发展为中国汽车工业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如何打造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奇瑞汽车的成长,不仅使车价更便宜,而且使中国人对自主品牌汽车增添了更多自信。难怪有外国媒体称:奇瑞,将是中国的丰田。
天津一汽:最令人刮目相看的汽车公司
天津一汽在过去一直是一个很不走运的汽车公司,长期靠夏利一款车打天下,后推出的夏利2000、威姿、威乐在车市上都没成气候,去年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还有赤字。但是到了今年,夏利积累多年的口碑终于变成了强大的购买力,再加上夏利N3的推出,这款老车型前11个月的销量达16.5万辆,销量在所有车型中高居榜首。再加上威姿、威乐等车型的销量,天津一汽前11个月的销量达17.4万辆,已超过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奇瑞等企业跃居销售排行榜的第六位。同时,由于在成本控制方面也做得很出色,因此天津一汽不仅销量大增,而且利润也增长了两倍。这在今年汽车企业利润普遍下滑、不少企业陷入亏损的总体背景下,天津一汽的表现就格外突出,不得不令人对这个老国有企业刮目相看。
天津一汽今年的时来运转,给自主品牌的发展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砝码,让人们看到了坚持的力量,看到了老品牌所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不过,天津一汽仅有夏利一款车成功,而威姿、威乐这样品质相当不错的车却没能打开市场,这也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软肋”。
东风日产:销量增长最快的汽车公司
东风日产可以说是今年车市最大的一匹“黑马”,2004年东风日产的年销售量只有5.3万辆,而2005年的前11个月,销售量已达14万辆,到年末突破15万辆当不成问题,这样东风日产的年销量将净增近10万辆,增长幅度高达近200%,成为今年增长最快的一家汽车企业。东风日产之所以能在今年来了个“咸鱼翻身”,主要是去年推出的天籁轿车定位精准,售价合理,在竞争激烈的中高档车市场一举成名,创下年销售量过5万辆的优异成绩。此外,东风日产又在今年连续推出了颐达和骐达两款中级轿车,其时尚的外观和先进的技术也立即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再加上蓝鸟等老车型依然被市场看好,5款车型共同努力,终于使东风日产在今年脱颖而出。由于东风日产业绩突出,有媒体将今年的车市称作“东风日产年”。
东风日产的迅速崛起,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改变了中国轿车市场的既有格局,NISSAN品牌的占有率超过了雪铁龙、马自达等老品牌,甚至将丰田也甩在身后。东风日产创造的低价格、高配置的营销模式也为众多厂家竞相效仿。
上汽集团:最具活力的汽车集团
一直雄踞国内轿车行业老大地位的上汽集团从今年开始,大举向过去并不擅长的商用车领域进军。上汽今年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确定了乘用车、商用车并重,向国际化大汽车集团迈进的发展战略。今年上汽以商用车为突破口,一边继续发挥上汽汇众这样的原有商用车生产基地的优势,推出“陆舰队”鲨系列重卡,同时又在12月16日与意大利依维柯、重庆重汽三方联手,对重庆红岩进行重组,进一步扩大自己在商用车领域的势力范围。与此同时,上汽集团还加快了自主品牌的建设步伐,已斥资近37亿元建立了上汽制造汽车有限公司,将利用去年从罗孚购买的车型平台,生产自主品牌的中高档轿车。同时,投资达18亿元的上汽工程研究院也已开工建设。在轿车领域,尽管今年上海大众的发展比较困难,但上海通用发展势头强劲,因此上汽仍然保持了轿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与一汽集团的增长趋缓、东风集团沉稳低调相比,上汽在今年的国内大汽车集团中无疑是最具活力的一个。它的扩张与发展不仅改变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固有格局,而且还将会给中国的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思路和开发生产模式。
华晨汽车:最令人惋惜的汽车公司
华晨汽车这个新兴的汽车公司曾是国内最有发展潜力的汽车企业,宝马集团正是看中了华晨的潜力才甩开了国内其他大汽车集团,而与华晨合资建立了华晨宝马。2002年华晨推出第一款中档轿车中华轿车时,也一度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热销局面。然而,随着中华产品瑕疵的出现,以及去年苏强等“四大金刚”的退出,华晨汽车开始出现危机。今年,华晨汽车的高层变动频繁,产品除中华的升级车型尊驰外,也没有新车推出。因此,华晨汽车的核心企业华晨金杯的金杯客车、中华轿车两大板块销量都大幅下滑,企业面临亏损。现在,华晨准备在明年推出骏捷轿车,同时还有8款新车在研发中,自主品牌的发动机也在生产,华晨在明年还有翻身的希望。
看着华晨汽车陷入困境,汽车界的业内外人士都非常惋惜。在国内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缺乏品牌与核心技术、整体实力不强的汽车企业如何发展,就成为不仅是华晨,也是其他国内汽车企业要面临的一大难题。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