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款雷克萨斯ES350 2月8日亮相,预计今年高档豪华轿车仍将担当进口汽车的主力。 新华/路透
尽管2005年进口车市变数重重,但全年16万辆的进口数量却仅仅略微低于2004年。2006年,伴随越来越多国产中高档车的上市及新消费税的即将出台,未来进口汽车市场的走势无疑将更加引人关注。近日,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总经理丁宏祥就进口车市场热点问题接受了本报专访。
经济参考报:2005年是中国加入WTO,汽车行业过渡期结束后的第一年,也是进口汽车市场政策大调整的一年。您认为,这一年进口汽车市场都呈现了哪些变化?
丁宏祥:总的来说,2005年进口汽车市场有三大特点:第一是政策调整带来进口汽车的经营格局变化,主要表现为非授权经销商和贸易商逐步退出,授权经销商地位进一步明确,外商独资或控股的进口汽车总经销商出现;第二是国产汽车的竞争能力提高、替代性加强带来进口汽车的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国产日系车的崛起,中高档轿车进口减少,越野车进口快速增长,2.5升以上进口与2004年比略有增长。第三是进口数量由大幅下降到逐季回升,其中一季度进口降幅较大,二季度进口有所恢复,三季度进口快速增长,四季度基本持平,全年总量在16万左右,比2004年略少一些,但价格基本保持稳定,降幅为3%。
经济参考报:去年进口车在价格上有什么变化?比较受欢迎的是哪些车?
丁宏祥:2005年的进口车价格是一个平缓下降的过程,仅下降3%。尤其是上半年,整体价格相当平稳,而下半年后开始有比较明显的降价现象,尤其是第四季度后的价格下降幅度更是明显。
在2005年进口车市中,有一个显著特征,那就是越野车进口量疯狂增长。由于配额放开,进口越野车大幅增加,同比增幅高达90.3%,其中2.5L以上的中高档越野车进口占90%。另外,在排量结构上,以进口汽油机轿车为例,2.5升以下进口数量与2.5升以上进口数量的比值已从04年的3:2变为05年的2:3,2.5升以上进口轿车成为主流。
经济参考报:去年可以说是中国进口汽车政策的调整年,新政对市场产生了哪些影响?
丁宏祥:首先是《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要求非授权经销商退出,授权经销商的地位得到加强,这一影响使汽车进口企业大幅减少。
由于非授权经销商的退市,进口车价格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也相对得到了保障。据商务部机电司统计,2004年我国从事小轿车进口经营企业是2500家左右,2005年1月1号执行进口车自动许可登记办法时,减少至900家。《办法》实施后,进口车正在建立品牌授权体系,其市场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但也有另一种倾向需要注意,就是代理商的局部垄断,也不利于进口汽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其次是,《办法》允许外商独资和控股的进口总代理商进入汽车服务贸易领域,意味着国外汽车厂商对进口车营销管理、零售环节管理、代理商管理都将进一步加强,此举在使进口汽车市场进一步规范化的同时,也将引发国外汽车厂商在华进口车运作模式及渠道的一场变革,这个变革体现在其对货源、价格和网络的进一步控制上。
再次是,受“落地征税”政策影响,进口商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增大。2005年上半年以后,不少车商基本已是按意向订单调整每一批次的进口数量。此外,不同品牌对中国贸易出口方式的差异,也对终端代理商产生了不同影响。例如采取开具远期信用证,一次性进口数量较大的品牌,其资金周转压力相对较大。而开具集期信用证,分次小批量进口的品牌,其资金占用压力相对小一些。这又形成境外存入保税区仓储、转口汽车大幅下降。
还有就是,新的汽车消费税征税办法和税率目前虽还没有完全敲定,但针对大排量的进口车征收高额的消费税已经是明确的方向,因此排量越大的进口车成本增加的幅度就越大。
另外,由于国外厂商不受我国政策限制,所以消费税增加的相关费用需要由经销商来承担。因此预计消费税实施以后,进口车价将开始新一轮的反弹。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近两个月大排量进口车特别是越野车的消费潜能得以提前释放,高档进口车的销量持续走高。预计2006年消费税开征后,进口车市场将出现两个月左右的真空期,此后逐步回暖。
经济参考报:您对今年的进口汽车市场怎么看?
丁宏祥:尽管影响进口车的因素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总体上,我认为进口汽车市场会表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趋势:首先,可以肯定进口汽车市场仍有一定空间,正常情况每月进口量保持在1.5万辆左右的水平;在进口车型走向上,高档化、个性化、差异化、互补性,特别是进口越野车的增长仍然是最大亮点;同时,进口车经营与国产车的关系依然将保持“品种互补,错位经营”,但随着进口车总代理商的成立,跨国公司将逐步主导进口车市场,过渡阶段仍将借助国内大经销商的力量,进口汽车经营短期内将存在多种模式。其次,进口车的价格与2005年差不多,下降不会太大,但如消费税调整,进口车价格将上升。
2005年进口汽车市场主要政策及影响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