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在全球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丰田内心,对于失败的担心仍然无时不在。在警醒自己的同时,丰田对于质量的追求永无止境。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我们都是偏执狂。”丰田汽车北美公司的高级副总裁丹尼斯·古内奥(Dennis Cuneo)表示,“尽管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我们还是会不断地停下来问自己,‘什么地方可能出现差错?’”
曾有观察家表示,丰田在北美地区势如破竹的快速增长,终有一天会损害到丰田长期以来建立的品质保证以及可靠性口碑。 古内奥表示,对于这一点,早已引起了丰田高层领导人的注意。
无论是J.D.Power所做的IQS(新车质量调研)和VDIS(汽车可靠性指数调研)分析,还是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丰田和雷克萨斯汽车的得分都远远高于同期业界平均水平。但值得注意的是,从2001年到2005年,丰田汽车领先其他对手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古内奥强调,在过去几年,丰田不断采取措施强化质量意识,提高质量标准。“在质量控制上,我们是做的最好的。我们必须保持住这点,否则我们将失去在质量上的领先地位。”
为额外召回买单
古内奥表示,特别是在车辆投放方面,丰田有一系列新方案用以检测供应商表现。在位于肯塔基州乔治城的丰田生产支持中心,每一个北美地区的丰田员工都将在此接受丰田生产技能的培训。当接受培训的员工回到各自工厂后,他们又将成为教师,对自己的同事的生产技能进行更新。
在加利福尼亚州所做的试验表明,丰田可以将控制质量的方法应用于美国工人工厂。这也就意味着,联合工会工人也可能接受这种培训。
从2003年到2005年,丰田在北美的汽车销量增加了约40万辆,而同期汽车召回量翻了10番,从2.12万辆增长到222.5万辆。
某些竞争对手认为,这两年间汽车召回数量的急剧上涨,表明过快的发展速度终于影响到丰田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质量口碑。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去年220万件召回案例中,大约将近一半的召回车辆都是因为相同的原因而被召回:一个在极端机动条件下可能造成损害的转向杆。这次召回范围异常广泛,连1989年出厂的卡车也在被征召之列。有些车辆出厂时间过长,按照法律规定,制造商不必掏钱为消费者修理年代过久的问题车辆,但丰田做到了这一点。
召回降低维修费 尽管从2003年到2005年,丰田汽车召回量大增,但古内奥表示,同期由北美地区制造的丰田汽车的维修要求却下降了30%。
乔依·巴凯(Joe Barkai)是制造商洞察力公司产品发展策略部的主管,他一直在关注保修费用问题。
巴凯表示,丰田汽车修理费用只占其收入结构的1.3%,这还不到通用和福特汽车公司的一半。
巴凯进一步表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方面,丰田相比竞争对手都要快得多。丰田的这一特点源于丰田生产方式。
“一旦他们确立了目标,整个机构都会围绕这个目标运转。”
杰弗瑞·莱克(Jeffrey Liker)是密歇根大学工程学教授,他对丰田研究已有20年。他认为,丰田对不断扩大的零部件配套企业采取的严格要求,帮助丰田保持高水平的质量标准。
莱克回忆,大约四五年前,丰田在北美生产出现一丝质量滑坡的迹象。全公司上下将此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发现并排除问题。在随后的调查中他们发现,与在日本工厂相比,北美工厂工人在生产中传输的频率更频繁,影响了生产效率并对此进行了改进。
“他们意识到需要纪律化的工作和培训标准,并由上级来监管。” 莱克补充道,“他们总是能够及时补位,并引导事态按照自己相同的方向进行。”
少为人察的“间接质量” 丰田将来也许还将遇到类似的问题,但莱克预测,即使再次发生,丰田一样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反应。
“他们已经形成一种系统”,他表示,“这不会发生什么变化”。除非丰田遭遇收购或合并,他补充。
莱克已经写了好几本关于丰田的著作,其中包括广为流传的《丰田之路》(The Toyota Way)。他认为,尽管学习丰田生产方式的厂家众多,但没有一家能够成功复制丰田的质量优势。
他指出,质量并不总是围绕着瑕疵、召回或其他不好的联想。丰田同样关注于“间接质量”(secondary quality),对于车门把手的握感,收音机旋钮的手感等这些微小的细节都是丰田所强调的间接质量。
莱克指出,竞争对手在每个细节的突出表现之处——更加柔顺的变速系统,更加宁静的发动机等等,对于丰田来说都是当务之急需要赶上的地方。
上个月出版的2005年度《消费者报告》中,数据显示使用8年的丰田汽车,其可靠性可以与使用3年的福特汽车和克莱斯勒汽车相媲美。
2005年,在新车质量评比中,亚洲汽车表现最好,平均每百辆汽车出现12个问题,这一结果与2002年完全相同。而美国汽车由2002年21个问题减少到18个问题。
但即使业界整体质量已相对稳定到一个平台期,丰田仍然不满足目前的领先地位。古内奥毫不掩饰地表示:“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将丰田的领先优势再度拉大。”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