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摩托车市场上,重庆“摩帮”闻名遐迩,在年产销量达百万辆级的五家大型企业里,力帆、隆鑫、宗申榜上有名。近几年,当摩托车行业严重饱和之后,重庆“摩帮”产销明显下滑,去年甚至失去了长期以来在国内摩托车行业的龙头地位。
一边是摩托车行业的连年滑坡,一边是汽车行业的持续增长。紧要关头,力帆、隆鑫、宗申就像当年杀入摩托车行业一样,不约而同地进入汽车领域寻找突破口。昔日的摩帮老大,如今造车却不那么得心应手了。毕竟,造车的门槛要比造“摩”的门槛高多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第28号公告中发布的第120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目录中,汽车生产企业里有两则信息与重庆“摩帮”有关:
其一:同意成都隆鑫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产品,企业名称由“成都隆鑫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南骏汽车有限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孙振田”;注册商标变更为“南骏牌”。
其二:同意安徽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列入《公告》的所有产品,企业名称由“安徽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变更为“安徽宗申通宝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左宗申”。
根据公告,隆鑫的整车制造业之梦显然结束了。据汽车业人士分析,选择进入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客车行业,就意味着选择参加更加残酷的竞争。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国客车生产企业有100多家,行业平均利润率不到0.5%,长期亏损企业超过半数。以宇通、金龙、金旅、中通、黄海为首的几家大型企业已形成对客车市场的垄断之势,销量位居前的五家企业市场份额超过50%,行业集中度颇高,众多中小企业度日艰难。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客车整车企业生产资格要求》征求意见稿,规定客车生产企业必须总资产(不含土地价值)不少于八亿元,自主品牌客车销售额占销售总额的比例不小于50%(近三年平均值),开发投入不少于4500万元等,此举旨在提高我国客车业的准入门槛。业内人士称,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造车“外行”和后进入者,隆鑫思考再三后选择的退出就不显得有多意外了。
在去年重组原安徽通宝汽车之后,宗申进军汽车领域的首款微车已经上市。之所以选择微车行业作为实现汽车梦的切入点,宗申产业集团的背后站着意大利比亚乔集团,作为宗申最大的国外合作伙伴,比亚乔集团不仅以摩托车和助动车技术著称,同时也拥有先进的微车技术。但从目前微车市场情况看,长安、五菱、哈飞、昌河等主流品牌占据了九成的市场份额,而“宗申通宝创业者”只能克隆轿车行业李书福的“吉利”模式,潜心在“价格最低微车”上下功夫。
与造摩托车、微车、客车相比,造轿车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对企业的要求明显高得多,力帆集团在摩帮造车路上选择了最为艰难的一条。早在三年前,力帆就注入亿元资金,收购重庆公交控股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重庆客车总厂55%的股权生产客车,为以后涉足轿车领域积累经验。力帆首款轿车上市至今已有半年,在发改委最新公布的第125批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中,力帆的两款新车LF7131、LF7161获准生产和销售。据悉,力帆520已通过了北京市国III排放标准的验收,将于9月开始在北京地区销售。汽车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力帆进入轿车行业还算比较顺利,也赶上了不错的市场大环境。隆鑫的退出对力帆和宗申都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当前最重要的是怎样站稳脚跟,在与周围各个强大的对手竞争中生存下去,然后再进行下一步的发展。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