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车展已经进入观众展的第一天,展馆内人潮如海,有很多可能是已经有车的,或者是还没有买车想要买车的人,我们今天邀请两位嘉宾来做我们的访谈,这次车展出现这么多的新车,有哪些值得我们买,哪些值得我们考虑。 先介绍一下我们的第一位嘉宾,蓝河老师,第二位嘉宾是我们的日系车主司捷,还有北青报的张耀东。
张耀东:大家好,昨天我们讨论了一个话题,就是从中国自主品牌的设计来讨论一下中国汽车的未来,讨论应不应该有脸谱化的中系设计问题,受到了很多报社读者和网友的热烈好评,今天我们请到汽车界非常资深、专业人士蓝河老师,还有对车非常非常着迷的车主代表司捷,我们请他谈谈这次车展上新车的走向。我还是先抛个砖。根据最近几天的车展报道我们看到,其实大多数网友最关注的还是在车展能够看得着、买得起的新车,企业也认识到这一点,在这次车展有很多重量级的新车,比如丰田的新花冠、天语(天语新闻,天语说吧)等等,这些车型都有可能在今后的市场上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下面我们就这个话题进行讨论。请问蓝老师,您觉得这次车展上哪些新车给您留下深刻的印象。
蓝河:这次因为各个厂家推的新车严格讲比较发散,它的市场定位比较散。我认为值得关注的应该是福特S—MAX,因为这款车是一个MPV,当然他自己叫SAV,带有运动功能的、有驾驶乐趣的MPV,这款车有很多亮点,一个是功能性非常强。我觉得当我们用车用到一定的时候,一定会把功能性放在第一位置,虽然我们一直在提醒大家买车一定要看它的安全性、看它的性能、看它的品牌,但是不要忘了,汽车第一是要有它的功能性,所以我想这一款车是应该大家非常关注的一款车。当然,还有像新花冠、天语以及其他一些,包括比亚迪推出的硬顶敞篷车之类的,大家都会很关注它,但是这种关注我想更多的是在看它的外形,一个是它的品牌,包括国产品牌奇瑞推了好几款新车,大家很关注,但是我觉得如果从使用的角度来说,可能应该关注离大家最近的车型。
张耀东:司捷您现在开什么车?
司捷:首先我不是像蓝老师这样的汽车专家,我是比较热衷于研究汽车的车迷,我现在开的是丰田凯美瑞,刚刚换的。
张耀东:现在很多人觉得不应该在新车刚上市初期买车,你为什么买?
司捷:我之前换了四辆车,一直都是开的日本车,之前我对佳美上一代车印象比较好,有同事买这个车,我也开过,整体印象比较好,对它出的新款比较感兴趣,所以我就买了这款车。丰田佳美是头牌车、打市场的车,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这次车展我大概看了看,当然没有像蓝老师这么专业,我比较看好的是花冠和迈腾(迈腾新闻,迈腾说吧),为什么?因为这两款车有比较新的概念,基本上花冠这次是全世界同步上市,迈腾已经上市了,但是在中国这次是第一时间上市。我觉得对花冠这个车,很多了解日系车的朋友都清楚花冠是一款比较经典的,而且是丰田打A级车市场的一个比较强势的车型,像当时大家关注思语、马自达3换代一样关注花冠的换代。帕萨特B4我一直对它的印象比较好,我觉得在B4的时候,这个车的舒适性,包括汽车的减震,还有车内安静、空间都比较接近亚洲人的爱好,但是从B5以后整个车的舒适性、驾驶性和安静性跟B4完全不一样了,没有像B4那个年代控制的好。我个人比较喜欢日本车,可能评价德国车不经意的就会和我喜欢的日系车好的性能进行对比。
主持人:刚才谈到你已经换过四款车,你在选车的时候最看重哪几方面?
司捷: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比较看重的,第一是车的油耗,这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跟老百姓聊天基本上第一句话都是百公里几个油,大家考虑的主要是经济性。第二就是这个车的毛病多吗?就是故障率高不高,然后大家会问这个车舒适吗,软还是硬?这三点是大家经常谈论比较多的。我最看重的一点就是汽车的舒适性,然后是节油、舒适和内饰,我最关注这三点。
主持人:日本车在内饰、工艺各方面您觉得怎么样?
司捷:德国车的工艺当然也很好,没得说,德国是老牌汽车工业国家,我的大姨夫在德国工作30年,他对德国车是有感情的。我姨夫是比较早的一批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机械系,毕业以后没有搞这个行业,最后搞了化工行业,所以他对机械是很有研究的,我父亲是飞行员,他对飞行的机械也非常喜欢研究,从小受他们俩的熏陶,我父亲偏爱日本机械,二战期间日本的零式战机,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战机比日本的战机飞得快。我姨夫经常聊德国车很好,很皮很耐用,但是他也讲德国车不太适合亚洲市场,扯得比较远了。
主持人:没关系,把现在市面上能够购买的车给各位网友介绍一下。
司捷:我为什么喜欢日系车,然后把它的特点简单的分析一下。
张耀东:蓝老师,因为这次新车比较多,我们还是按照传统的分类方式,中国汽车大家都按价格分类,20万到30万。您觉得这次车展二三十万的车有什么特点?有没有什么技术潮流的趋势?
蓝河:我觉得在这次车展上,整体说,不管是国外进口的品牌车还是合资车,还是国产车,都有一个趋势,就是大家都把这次车展做得比较炫,车型上面看起来比较炫,但是仔细分析起来,有一部分是跟市场有一点脱节的。另外还有一个趋势,国外拿进来的车型,特别典型的就是很贴近市场,他们因为要到中国来占市场,所以他一定要拿一个他们认为最合适中国人的,不管是20万还是30万,还是更低,他认为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车型拿出来。恰恰国产品牌的车型现在拿出来的很多车型可能是在十几万或者20万上下,我们觉得这个价格段应该很适合中国人,但是车型设计上好象离中国人相对有点远,就好象为什么刚才司捷谈到了一个问题,他为什么喜欢日系车,就是因为他从使用的角度考虑。为什么在中国市场当中会有一拨像司捷这样的,司捷一定是代表性的,搜狐搜来的不仅仅是狐狸,还有精英,他是代表了真正一拨喜欢日本车的用户。日本车之所以在中国市场受欢迎,因为中国市场需要的车型是很实际、很实惠的车型。日本车的特点恰恰是这样,谈到德国车,德国车应该说非常棒,技术非常棒,安全性非常好,为什么?在欧洲,尤其在德国,德国的高速路不限速,这样的车型出来以后,如果你的高速性能不好,是没有人买的。但是日本不同,日本的高速路限速非常厉害,所以日本车不需要很高的速度,它需要更多的经济性,把有效的使用成本降到最低,这样最合适市场。中国来说,介乎于日本和德国之间,自然有人喜欢德国车,有人喜欢日本车,但是我相信日本车在某些方面来讲更适合中国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讲,再说回到二三十万的车型,为什么我一开始提到S—MAX,包括大发,这种车型使用方面质量潜力比较大,所以我认为这种车型应该说贴近中国市场,在一两年以内会受到欢迎。这次出了不少跑车,这些跑车在国外也是一个很窄的市场,因为它的针对性很强,这些车型我相信它有市场,但是绝不是主流市场,所以为什么我说这次车展我看了以后,如果从价格上讲,当然很多厂家还没有公布他自己的最终价格,我们只能大致想象它应该在这个价格段里,厂家也在琢磨价格应该是多少,当然成本是更重要的。
张耀东:蓝老师更贴近多功能车,司捷我想问你,你看了车展以后你觉没觉得买了凯美瑞后悔?等几天买就好了,或者是早点买对了。
司捷:其实看不看车展跟我没有太大的冲突,因为我买凯美瑞车是憋了很长时间就想买的。因为我开过上一代的这款车,我对品牌的忠诚度不太好,我开过上一代的佳美,佳美的性能很好,我想长时间感受一下佳美,所以没有什么后悔。如果现在让我做选择的话,我还可以在凯美瑞和迈腾之间做选择,我现在对迈腾的期待还是很高。
张耀东:为什么?你为什么一直很喜欢日本车?现在又稍稍有点变化。
司捷:怎么讲呢?我觉得迈腾这款车有一些日本车的优点在里面,比如它的内饰做工比奥迪更人性化,没有那么严肃,更温馨一点。从车的外形设计来讲,日系车模仿它还是它模仿日系车,反正说不清楚了。
主持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它也在学习德国车。
蓝河:现在全世界的轿车在很多方面已经开始互通。我觉得司捷是一个挺典型的用车代表,因为换到第四辆车了,再换就是第五辆了。有的时候有些人会打电话问我说想要买车,我经常会问他你是第一次买车还是要换车,是第几次换车?我一般的原则,在第一次买车的时候我往往会推荐日系车,在换车以后,尤其是在换到第三辆车的时候,我开始推荐德系车,为什么?日系车在使用上,它的精密度比较高,比如说它的密封架做得非常好,它的小毛病少,新开车的人最怕车出小毛病,所以这个时候推荐它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换车换车,随着他的驾龄提高,这些人往往在高速上提速,我再推荐就会推荐德系车。我相信司捷也一样,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也会想飙一把高速感觉感觉。
张耀东:蓝老师是不是感觉日本车开的时候像傻瓜摄像机,过一段时间需要一个更专业的东西。
蓝河:你这个比喻不是不好,我觉得比较贴切,其实日系车确实在操控方面有很多方便的东西。中国人买第一辆车只有两个字,就是方便,这个车怎么样用起来最方便。比如说原来美系车进来,很多人在用了几年之后,很多功能没用过,这些功能干什么用,那是比较专业的驾驶者才会使用的。好象我们现在在使用自动档,很多女孩子永远是D档,但是比如说我在用自动档的时候我不会永远放在D档,我会经常在限制档上变换,这就是用车不断的朝专业方向走的感觉。
张耀东:司捷同意蓝老师的观点吗?
司捷:谈日本人怎么样我就不谈了,我就针对产品讲。蓝老师代表德系车的专家,我是代表喜欢日系车的车迷,以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些专业性的东西我可能说不出来,请蓝老师帮我说一下。第一,从技术性,很多最新的发明不是日本人做的,但是一旦别人把这个发明做出来以后他会精益求精做到最好。比如转子发动机,这个其实最早是德国发明的,德国一个NGS公司发明以后,当时马自达汽车公司在二战以后要振兴它的汽车计划,于是他们找很多的点想发展他们自己的汽车工业,这个时候知道德国发明了一个转子发动机,这个公司成立了一个联盟,发展出来了第一个转子发动机的汽车把它推向市场,当时很不成熟,但是马自达为了抢占这个市场,花了大价格加入这个联盟,结果在汽车上市以后,在很短的时间内这个车发生了很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所以德国最开始发明这个发动机的公司慢慢退出了这个计划,而且这个联盟解散了。但是马自达通过当时日本的陶瓷技术、隔热技术的改进,克服了发动机的缺点,把转子发动机发展到现在。我们说德国车在技术上日本车差吗?他们也不是,他们有自己独到的特点。从涡轮增压来讲,这个技术也是来自于德国,但是现在德国是代表着一些机械涡轮增压,大众汽车,或者是宝马汽车公司里面的每一个技术员可能都是一个机械专家,他会把汽车里的机械发挥到淋漓尽致,但是日本的涡轮增压是电子增压非常强,可能在日本汽车工业里的人更多是来自于本国很强的电子技术,用电子技术达到他们不能达到的机械性能,把电子发动机发展的非常好。德国车也好、日本车也好,或者是法国车也好,他们都有很多不同的技术是对方达不到的,所以我觉得不能绝对的说德国车技术很强日本车技术不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说。
还有一点,刚才蓝老师说汽车的安全性。我们经常说日本车薄、不经撞,德国车硬、很经撞。在车发生碰撞的时候,正面碰撞的时候起到最关键的是车的结构,而不是铁皮厚。我们总是说日本车不安全,但是在欧洲和美国非常严密的汽车碰撞实验里日本车经常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达到五星、四星,很多德国车也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日本人的特点就是你要求我60公里撞不出事,我就限制在60公里,但是德国车在本国汽车销售的环境下要求汽车要达到80或者100,要有一点的富余,如果我们把全世界的撞车速度定在80,我想日本车不比德国车差。
还有一点,很多人说日本车硬,这是从人用车习惯的角度讲。日本车在拐弯的时候、爬山的时候要求车的倾斜度不要高,德国车高速路限制速度,速度很低,没有极限的速度,所以它可能在舒适性、节油性、经济性上下很多的功夫。
主持人:司捷对凯美瑞这款车情有独钟,谈了很多优点。如果您点击搜狐汽车《日谭月谭》,我们列了一些迈腾车的优点,我们觉得比较明显的是发动机涡轮增压,是国际比较尖端的发动机,有好的配置,它的缺点是跟大众所有的产品同面销售,用户买这样一个级别车的时候感受可能差一些,凯美瑞是单店销售这个品牌,店面做的稍微高端一些,买车之后的用车感受比较好。司捷和蓝老师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看法?同店销售和分开品牌操作哪个更合理呢?
蓝河:我觉得首先是分人群的,比如说豪华品牌,假设我们把劳斯莱斯、宾利跟更低的车放在一起销售,那购买这个车的人群会觉得没面子。但是迈腾这种车型放在一汽销售是没有问题的,凯美瑞比较特殊,因为目前广州丰田在国内只此一款,它没有别的车放在一起,如果它未来推出了更经济性的车,我相信也会放在一起销售,因为我们知道市场你每一次投入就意味着你的回收期加长,我既然已经做好了一个网络,我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卖这个车同样可以卖的很好的情况我没必要单做一个。
主持人:大众在北京有多少店,我希望到每一家卖场都可以买到,而不是精选出几家,越多越方便。
蓝河:其实很简单,富豪也去家乐福,也是在大超市里买东西,不是说所有的富豪一定买东西只去燕莎,买车也是这样的。我到迈巴赫店,富豪买车的时候也会跟你讨价还价,这是一种心理。
主持人:司捷觉得凯美瑞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司捷:到目前还没有服务过,不到三千公里。我开日本车,我觉得日本车的服务应该是没得说,他们的服务做得非常好。其实日本车的售后维修比较好,国内很多人觉得维修价格比较贵,但是相比大众还是要便宜。对于你说分店销售或者在一起销售,我比较认同蓝老师的看法,汽车其实没有什么差别,B级车、A级车没有太大的差别,没有什么豪华车。很多中高端车在国内就是中档车,甚至是中低档车。
主持人:你选择佳美更多是用了进口佳美,进口佳美在进口车排行榜上的销量一直比较好,你有没有考虑配置方面的问题。
司捷:配置我无法选择,基本每款日本车配置都是这样,这是一款丰田打市场的车。凯美瑞在关键零部件上缩水的话我不太担心,以后佳美是全世界销量最大的车,在美国是最成功的车型,如果技术上缩小的话那影响会非常大。就像本田,本田发生了很多这样的事件,锐志漏油事件,我觉得他们应该把这个教训好好吸取。
张耀东:买车一方面要考虑到品质、性能,另一方面还有盲从的现象,蓝老师您觉得哪些品牌的车从技术设计上存在新意?
蓝河:其实从品牌的角度来讲,我相信这次国外大厂商推的车应该说还是非常有看点的,为什么呢?因为在车展上有两个大的特点,为什么叫展?展就是秀,秀的什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秀新技术、实力,另一方面是秀市场的新车型,新车型跟新技术实际上不完全是可以划等号的东西,虽然新车型一定要有新技术。从这次整个车型来看,其实有几个点大家应该关注,比如说雷克萨斯油混动力机,这次用到了一个高端品牌上,特别是像雷克萨斯这种车型,它的油混动力不是为了降低油耗做,而是为了在原有动力基础上增加动力做,这个点恰恰是我们可以关注的。富豪们开车不会把油耗看得那么重,这个时候我们还要推出新型动力车型的时候,为什么做呢?如果我们是一个百万富豪,这个车比那个车百公里能节约俩油,我相信富豪是不会听的,但是我告诉你这个新型混合动力车比那个动力上提高多少,我相信他一定会关注的,这一点是值得看的。
张耀东:还是在能源技术、发动机技术方面给你的印象比较深。您这次在车展上看到比较让你心动的技术是什么?
司捷:雷克萨斯这款车的技术应该是值得说的。我看了车展以后,我对国内车有非常深的感受。我觉得奇瑞在技术上还是非常有想法的,不管是在新车外形的研发、发动机的研发都有它的长远规划。中华还是可以的,有自己独到的特点。现在我觉得国内汽车更多的走入一个误区,像蓝老师说的,外表是歌舞升平,内部是很枯燥的东西,不断地模仿外国汽车,或者说一个车用了大家共用的发动机,不是说不好,但是汽车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动力、自主技术,更多的汽车厂商没有把自己的技术放在最重点,而是改变一个车型,内饰都不变就上市了,走入这样的误区,对中国汽车工业是很危险的。
张耀东:汽车实际上是需要技术积累,这两天我看到网上的网友评论,包括对这次车展的评价,我感觉这次车展整个新技术至少比两年前车展上了一个台阶,但是上了一个台阶的新车将来在市场上能不能好卖?现在有一个市场上的基本数字,在中国销售排名前五名、前十名的没有一个能让业界人士看上眼的车,这是一个矛盾体。相反,有一些车型它下线的时候我们都是鼓着掌去的,但是半年以后销声匿迹了,我们总结为一个美丽的困惑。
蓝河:我觉得这种现象一定会出现,为什么?我总说专家不等于行家,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是有本质的区别。大学教授可以把市场营销学讲的天花乱坠,你可能觉得他简直是神人,但是你真让他到市场上卖东西可能还不如小贩卖的多,这是两种概念。我们所谓的专家更确切的讲应该是业内人士,他的兴奋点在哪儿,他可能在新技术、新理念的诞生上,但是消费者不一样,消费者的兴奋点在哪儿?这个车怎么样离我最近,这就是他的兴奋点。其实有无数的例子,技术角度,或者是科技含量高的车型,比如大众的途安,包括毕加索、凯旋、马自达6,这些车型应该说都是非常好的车型,但是市场上反映似乎比较平淡,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车技术含量过高的情况下,在理念上离老百姓远了。就好象原来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概念,三高到中国来演唱,很多人高价购买了票在那儿听,但是我发现现场甚至有人在睡觉,他们确实很高,但是并不见得所有的人都喜欢他。
张耀东:其实这就是厂家策略的问题,厂家市场策略有没有研究透。日本在市场营销方面做的最好,日本厂家做过市场调查吗?主要调查什么东西?
司捷:主要调查车的缺点,还有对售后服务的意见,这是比较多的。
蓝河:其实这种调查,我觉得目前在国内的调查里面有一个特别大的误区,很多厂家是委托一些调查公司做调查。我发现调查公司缺了很重要的一道,调查公司大部分调查的时候属于近亲繁殖。比如我是调查公司的人,我找的恰恰是我熟悉的这些人,他的调查可能没来自于普通老百姓,他们根本没有走进老百姓家做调查,经常是通过手机,或者通过某种推荐找到这些人调查,所以它的调查并不准确,它只代表一两个层次的意见,往往会偏。所以我觉得真正好的调查应该是从下至上每一个层次的代表一定都要找到。现在调查样本选取是有问题的,到现在依然有些公司在谈的时候,我们调查的结果往往是新车一定要三厢,这个调查显然是误导。
司捷:中国的调查机构是有问题的,世界大品牌的厂商把调查放在亚洲香港、韩国这些国家,因为这些人对产品的反馈率比较好,然后再把这些反馈作为中国人的反馈,因为他们上市新产品得到反馈以后再来中国。
蓝河:每次调查到产品推出有一个时间差,这个时候可能大家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过来,等到一年以后大家的观念又变化了。调查公司往往是有一个20万的车,你觉得两厢好还是三厢好,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车,我说可能三厢比两厢好,但是等车出来以后还是两厢比三厢好。
张耀东:市场调研的问题我们还是要向成熟的国际企业学习。刚才我们谈到的车型都是国外的,无论是帕萨特还是凯美瑞,这些车型它在任何一个新市场都能很快的适应市场。但是有一些在中国市场的车型,比如毕加索,这类MPV也好、多功能车也好,它不是大众的车型,他们这些怎么做市场调查?您觉得他们这些车型的市场调查怎么做?
蓝河:应该说我是特别推崇MPV这种车型,因为我觉得当你熟知这个汽车的功能,尤其第一款车,你不知道汽车真正的功能在什么地方,这个时候你可能看人家都在买三厢,我也买三厢车,当你用了一段时间以后会发现三厢车毕竟有它的局限性,它不如长厢更实用。为什么我们在欧洲、日本可以看见长厢车卖得非常好?这些人都不是第一次买车,他甚至是第七次、第八次换车,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车是最好用的车。
司捷:我比较喜欢正统的三厢车,对于MPV,我觉得在我的印象里应该是有了孩子、有了家庭这样的人买比较合适,孩子坐在后面可以一起出去买东西,装比较多的货。我觉得三厢是车的一种标准,两厢车MPV是人们选择车的一种特质,三厢车是经典的标准。
张耀东:将来你有了孩子也会考虑两厢车。
司捷:我可能会考虑SUV。
蓝河:当年英国的前副首相送给故宫一辆览胜,作为英国的名牌送给中国高级的博物馆作为你们接贵宾用的车,结果故宫认为我们怎么可能用这么一个吉普车去接贵宾呢?还不如桑塔纳,这就是观念上的问题。
司捷:蓝老师非常好看福特的S—MAX,我一直不敢买美国车,美国人自己都不买福特车,说福特是工业垃圾,可能现在福特更多是用欧洲的技术,因为福特收购很多欧洲的厂家,像沃尔沃、马自达都被福特收购了。实际上美国车更多不在于技术,美国很多大的沙漠,是适应那种环境的车。美国车我不好看,我觉得在一定时间内,十年不会成功,除非用欧洲成功的车型,比如像福特的福克斯,它就是跟沃尔沃的S40一个平台,连刹车和较踏板都是一样的,这种车有可能会成功,如果用原装的福特技术,除了商务车之外,轿车不太会成功。
蓝河:现在福特这个品牌,挂着福特标的车型基本上都换了,现在你在福特这个品牌上找不到纯美国的车。现在福特在它的品牌下,这次巴黎车展福特推出的所有车型都是全文化的车型,他已经在转了。为什么S—MAX一出来立刻打到中国市场?它也知道纯粹的美国车在中国还是有一段距离,特别遇到你这样的顽固分子肯定是不买它的。
主持人:我们有一个排行榜,网友点击更多的还是多功能的三厢车,骏逸希望打造一种汽车生活方式,但是80%的大众还是不希望多功能交叉型的。
蓝河:咱们现在所谈的车展是相当于一个服装界的T型台,你什么时候看到T型台的服装在展示的过程中有人说我就想买这件,这种情况很少。这种设计理念在一段时间以后大家开始接受了。就好象最早有一件衣服,因为我们习惯左边扣右边,当时一个衣服反过来了,我说这个衣服多别扭,给左撇子设计的,但是过几年以后甚至有背后拉链的衣服,这就是市场和展会之间有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张耀东:蓝老师,当时我第一眼看到毕加索的时候非常兴奋,觉得这个车太漂亮了,结果到现在它的销售一直不好,只有靠降价才可以勉强生存下来,包括赛纳,各方面性能非常好,但是就是卖不好,您怎么看呢?是应该有T型台的作用,但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螃蟹夹到了。
蓝河:如果谈到毕加索,我们第一想到毕加索当年的生涯,毕加索是在画画的时候大家都骂他,但是在他不画画的时候大家都捧他。在前一段巴黎车展推出新的毕加索,大家都很关注,确实它有很多新的东西,新的东西一定要面临两种,一种是圣战,一种是唾骂,就像网络一样,当年网络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在说这是什么东西,这怎么能叫媒体,但是很多人说这是将来主宰世界的东西,现在多少人都在接触网络。车也是一样,就像当年的富康一样,两厢车,谁都说是大夏利,大家肯定不会第一想买富康,第一想的都是买桑塔纳,现在大家都会第一想买富康。毕加索也一样,这样的车在刚开始出来的时候没有创造辉煌,但是我相信后来它会创造辉煌,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买这辆车。作为一个汽车所谓的内行,不敢说是专家,是内行,至少我用的车在几年以后人家说还没有落后。
张耀东:蓝老师永远不会买伊兰特、夏利这种车型?
蓝河:对。
司捷:我认为汽车就跟做文化一样。德国车犯了一个禁忌,刚推出来的时候快了一步,快了这一步就死掉了,过了一些年以后大家认为这个车不错,但是已经失去了市场。在整个市场来讲,我觉得法国车其实是失败,他只是在欧洲,另外还有非洲国家使用。法国车除了在欧洲以外,不管在美国还是亚洲,销售都不是很好。但是法国车能生存下来就是它符合欧洲人的价值习惯,另外它有自己的特点,欧洲车永远在设计上非常艺术。我并不看好法国车的技术,发动机、扭矩、马力各方面等很实用性的技术上,我看不到更多的实用性。
蓝河:不完全是这样。我其实在选择雪铁龙这个品牌的时候,是因为我对雪铁龙的底盘技术特别有好感。因为实际上到目前来讲,我相信全世界的汽车底盘技术雪铁龙依然是领先的。大家很关注车的发动机,其实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底盘,底盘不好的车发动机越好你死的越快,所以底盘技术和发动机技术必须同步发展这个车才是好车。
张耀东:我同意司捷说的做企业应该是领先半步,我总觉得你应该是领先一步的,你开凯美瑞我很惊讶,既然你开日本车不应该开凯美瑞,你应该开一个更前卫一点的车。
主持人:你的职业是引领潮流的职业,但是你的车不是这样。
司捷:经济实力的问题,我有钱我还想买本田跑车,我还想买RX18。汽车行业还是要领先一小步,如果你领先一大步,那你就变成概念车了。作为一个卖市场的车,你只能领先一小步。
主持人:你们觉得现在刚刚好领先一小步是什么状态?
司捷:又注重实用性,车里各个功能是生活中经常用的,除此之外多一点点自己的特点,这是一小步。满车都是最新的技术,但是在城市生活里用不上,这就是领先一大步,又造成成本的浪费,又不环保,车加重了,铁皮加厚了,技术多了,但是城市里用不上,卖贵了,客观上讲就是浪费。
蓝河:我的看法是这样的,其实不在于一小步还是半步的问题,其实汽车发展到今天,从100多年发展到今天,其实汽车已经两极分化了。一极朝着精品和意识这个方向发展,一极朝着实用方向发展,比如劳斯莱斯、宾利他们已经艺术化了,八九百万、上千万,值这么多钱吗?不值,但是为什么组合在一起就值了呢?就相当于毕加索当年的画笔,这些颜料并不值钱,他把他们组合在一起就值钱了,汽车也一样。比如有些高精尖的技术,上届北京车展奔驰的跑车,很多太空技术用在这里,毫无疑问这是艺术品,但是不是为劳苦大众、不是为人民服务的,他是为统治阶级、资产阶级服务的。当然也不是说我是老百姓就永远用落后的技术,不会,他也在不断的换新车,为什么厂家要不断地改进车?就是要不断的刺激消费者买新车,但是这些东西是要你能承受起的。我觉得你说的小步理论实际上应该建立在金钱的一小步,而不是技术的一小步。
主持人:综合蓝老师的观点,您是不是认为生活实用类级别的车慢慢在车型设计上趋向于功能性。
蓝河:应该可以这样理解,跟我们的服装是一个道理,原来我们的服装很简练,现在你发现我们穿的衣服很多兜,为什么?就是功能性增加了。汽车也一样,原来最早的汽车上面就是一个手扣,现在到处都是储物盒,为什么?就是增加它的功能性。
主持人:请两位针对我们车展的新车间断的总结一下。点评一下车展的新车。
蓝河:我给所有的网友朋友们几个建议。第一,不要听专家的建议,因为专家永远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或者站在某一个专业角度去给大家提建议。什么是好车?最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车,跟买鞋一样,穿在脚上最舒服的鞋是最好的鞋。
司捷:我的观点跟蓝老师一样,凡是适合你的就是好车,不要分日系、美系、德系、欧系,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如果你想跑高速就买德国车,你要扎实性、稳定性好就买德国车。适合你的车就买,不要听专家说什么车好,要自己判断。
张耀东:今天两位老师谈的很好,我相信对网友选车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总结两位的基本观点,第一是适用理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出发,不要盲从,买自己的车让别人说吧。像司捷这样的时尚前卫人士也可以买中规中矩的凯美瑞,像蓝老师也可以买毕加索这样的车型。第二,也别完全不听专家的意见,一定要综合百家之长。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谢谢各位网友。希望继续关注我们明天的《日谭月谭——专家带你看车展》。 (责任编辑: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