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徐刚正式离开华普,这本来只是一件正常的职业经理人的去就,但国内某媒体就此事的一篇报道中“华普品牌或遭弃”的提法,把华普汽车推到了风口浪尖。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华普汽车总经理刘金良表示:吉利不可能放弃华普,吉利集团力争用3~5年时间将华普打造成集团内部的一个中高级品牌。
华普还是华普
“(华普品牌或遭弃)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对我们的经销商信心造成很大影响,同时一些竞争对手也借此机会,拿着报纸告诉消费者,别买华普。”华普公关部的工作人员提到那篇报道气愤之情溢于言表。
“在我们内部,现在华普汽车的确是比较少提,更多是说上海基地。”刘金良在采访中非常直接,并不拐弯抹角,“但是所谓的‘上海基地’只是对内而言,对外,华普仍是一个独立的公司,有独立的品牌、独立的销售服务网络,还有自己的研究院和发动机厂,这在吉利现有的几大基地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刘金良表示:“徐刚的确是离职了,吉利集团对华普的定位和战略也确实有所调整。”但“上海基地”这种内部定位,只是重新把华普纳入到了吉利整个集团的发展战略中,这样可以在管理、技术、研发、采购等各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华普也将因此获得更好的发展条件,而对外,华普仍然是独立的。调整以后,华普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个“独立王国”,但仍将是一个独立的公司。
产品策略调整初见成效
提到徐刚,刘金良表示,他对华普的发展做了很多贡献,这一点从销量上体现得最直接,2004年徐刚接手华普时,年销量不到1万辆,去年达到了2.6万辆。但是,刘金良又很不客气地表示,徐刚在产品战略上犯了错误,走了一条多品种、小批量的路,在刘金良接手前,华普总销量不大,但是却有多达十几个车型,几十种型号,平均每个型号年销量不超过3000辆。最典型的例子是,华普的所谓“女性车”海炫,上市3个月,只销售了5辆。刘金良认为这不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规律。他上任后,大刀阔斧地砍掉了一些车型,目前为止,华普产品阵容精简为3个系列5款车型。在刘金良主导下,华普正从“多品种,小批量”的歧途上调整为“少品种,大批量”的新方向上来。
这种调整似乎也得到了市场认可。刘金良在接受采访过程中,收到了销售公司发来的数据,9月的前3天平均每天销量过百。现在华普月销量超过了3000辆,刘金良的目标是今年年底月销量超过5000辆,明年年销量达到8万辆。
华普将是不同的华普
徐刚的另一个失误,是他没有实现华普最初的品牌定位。从一开始,吉利集团给华普的品牌定位就是与吉利品牌有差异化的,华普应该更加高端、时尚和运动。但是华普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其现有产品无论是价格还是市场,都基本上与吉利品牌产品是重叠的。
刘金良表示,吉利集团的目标是将华普打造成中高级汽车品牌。为此,吉利集团作了很大投入:首先是在今年5月成立了华普汽车研究院,其次,投资3.5亿元的华普汽车模具中心,也已于今年6月动工。而华普汽车的全部生产制造也已经搬迁到设施和技术水平更加先进的华普二厂。
刘金良介绍,华普目前的产品平台,轴距是2.54米,接下来将发展2.6米和2.7米轴距的车型,逐步向中级、高级过渡。发动机方面,华普研究院正在研发3.0升V6双VVT-I发动机。“当然,要成为市场认可的中高级品牌,并不是轴距长了、发动机大了就行了,华普还要打造精品。”刘金良并不否认现在的华普产品还存在不少问题,他说,通过市场反馈,华普总结出现有产品的10大问题,正在攻关,逐一解决。他举例说,对于市场反映比较集中的噪声和振动问题,华普已经取得显著进展,汽车怠速噪声已经从原来的50分贝下降到现在的41~45分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