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奠定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
搜狐汽车:您刚才谈到了大众中国整体的企业文化,以及它总体形成的氛围。它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可能有一些障碍。中国的文化和德国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大家对德国人的印象会感觉是特别的严谨,包括严谨到教条的那种程度。我们对大众的感觉,觉得大众中国在20多年过去了以后没有很鲜明的作为。这个你们是怎么看的?或者是什么原因形成的这种感觉?
张绥新:中德两国之间的文化其实是有很多共同的东西。我感觉到中德之间文化的共同点,可能与中国和其他的西方文化相比共同点更多一些。事实上“德国制造”在中国是非常正面的。德国制造的产品意味着高质量,高技术。另外,德国人也很看重诚实和价值这方面,还有勤奋这一点。这和中国人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如果说有区别,德国人更注重严谨。中国人做事情的时候要更灵活一些。我们现在在中国以合资企业为主,事实上到目前为止这两个合资企业确实是合作的很好,到现在为止也做出了很大的业绩。
谈到大众对于中国的贡献,大众可能并不仅仅是在市场上创造一些时尚的东西,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汽车企业。当时进入中国的决策也是和大众传统文化相关的。当时中国政府想找一个合作伙伴,确实是和所有的世界上知名的汽车厂商都进行了联系,但最后唯一答应中国政府条件的就是大众汽车。这两个条件就是,第一个是要外汇平衡,第二个是要转让技术。所以大众也就成为了最早进入中国的国际制造厂商。在进入中国以后,大众一直到目前为止不管市场怎么变化始终是市场的领先者。
目前为止我们的市场份额在中国还是最高的。同时大众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贡献最大的一点就是我们在中国实际上奠定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这个基础在于:整车厂的加工深度只有20%,产品其他80%是由零部件组成的,我们在搞桑塔纳的过程中,国产化从一开始几乎是零到现在提高到了90%多。我们帮助中国建立了200多家零部件企业。这200多家零部件制造商到目前为止还是中国零部件工业的核心力量。所以这是大众对中国的主要贡献之一。
其次还有对人才的贡献。大众来了中国以后,第一步做的是培养人才。每一次我们将要引入新的技术,每一次要做新车型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派一大批人出去培训学习。企业在建立的第一天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把德国的双轨制的培养技工教育体系也带到中国来了。现在我们在大众中国和在全国的合资企业做了一个中国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今天大众很多参加这个活动的员工都是这个培训计划里面的人。这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才。经过2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里面已经培养出一批非常出色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到目前为止这确实是我们最大的财富。
而且这么多年下来,我们的人才培养还有一些所谓的“外溢效应”。现在你到中国汽车行业访问一下高层的领导和中层的管理人员,你会发现相当一大批的管理人员是出自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特别是在大上海地区。上海通用的总经理曾经是我们上海大众的一级经理。有一次商务部一个朋友见到我说有一个问题要提醒我一下,他刚刚去做了一个零部件厂商的调研,发现70%、80%的管理人员都是原来大众的员工。我说这对我们是一个好事情。这些人出去肯定还是对大众是有感情的。同时发展零部件工业也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所以有一批优秀的人才把零部件事业做起来也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