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年机动车上牌数量是保有量纯增加的数据,更能反映全年不同省、直辖市、自治区机动车消费能力的准确信息,因而非常受汽车行业的关注。记者对最新获悉的权威部门2007年国内乘用车上牌数量的数据做了对比、分析和归纳,初步整理出来,供业内人士参考。
乘用车上牌量前10位的省、直辖市全年上牌量都超过15万辆
2007年全年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狭义乘用车(含轿车、SUV和MPV,不含交叉型乘用车,下同)上牌总量为426.6783万辆,其中全年上牌数量超过15万辆的省、直辖市有10个,依销售量高低排列分别为:
1.广东(45.1580万辆)2.浙江(39.2141万辆)3.江苏(39.1401万辆)4.山东(37.9847万辆)5.北京(32.7043万辆)6.河北(22.1516万辆)7.四川(20.1192万辆)8.河南(17.7531万辆)9.上海(16.0731万辆)10.辽宁(15.5586万辆)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因为统计数据中没有显示广东省2月份当月的上牌数量,所以前面所列广东4..158万辆实际上仅仅是11个月上牌数量。尽管如此,广东仍然高居2007年全年国内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上牌数量之首。
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这10个省、直辖市狭义乘用车上牌总量为28..8568万辆,占全国狭义乘用车上牌总量426.6783万辆的67%。这10个省、直辖市中,除去四川和河南为中西部的人口大省以外,其余10个省、直辖市都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说明GDP总量及人均GDP的高低是决定汽车消费能力的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乘用车上牌数量彰显黄金周效应
记者对全国乘用车分月度上牌数量的分析发现,2007年除了2月份、5月份两个月上牌量不足30万辆以外,其他月份的上牌量都超过30万辆。全年分月度上牌数量情况如下:
1月份44.5955万辆2月份28.2947万辆3月份34.0398万辆4月份39.8169万辆5月份29.7058万辆6月份32.2424万辆7月份34.9999万辆8月份35.7449万辆9月份39.2458万辆10月份32.7419万辆11月份37.9570万辆12月份37.2937万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2007年乘用车月平均上牌数量是35.5565万辆,而1月、4月、9月这3个月的上牌数量分别为4..5955万辆、39.8169万辆和39.2458万辆,分别为2007年全年分月度上牌数量的前三名,远远高于月度平均上牌数量;而这3个月份所以上牌数量最高,恰恰与春节、五一、十一这3个黄金周的购车高潮有着直接的关系。
由于今年国家对黄金周假日做了调整,取消了五一黄金周;加之春节前全国较大范围的冰冻灾害都将影响到汽车销售及上牌,因此,今年1月、4月可能不会出现往年屡现的上牌高峰,各月的上牌数量会更加均衡,全年上牌总量也可能不会因此受到大的影响。
4个直辖市上牌量三高一低
2007年全年,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的上牌数量有着明显的差距,具体数据为:1.北京(32.7043万辆)2.上海(16.0731万辆)3.天津(11.6345万辆)4.重庆(5.8742万辆)重庆的人口数量和面积都高出北京很多,但乘用车上牌量还不及北京的五分之一,主要原因是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差距较大。上海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人均收入水平都要高出北京,但乘用车上牌量不及北京的二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市区路况稍差和受私家车牌照拍卖费用过高的影响。
省会及中心城市上牌量占去所在省份的重要份额
数据显示,2007年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会城市乘用车上牌量较大,往往占去所在省份的大头。比如:成都2007年乘用车上牌12.0149万辆,占四川省全年上牌量20.1192万辆的60%;杭州2007年乘用车上牌9.1291万辆,占浙江省全年上牌量39.2141万辆的23.3%。武汉、南宁、贵阳、银川、兰州、昆明、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2007年上牌量也分别在当地占有绝对优势;而且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这种情况越明显。
但是,月度上牌数据同时显示,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上牌量还经常出现超过省会(首府)城市上牌量的情况,比如:厦门、泉州高于福州,深圳高于广州、吉林市高于长春,唐山高于石家庄,青岛、潍坊高于济南,大庆高于哈尔滨等。
中等城市上牌数量迅速增加
数据显示,一些地级城市的上牌量出现迅速增加。比如,广东省东莞市2007年乘用车上牌数量高达7.9606万辆,浙江省宁波、温州两市2007年上牌量分别达到7.1908万辆和5.2433万辆。这些地级城市的上牌量甚至远远超过一些中西部省(自治区)全年的上牌量。这表明,经济发达程度和消费观念的差异对乘用车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