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1欧元只能兑换0.9美元;如今欧元对美元已经突破1.5关口(3月3日数据)。短短5年时间,美元贬值率超过了60%。日益增长的汇率压力使得欧洲汽车厂商失去价格竞争力。
为减少美元疲弱带来的风险,大众、宝马、保时捷汽车控股公司以及戴姆勒公司都进行了汇率对冲操作,即在市场上购买用以抵消汇率波动影响的金融合约。
《华尔街日报》援引花旗集团的分析师们预估,欧元兑美元汇率的持续升值仅今年一年就有可能使宝马的税前经营利润减少4.5亿欧元左右(合6.735亿美元)。花旗估计宝马今年将实现税前利润38.6亿欧元。近日宝马公司发出预警说,如果欧元兑美元汇率长期维持在1.50美元左右,该公司需要进一步裁员,它不久前刚刚宣布为提高效率准备裁员8,100人。
宝马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斯巴达堡的工厂年产轿车16万辆,占该公司全球总产量的10%,但它去年在美国的轿车销售量却是这一产量的两倍多。即使这些在美国组装的轿车也只有60%的零部件是在美国生产的,其余零部件都需宝马公司从德国或世界其他地区进口。
宝马和梅赛德斯-奔驰选择的应对之道是扩大在美国的生产能力,并增加在美国的零部件采购。宝马将把其斯巴达堡工厂的年产量增加到24万辆,该公司在这家工厂生产X5运动型多用途车。梅赛德斯-奔驰已扩建了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土斯卡鲁沙的工厂,而目前在美尚无工厂的大众汽车则通过一位发言人重申,该公司未来几个月将决定是否在“美元区”再建一座工厂。大众汽车目前已决定投资10亿美元对其在墨西哥普埃布拉的工厂进行升级改造,该厂生产大众甲壳虫。奔驰公司则计划在美元区为其2010年投产的M系列和G系列车型采购零部件;奥迪有意在该地区为Q7 SUV采购零部件;此外,宝马和大众公司也都透露了类似采购意向。
欧洲汽车厂商还有一个更激进的选择,那就是干脆减少在美国汽车市场的销量。保时捷表示,在截至去年7月31日的财政年度,它向北美地区发运的汽车减少了10.3%,降至33,576辆。该公司已将其对北美市场的汽车发运量降至新低,目前在北美的汽车库存只够维持21天的销售,以前的库存量足够维持60天。保时捷将这归咎于汇率和美国按揭市场恶化导致美国消费者信心不足两个因素,并表示它正在增加对中国、俄罗斯和中东市场的汽车供应量。
保时捷将今年在北美地区的销量比例(占全球)降到近1/3;大众降至8.6%;奔驰和宝马则将维持在2000年时的水平,约占全球总销量的20%。
抵消在美销量下降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增加在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印度的销量。除了经济增长前景优于美国外,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方面的不利因素较小,价格竞争也不那么激烈。摩根士丹利估计,在截至2012年底的5年中,全球汽车销售增量的80%将来自新兴市场。到2011年时巴西、俄罗斯、中国和印度四国的汽车销量将超过美国的汽车销量,而仅中国一国的汽车销量2020年时就将超过美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