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汽车-搜狐网站
汽车频道 > 专题 > 荣威550全球首发-2008北京国际车展 > 独家报道

荣威550是一款中级车 同平台将推出两厢

  上海汽车技术中心,主任高卫民及以及中、英双方设计师,介绍荣威550的设计理念、产品核心概念。

  荣威550是一款中级车 同平台将推出两厢

    提问:之前在英国期间我们就已看到有W261的造型设计,请问从外型设计冻结,从W261到550,这个时间段内,它走过了怎样一个研发过程?

  Antony Williams:在造型冻结之后我们首先做了一些表面优化的工作,使得最后能够达到原来效果图和模型上的一些效果。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这个车的成品还是可以反映出当时在效果图上能看到的一些优雅的设置。

  另外,我们在成品上可以看到,由于我们的工程团队和造型团队的和谐处理和努力的关系。这个车上原来造型上的特点,甚至质量感都以一种很和谐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设计一开始的主题到最后也是被完整的保留下来,通过英国和中国的团队合作,我们设计的主题在工程上能够很好的表现出来。

  David Lindley:从工程的角度来说,这辆车从开始研发到现在一共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其中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在最初的18个月里,主要集中在虚拟工程的设计上,当中包括了设计工作,还有功能化的设计;从装第一部样车开始,我们就开始运用数字装车技术来做样车的制造。另外,我们也在虚拟的环境当中进行了数百次的虚拟的碰撞,确保在生产实物样车的时候有比较高的信心度,最后使荣威550能够同时达到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的五星碰撞标准。另外,在做第一部实物样车之前,我们也做了很多底盘的研究工作,和利用CFD技术做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同时,我们也在虚拟的环境中做了耐久性,以及人机工程学的探索,所有的这些跟用户有互动的地方,我们都非常重视。

  另外,我想强调一点的是,我们还运用虚拟工程保证在工程条件下,我们开发车辆的一致性;在制造层面,能够达到制造和工程的一致性。

  我们在虚拟的实验之后我们也做了实物的样车。在这个层面上验证之前我们在虚拟环境当中做一些分析都是可靠的,同时,我们进行了碰撞和底盘试验,这些我们都是实物样车的碰撞和测试。

  另外,在第二阶段,也就是后18个月,我们完成实物样车的测试工作,确保我们之前的工作是跟我们的样车是一致的。

  提问:除了荣威750,荣威550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因为汽车工业的前瞻性,是不是今后同平台的SUV车型也在研发之中?550只是平台的第一款车?谢谢!

  高卫民:我们确实有几个平台,每一个平台上确实也有各式各样的车型,对于550这个平台来说,我们也有其他的产品计划,可能因为这个平台上的车更适用于城市,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可能有MPV的设想,现在我们还没有考虑过在这个平台上做SUV的东西。

  中国的SUV市场可能是再大或者再小一点的平台更合适也更容易被接受。这个平台的主打产品就是乘用车,我们有三厢、两厢。

  提问:这款车看了以后从外观和内饰的设计风格上确实有惊艳的感觉。但是我觉得这款车的定位有点问题,因为是一款中级车,数字化的装备又这么超前,出发点是想把它打造成什么样的产品?定位到底怎么样?在一定的价位限制下面,如何平衡这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整个全球研发体系正在融合,主要是英国,还有韩国、上海、南京研发基地。我曾经在英国当时也是跟你们沟通过,既要把全球的设计趋势引进研发体系,同时也要去满足适合东方,主要是中国的消费需求,你们在造车的理念上,从哪些方面是在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请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比如说你设计理念的出发点,三大点每一点肯定都有一些例子。

  最后一个问题,中级车一开始就推1.8T,而且发动机的匹配也是跟荣威750一样的,为什么发动机配这么高,因为我们知道1.8T整个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都比较高,而且如果使用不当的话还容易发生一些小毛病,为什么一开始引用1.8T?

  高卫民:汽车工业在国外已经发展了很多年,作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前面20—30年也许合资占主导地位,后来由于企业的竞争,中国本身体制的改革,市场化的改变,使得整个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作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汽车企业,如果不再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可能跟国有资产交待不过去,就企业来说,对企业的员工也讲不过去。对市场来说也不能够满足中国广大用户的需求。所以,从各个层面来讲都要做自主开发。

  要做自主开发是必然的,而没有基础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这个程度上要做的话有很多的办法,我们的董事长、总裁都在不同场合阐述了我们上汽做自主开发产品的思路。也就是说综合全球资源、高端切入的方针。全球资源怎么整合?双龙我们买它51%的股份,“罗孚我们有它百分之百的知识产权。

  所以,综合这些因素,我们手上所有具备的资源,只是“双龙”和“罗孚”的知识产权,我们基于这个平台上快速发展,成为我们的产权。我们也不希望从头开始做,市场和企业都等不起。作为自己的企业,不是买了他们的东西,我来替代他们,让全球知道MG现在有下一代,我们只是买了他们的东西,我们是为了开发新的产品,而起主导的是我们自己。

  所有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中国文化和中国市场把好的东西都保留下来,结合中国实际的东西做一些改进。作为一个汽车企业,只要搞汽车,一踏进这条路,就没有回头的机会了,因为开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企业内部也在不断地研究,并且不断地自我提问,回答问题。也许某些问题现在不能回答,但是我们内部已经做了研究。

  我们从传承到创新这个过程当中,在造型方面的DNA是什么?我们在延续和发展中经历了什么样的过程。如果这些过程您知道的话,您可能就从另外一个方面理解您刚才提的问题。750是这样的,550却给用户一些更高端的东西,你的感觉上你对这点比较难平衡。以后讲我们的A平台,我们的C平台,我们希望明年、后年还有几个平台的东西都出来。上汽跟南汽合作以后,MG几个系列同时出产,到时候我们有四五个平台,每个平台有两三款车,那时候就可以看到我们整个产品的定位、平衡是怎么样的。

  第二个问题,我请我们电子电器部门的总监郝飞从数字化的理念,从电子电器上来解答一下我们怎么样从用户的角度看我们这个产品的理念。

  郝飞: 从整车电子电器的系统架构来讲,我们现在的产品,从定位来讲是中级车,为什么会引入到这么多数字化的技术,包括其他可能是用在更高端的车型上面先进的技术,这个也是我们考虑到产品差异化的特点。我们既能够大量的移植高端汽车的电子电器的系统,同时又要和我们整车的目标地位相结合,这就体现出我们对产品差异化的理解。其中包含几个方面:

  第一,为了提高舒适性,我们采用集成式车身系统的方式,用到总线的控制系统。中国人的传统是好事成双,所以在整车电子电器系统构架上面有很多成双结对的情况,也体现在我们电子架构的设计方面。比如说我们用到了中速和高速两条总线,同时我们也有“Can-bus”和“Lin-bus”总线控制。同时,也是用“Can”和“Lin”结合的方式,既满足整车系统的功能,同时又降低一定的成本。

  第二,就中央控制的集中式控制方面,为了实现舒适性,我们很多方面也采用了一些小电流的开关控制,通过中央控制和车身控制,来尽可能实现舒适性的功能。因此大家可以在这部车上体验到大量电子电器舒适性的功能。同时为了控制整个电源的平衡,我们也采用了很多电源管理,包括低功耗的模式,以及设定专门的生产模式和运输模式,保证在各个环节里电源系统的平衡。

  同时大家在这部车上可以看到很多大屏幕的信息系统,这也是我们体现差异化的需求。从目前整个发展趋势来讲,特别是结合现在多媒体的技术,包括显示技术,这种个性化的集中式大屏幕设计风格代表了当前的趋势。此外,我们也在提一些设计概念,大屏幕的设计概念代表了设计的潮流。关于指针和数显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数字化的信息,同时又结合传统设计上动感的理念,在整个信息显示里有很多个性化设计的菜单,能够给客户带来一些定制或者个性化的设置,这也是既为了能够体现我们产品有一定先进的数字化概念,同时又能够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求。

  我们需要考虑既能够融合国际化的先进的设计思路和理念,又充分地结合中国用户的特殊需求。其实在整车人机界面的设计里、包括整个娱乐系统的设计都充分考虑了中国客户特定的需求。车主对于媒体技术、大屏幕显示技术、多媒体播放技术,有相当的需求。在整个娱乐系统的设计上面,也是迎合客户需求。关于目前打造的全新的娱乐系统,第一,导航已经成为我们的主流配置,应该说在目前中级车平台上面,包括现在整个国内市场上来讲,550绝对是首创。第二,是人机界面交换的大屏幕显示,也是其中一个比较显著的亮点。第三,我们能够兼容多种媒体的播放形式,包括蓝牙、免提、USB、接入等等功能。在音响里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中国用户特殊的需求,特别是中国用户听音乐的习惯。通过客观、主观的评价,同时邀请专家用户和本地用户了解他们听音乐习惯,在整合音响方面,贴近他们具体的要求。

  通过车身电子系统、信息显示系统、娱乐系统这几个主要方面介绍了我们的设计理念。

  高卫民:从整车厂的观点出发,从现有的发动机和再开发的大、小发动机系列,以及整体发动机配置情况,我们认为在这款车用1.8T,1.8CT是最合适的。

  提问: 550概念车阶段的时候我们觉得很漂亮,所以对这个车有很高的期望。

  看了这个车以后,我想问一下除了数字技术以外,它的其他优势能不能介绍一下?作为上汽自主开发的第二款车,我个人觉得,荣威750整体性来说是不错的,但仍有一些问题,550有没有吸取经验和教训,做了哪些改善呢?

  沈伟:高总已经讲到了传承、创新,可以说750是传承的基础,550是创新的过程。前面也提到750是几年前的产品,需要不断满足今日客户对车辆驾驶的要求。在设计之初,我们就考虑到了怎么来满足现今市场的要求和新时代对驾驶的要求。例如,整车无论是从装备、制造、操控稳定性方面,设计之初我们就用比较先进的动态分析软件,考虑整车的动态应该怎么控制。前副车架我们采用一次液压成型的前副车架,在同等重量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零件强度,为碰撞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所有底盘零件装配在副车架上,然后以六个弹性支撑将底盘和车身连接在一起,在保证良好的底盘操控性的同时降低了路面激励向车身的传递,提高了荣威的NVH性能。另外,我们要根据市场反馈更进一步地优化我们的设计,在操控性设计想要做到的最高要求,是如何让车主安全、精准驾驶他的车辆。还有轮胎也是非常重要的,550的轮胎是根据我们的要求、中国市场的用户要求,包括舒适性的要求,全新开发的一款轮胎。中国市场有一个特点,在满足所有驾驶精准的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舒适性,我们在国内、国外,世界各地很多地方整合了全球资源在一起做的深入调试的结果。这个调试耗时将近两年时间。我们的目的必须是最适合中国人口味的驾驶,既要有安全、精准和乐趣,最终还必须舒适。

  • 高卫民:补充一下,实际上就操作稳定性、舒适性上,我们在各式各样的配备上做了很多研究。从底盘上来说,除了常规的ABS自动防爆死系统,还有GPS电子自动分配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CBC转向制动控制系统,MSR加速防滑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VSC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BA电子刹车辅助系统,TPMS胎压智能监测系统,BDC制动盘智能自动清洗功能,CCS定速巡航系统,发动机拖矩减小系统(EDTR),这些系统的配置使得荣威不论从舒适性的角度还是从运动性的角度都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我们也在发动机上做了充分的研究,使发动机跟用户的要求相匹配。从发动机、油门踏板等等整个系统都可以配置成不同形式,按照不同用户的要求,有差异性选择的可能。这种选择的可能性,也将在产品上市以后很短的时间内实现。

  除此之外,我们的发动机控制系统,一键式启动系统,还有制动方面,由于车主的惊慌失措而导致第一时间不能用最大制动力的时候,系统能够识别主动采取自动增大压力,减短制动距离,这些都已装配在这款车上。

  无论从使用、安全的角度,还是舒适性和操控性矛盾的平衡上,我们都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和完美的配置。

  提问:我想提问高总,550作为荣威传承创新的产品,从车的外形来说,跟750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变化,比较动感。那么,从550开始的荣威整个平台设计理念,在550这款车上哪些做到了,今后有什么创新?

  第二个问题我想问Antony Willias,从设计方面对比这两个版本的车型,有哪些不同之处?我看你的简介,介绍你以前也在MG工作过。现在到了中国,来到了荣威,请你谈一下今后中国的自主设计行业应当怎么发展?

  高卫民:荣威品牌代表的是贵雅与激情,我们工作的过程和方向就是传承和创新。所以在750上更多的是体现贵雅,而550则是激情。我们还会推出另外的产品,内部代号是A平台,C平台,我们推向市场的时候不会以A平台、C平台,到底叫什么名字要参考市场部的建议。

  Antony Willians:首先我觉得能够在这样的环境当中工作是我很大的荣幸,也是我很大的机遇。刚才高总说到我们上汽在今后几年产品的类型是非常广泛的,这样的话对我们造型设计团队也是提供了前所未有广大的机遇。刚才高总也讲到了贵雅与激情,激情这一点对我们设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造型团队需要非常开诚布公的心态,可以把全球的经验引入进来,这样的经验不只是欧洲的经验,还要考虑中国客户的一些品位。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满足客户的需要,这也是上汽今后要做好的一点。另外,不同国籍的人在一起工作是富有挑战的工作,同时又是充满乐趣的过程,我觉得我跟中国同事一起工作是非常具有乐趣的体验。具体来说英国的团队可以跟在上海的同事一起工作,也是给我了非常新鲜的经验,也是给我很大的机会。

  提问:刚刚有介绍过,550已达到了中国和欧洲五星级标准的车,我想问一下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准备进入发达国家市场,若是,那么已经做好了哪些方面的准备工作?

  高卫民:我们说的是按照国家两个地区的不同要求评判,我们完全有把握能够达到五星级的标准。

  提问:理论上能达到,但是碰了吗?

  高卫民:我们理论上可以达到,自己做实验也已经达到。但是要作碰撞测试的话,规定是SOP之后的批量生产的车,且在上市之后的6个月内等卖到一定数字以后,由社会公正的第三方筹建碰撞才算真正确认。我们认为荣威能够在欧洲和中国两个地方都能达到五星级的第一款车,或者说碰撞了以后达到五星级的第一款车。

  关于碰撞,在整个产品系列化的过程当中我们一直考虑的是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的并举。因为虽然中国已经打开国门,但是作为中国的汽车工业,如果不考虑国际市场,是不可能有实质性的发展和真正的竞争力的。我们在每款产品设计的过程中都已经考虑了在世界上各个市场上销售的可能性,融合了世界各个地方主要汽车市场法规的要求,把这些作为前提条件作为产品开发的思路来做的。

  David Lindley:事实上从我们设计的初期就已经开始考虑这款车最后能够满足的不仅是中国市场法律法规的要求,也能够满足中国以外市场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比如说碰撞五星的要求我们就可以满足欧洲行人安全的要求和排放的要求。

  从零部件和系统的角度来说,我们在设计和实验的时候也参照了不同的标准,这些标准有的是来自于“MG罗孚”,最初是从宝马当中借鉴的东西,除此之外还从上海通用、上海大众都引入了一些标准。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参照最好的标准设计和研发这款车。

  另外,为了确保这款车能够满足国际标准,我们也做了很多实验。气侯实验当中我们做了高温和低温的实验: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我们都在中国做了实验,除此之外,高温环境我们还去了澳大利亚、西班牙等地做实验,低温则去了瑞典和加拿大。

  另外,为了验证底盘性能,我们也利用上汽在上海的试车场做了广泛的试验,另外也到德国、西班牙当地的试车厂进行实验。

  提问:如果550配置1.8T的动力,为什么不提是比较运动型的轿车,比如说福克斯竞争车型就会说“我是欧洲车很运动”。荣威750这样的大车,用1.8的发动机,都可以表现出很强的操作性和运动性,为什么550只讲数字轿车。还有请介绍下它的设计取材?

  高卫民:这款车在各方面都会考虑,包括品牌的要求、品牌的发展等。我们购买了“MG罗孚”的知识产权,但是MG的平台被南汽买到。如今,上汽与南汽成为一家人,上汽拥有MG品牌,拥有荣威品牌,拥有53%的双龙品牌。在这样的战略之下,没有MG平台之前,和有了MG平台之后,平台的战略肯定是要不一样的。

  我只能从工程团队角度来说,在只有荣威品牌的情况下,也许在高档产品上更偏向舒适性,端庄、贵雅,而在中级、初级产品的理念里体现运动,或者在特殊产品里体现运动。

  如果工程团队已经有两个品牌,则要为两个品牌打造两个风格的车。这两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形象已经确定了,“贵雅”和“激情”是荣威平台的理念。在这样两个理念之下,作为工程团队为了满足两个平台的打造必须要有所侧重,这些侧重是由这个产品本身的历史所延续的东西决定的。所以,在550这款车上我们是在往激情的方向塑造我们的产品。电子、控制系统、视觉、人机环境,都能够达到舒适性,又具备运动感。造型、前灯、横灯、腰线则继承了传统的贵雅,却又不失激情。从动力本身,从变速箱、发动机、节气门、油门踏板这些里都可以感受到运动性。用数字化体系,用简单的切换达到运动的感受。为什么这个产品着重体现D5的概念,我们认为从这款车本身的特点出发,结合市场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数字科技可能更能够使市场接受,这也是一个潮流和探索。

  我个人认为从工程打造的角度来说,我们打造MG品牌的时候更让人体会到运动和舒适,两者之间更偏重运动。荣威平台舒适比运动考虑的更多。但是并不排除在荣威品牌里边没有运动的含量,而在MG品牌里边没有舒适的含量。

    提问:在你的心目中这款车在中国的竞争对手是哪些?

  高卫民:我们做了很多的分析,我们希望在这个细分市场里我们是最好的-best in segement。

  Atony Willians:刚才高总提及荣威550是传承荣威750后的创新。正如刚刚高总所说,荣威550首先完成的是一个传承,从侧面线条看,就可以清晰发现荣威550继承了荣威750的许多概念,如“雪茄型”造型风格与曲线门槛线条。但是,我们也可以发现。荣威550更贴近年轻人的喜好,它更动感、也更强调运动性。

  说到荣威品牌的概念,我们越来越发现中国市场的客户都喜欢动态化的东西,希望这个车是为他量身定制的。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把这个车能打造出一种很有自信心的,很有力度的一种感觉。也可以在上海堵车这样的环境下也可以给人注目感的感觉。另外,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车很清新地是一个中英结合的产物。所以,在这个主题的设计上很强调优雅的感觉,是一个重点。我们在处理的时候就是想把它往高雅的感觉上推,另外刚才一开始说到表面处理上非常清晰地感觉,也是荣威品牌秉承的概念。另外,刚才说到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设计、造型当中的概念也是被最终保留了下来。我们在使用表面处理模具的使用,也是能够代表国际上最最先进的水平,能够在表面处理上达到最精细、最完美的状态。所以,这些腰线的处理,线条的处理,高光条的处理都能传承我们这样的概念。

  此外,前面提及我们引入了“行人保护”这样的概念,为了满足这样的规范和要求,为我们的造型设计,尤其是前部造型设计工作造成了一些困难。但在我们的努力之下,大家可以发现,在能满足“行人保护”的规范要求下,我们并没有完全牺牲掉最早概念设计中的想法,做了一些平衡,使得完整保留了品牌本身要传达的概念。

  在内饰设计中,我们也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我们充分关注英国和中国市场的信息,尤其是上海客户的需求,比如我们工作的上海浦东这块区域。

  马征鯤:刚才很多人都问到荣威550身上东方设计和西方设计的融合。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在任何一个地方看到荣威550这款车都会有它的设计是非常新颖的印象。这个印象不是纯东方或纯西方的东西。中国地域广博,欧洲也是多民族、多国家的集合市场,不同的人群审美观念非常不同。所以,我们在设计团队成立之初,就要求有个国际化的团队,使得创造出的设计造型也是能符合整个国际市场需求的设计造型。因此,在荣威550完成设计之后,所达到的印象和效果也是国际化的,不会局限于一个局部地区市场的喜好。

  提问:我想问个问题,我对刚才资料里提及的荣威550“Syn-Tech 数字个性升级模块”非常感兴趣。在里面提及比如为消费者提供“超频”选择,是不是将发动机工作参数上限给提高?还是其他什么样的情况,请介绍下?

  高卫民:我想这样解释,变速箱本身有不同的驱动模式,油门踏板体系也有好几种模式,各厂家都有不同的选择和调校。荣威550所使用的增压发动机,可以通过调节气门,改变发动机内膛压力参数,改变一些测速标定,使得发动机的功率工作曲线和常规使用下有所不同。配合这样的曲线,再加上变速箱和油门、踏板等的调校,给客户不同的运动感受。这不是一般仅仅调校变速箱所能达到的感觉。

  提问:既然是发动机工作曲线发生了变化,这肯定也会涉及到排放物的变化,请问荣威550怎样将尾气排放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高卫民:我们从一开始就会考虑到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的改变和调整是很正常的。

    提问:从荣威W2概念车时我就很关注这款车型,在今天的资料里我发现荣威550的最大特别之处是“D5”的概念,这比较出乎我的意料,因为它不再传统的强调动力和舒适性。

  今天黄总也在这里,我想问一下,在荣威550研发的什么阶段,我们确认引入数字化并将其当作卖点的?是不是源于市场调研?是面向中国为主还是全球的市场?真正数字化是他们的实际需求吗?我个人觉得这个需求更适合更高端的市场,我看到马总监的经历中有很多数字化方面的经验,这些作品也是豪华车,还有三菱的格兰德,您觉得它的数字化是不是更高点。

  第二个问题,荣威550会不会配备1.8T外其他的发动机?

  第三个问题,荣威是否在研发这一块跟通用有新能源方面的合作?可否透露一点?

  高卫民:在产品打造过程中,理所当然的要先确定目标,用市场调研确定目标。即使在内部有很多争论,很多想法,但大前提是保留最大的可能性,尽量贴近面向市场的时间做出的决定是最适合的。这永远是一个矛盾。

  比如有辆车3年后推向市场,现在已有AB两个方案要确认一个,如果不是在卖车的年份做出决定的话,做出的决定可能完全是不对的,如果现在决定是A方案、到市场上真正需要B方案,那么企业是不是有钱将B方案也再做一遍?所以一定是市场要什么我们做什么,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花钱和精力将为一个产品做好几套方案。所以又必须在前面做出决定,这就是两难的地方。

  弥补过早决定产生的失误的手段是什么?就是在中期不断的市场调研,不断修正,在还来得及修正的情况下尽量修正。其实最来不及的就是外形,在还没有正式开模之前,突然什么东西经过市场调研要改,还来得及。但是一旦开模了,有什么要改,就来不及了,因为投资太大。最后顶多总结经验教训说,你当初想法是错的,下次换一个人。

  所以你说“数字智能高性能中级轿车”的定位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从设计过程来讲,我们坚持汽车的传统价值,并保留更多新技术运用的可能性,了解市场上最有可能需要的东西,在这个过程当中逐步确定这个产品的主题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过程。

  从最后的市场调研中,我之前也讲过,我们更多的关注年轻人想法是什么,如果我们想吻合这个市场的话,我们认为D5这个主题在这个产品上体现是最合适的。尽管我们有很好的造型,有很好的动力性能,我们有很好底盘上各式各样的功能。但是光从任何一个角度上没法最大程度描述这辆车的特性。或者说你对于50岁以上的用户跟他讲这个车的好处,从操作稳定性,舒适性,动力性,更多人会理解。但是如果我们瞄准了用户群是在年轻这一代,时尚这一代,希望他们接受的话我们认为“数字智能高性能中级轿车”,或者D5这样的形式能够把我们前面的优点聚集起来,也许是最合适的。

  从我个人角度有些地方同意你的观点,我一开始也很难理解是不是这样做最合适,我自己心里面也一直在琢磨,是不是很合适。

  但是,给你举个我生活中的例子:我儿子11岁,我与他的许多争论,启发我很多东西,我显得太老、太传统。比如前两天,我看个学习机广告,我是学德语的,所以想买个练英语。我认为不错,就定了一个,但是之后发现我儿子早就在用,甚至比我的版本还要好,只不过他的是1000多元,我的是600元。我想说的就是,刚刚意识到是好的东西,也许早就是受欢迎的东西,只不过用户群年代的差异导致了选择上的差别。如果我们确认用户群是这个年代,我们就必须去学习他们的思维和习惯。

  所以,“数字智能高性能中级轿车”这个概念能归纳我们的车各方面的特性,并适合年轻人的喜好,这点我能接受了。请黄总补充。

  黄总:我觉得高总已经讲的差不多了。实际上,我还想说,这是一辆市场和整个工程设计结合地最好的车,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很多市场方面注入的理念都通过工程设计这边得到了实现。在整个设计过程我们也不断的在修正。我们知道我们所面对70后这一批目标客户群体在价值取向和审美方面有着特殊的需求。

  另外,也许你在初次看到我们的提法的时候是会有一些出乎意料,但是不变的事实是这是一辆轿车,我们所讲的“全时数字轿车”或者“数字智能高性能轿车”,首先来说是一辆轿车。汽车传统核心价值方面,比如说动力和操控,荣威550都完美延承了荣威750的特点。所以,“数字化”是在轿车基础上,我们想要再有所发展和创新的东西。我不知道这个解释你大概能够理解吗?

  请大家把更多的时间留在工程设计方面。

  马征鯤:首先澄清我参与格兰德项目是在美国,日本公司在北美的分部。

  如果你关注美国市场上的车,比如说佳美,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是两个不同的造型,在北美比较运动,在中国更强调舒适性和豪华。我如果在美国推出一款车,也许我们强调的更多是运动感,具体说进入细节的话,可能是造型内饰的运动特征。但如果说在中国,我觉得整个东方,包括日本、韩国,大家对西方的技术和概念都感兴趣。

  提问:这个需求不是全球的?

  马征鯤:我觉得我们会首先考虑东方的市场,因为东方的年轻人对这些新鲜的东西接受非常快。基于这个考虑,我们这款车在国内市场上市时会更加强调舒适性,更加强调便利性;但是电子化的东西,相信无论在国内还是全球市场,都是一个发展方向。

  郝飞:我们讲的“数字化”的技术或者比较先进的汽车电子技术,这并不应是高档车的专利。

  提问:在配备1.8T发动机之后还会有什么?

  高卫民:后面还会换1.6的发动机,我们本身发动机已有2.5、1.8、1.6、1.4等系列,我在其他的场合也介绍过,我们已经投入了更大发动机(NLE)和小系列发动机(NSE)开发。

  我们会在合适的时候去切换,或者说在合适的时候把我们认为合适的发动机放在合适的产品里边去。

  这个产品以后是否需要更换发动机需要根据市场的调研,现在我们认为放两款发动机,1.8T和1.8VCT是非常合适的。

  环保和能源的要求一直是无法回避的,国际上各式各样的法规,包括我们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所需要的能源来看,中国会面临更大的能源缺口,也会在环保方面有待加强。上汽专门有一个新能源事业部,正在全面研究新能源的方向,也包括在稀有资源、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基本工作。

    提问:荣威550将是荣威唯一一款三厢中级轿车?

  高卫民:目前为止是这样的。

  提问:我想问下具体设计的细节,我想了解荣威550的外观,倒梯形的设计灵感来源是来自哪里,还有轮毂,非规则形状灵感是从哪里来的,请设计师解释一下,另外轮胎是哪个公司。还有一个问题,我觉得你们的产品好象跟日产公司有点像,他们的品牌一直强调:优雅的力量,强调外观的动感和内饰的豪华,你们外观有点象日产的轩逸和M35,是不是设计方面有所沟通。

  高卫民:Atony Willians你当初是怎么想?后面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Atony Willians:说到荣威550,外形上很大程度来自荣威750的传承。

  从前灯而言,荣威550的前大灯造型实际是由750演绎而来,整体给给人光线更加直入的感觉。

  为了表达一种更运动的感觉,荣威550用水平方向的格栅强调了车的宽度,线条更简洁,不同于一般轿车的保险杠外凸的设计,非常少有。

  车轮的设计也传承了优雅和运动的结合,比较扁平的形状也是比较符合欧洲市场的喜好。另外,也显示了我们的加工工艺也是非常精细的状态。

  高卫民:轮胎的供应商,黄总会问过采购部再回答,我们更关注的是轮毂的造型跟整车是不是相匹配。

  我来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我先讲一个事情,你是不是也会说我们荣威750大嘴的形状是不是像奥迪的。

  记者补充:因为那个是细节的。

  高卫民:你认为不像,但是很多人说像,很多人认为你怎么跟奥迪一样。但你想想如果真的像奥迪,奥迪公司会没有意见吗?,你想我们国内任何一个举动,任何接近性的举动,很多竞争对手都会提出这些意见。为什么我们可以这样做,因为我们的创新走在奥迪前面。而真正在消费者面前,如果追踪的话不能说我们的750像奥迪,但是又有谁知道这个历史,对公众来说谁在市场上先出现,后来的总归在像前面。所以,你有了前面的东西,再联系到常规的想法,你这个像那个,那个像那个,我理解你的想法。但是尽管理解你这个想法,但是无论从外饰和内饰来讲,我们跟你说的这几款产品还是有明显差异的,无论从想法、设计理念、造型都还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外饰这一块,腰线是典型的英国风格的。内饰上我们认为还是创意比较大的,一种根本性的,结合我们D5数字化前期理念东西的创新,如果偶然跟别的人有像的话,我肯定会说别的人像我们的,不会说我像他们。

    提问:荣威550将在北京车展首发,除了550还有哪个车型在车展发布呢?

  高卫民:肯定还会有别的。

  主持人:除了荣威550,我们还有荣威750,08款的新车,目前为止荣威品牌发布的所有车型都将在北京车展亮相。

  高卫民:你还可以看到双龙的,名爵的。

  主持人:这个问题可能到时候北京车展就自然看到了。

  提问:刚才高总也说到了与南汽合作以后上汽有两个品牌。这次荣威550推出的是“全时速轿车”,而MG3的话会则更多的偏向于运动,这样定位从集团的角度来说是比较全面,但是从单个产品角度来说客户群体受到了限制。这在工程设计的角度来说如何来平衡,既能够考虑到品牌定位差异化,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争取更多的客户。

  高卫民: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品牌,一个是工程的,我们今天主要是介绍我们工程怎么样做,但是品牌的东西我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具体怎么介绍我们市场部的同事还会有专门的的解释。

  有一个品牌就有一个品牌的做法,两个品牌就有两个品牌的做法,从品牌的角度上讲就会运作。从工程的角度上无非怎么样满足这个品牌的特性,以及用最好的质量,和最低的成本来完成。我不能只单单的去设计一个东西去满足,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但是我们也没有完全去做两个。打造两个完全不同品牌的东西,从资源的使用,开发成本、周期、质量限制也是同样的。工程就是刚才讲的两头做一个工程。什么样的东西由于品牌的诉求不一样,既要满足市场部的需求,又要最终满足用户的需求。

  提问:如果消费者喜欢一半是红的,一半是绿的,咱们就不能提供出来这样的产品?比如说一个厂家集合了这样的特点。

  黄总:最终还是到市场上大家才能知道真正是怎么回事。我插一个,就讲“iphone”很多人喜欢它,但我相信很多人不见得只是喜欢产品,更多的受到品牌影响的传承,去喜欢它的一系列产品。

  这里边的思维有可能对大家是一个挑战,我们在做这个品牌的时候对我们自身也是挑战,换句话说有可能对我们传统思维的挑战。

  有可能大家对传统的汽车的了解都是产品。我们今天没有太多时间讲我们的产品更细节的东西,我相信在4月20号大家会看到更多的东西,今天只是从工程开发的角度给大家这个理念。如何去演绎,我们为什么推出这样的理念,我相信大家会有更深的理解。

  高卫民:不管怎么样,非常感谢你刚才提的这些问题,你们所提及的问题,我相信都是善意的问题,也都是你们在不断地接触和理解荣威的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我们也有义务去做这些必要的沟通。

  今天主要从技术层次上面,让大家知道我们所谓“数字智能高性能中级轿车”的概念。到底是哪些技术支持了哪些想法,我们为什么这样理解,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工程设计中理解的东西,特别是看不见的部分,因为数字化的东西你可以感觉到,但有些细节的东西你可能感觉不到。

  因为我们毕竟开发了三年半时间,在这个过程当中概念、理念也在不断的演变和变化,我们想把这么长时间里边形成的东西,在短的两个小时里边就想与大家做介绍的话,也许还不够。我还是欢迎在我们公关部门的组织下,以后能有机会跟我们多沟通,你们想要多了解一些东西的话,从我们技术中心角度来讲我们还是很欢迎的。

  提问:现在上汽跟南汽合作,两个团队如何分工和合作,MG产品的设计上是由他们设计,还是协同的?

  高卫民:上汽的工程团队和南汽的工程团队就是一家人,一体化的。现在只是有些员工在南京工作而已,我们是共同的团队,我们有内部的分工,因为从两家公司走向一家公司,内部的分也逐渐演变。我们通过百日整合的过程,从组织机构,现有产品分工,将来产品分工的趋向这些东西都明确。总体来讲一个工程团队同时打造MG品牌,也同时打造荣威品牌。

  提问:上汽有没有共同的?

  高卫民:因为是一个团队,而且大家都是新建立的团队,也没有很长的历史,如果一个人的话,这个人有特长,因为它是一个集合体,大家都是差不多的,在今后产品分工上面不会由于现状而导致必然的措施,我们还会统盘考虑概念,我们考虑从不同季节做不同的车,从这个角度上讲。

  提问:我想了解一下,因为一直讲的是外观,讲的是功能,我想了解一下内饰的设计是怎样的理念,向消费者表达怎样的概念?

  Antony Willians:从内饰的角度来说很大程度上我们想同时表达出上海的概念和英国的概念。

  一个方面可以看到仪表板的设计很大程度表达出一种英国优雅的感觉。从整个形式上来说是比较简洁的表达,他们发现对客户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另外,跟客户的人机界面的处理。另外,中国客户是比较喜欢、比较有技术特点的一些功能也都能够显示在这个仪表上。从空调出风口的当中可以看到比较突出的一块。这些都是可以通过触摸这个界面,可以控制屏幕。

  另外,是一个材料的使用,可以看到有一些皮革的表面,也可以看到有一些木质的表面。和外饰一样,内饰同时兼顾动感和高雅、优雅的感觉。从色彩纹理处理上可以很清晰地感到这是一个中国化的处理。从木纹的处理,颜色上来说都是给人比较温暖的感觉。另外也有不同色彩的混合的出现,也是兼顾到实用性和客户使用的方便性。

  David Lindley:另外我想补充一点也是从工程的角度,这些仪表板的设计是一体化的设计,这样的话能够保证所有的开关安装的精准到位,从制造的工艺上也是保证到这一点。另外,这样的一体化的设计和成型也是保证了后期刚度,也是在真正驾驶过程当中没有一些噪音的出现。

  

  

  

(责任编辑:柳鹏)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高卫民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