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国及本土市场日益萎缩的影响,日系汽车制造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而他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仍具增长潜力的中国市场
“这是一个最糟糕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于日本汽车厂商来说,很久都没有这样惴惴不安了。
但幸运的是,还有中国这个潜力无限的巨大市场。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丰田、日产等厂商纷纷带来了其重量级的最新车型,以表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马自达中国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山田宪昭在接受《环球财经》独家专访时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未来三年,马自达全球的销量增长计划几乎全部来自中国。
日系厂商内忧外困
在刚刚落幕的北京国际车展上,全新Mazda6与其概念车“大気”被摆在了马自达展台最显著的位置。这家正逐渐进入状态的日本汽车厂商,刚刚完成其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产品布局。预计年底前后在中国上市的全新Mazda6,是Mazda6 的第II代车型。作为马自达车系的高端车型,新Mazda6 上市后,将与今年初上市Mazda2和4月份上市的Mazda2劲翔以及Mazda3构成马自达出击中国市场的最主要产品。“在中国,A0、A、B三个级别的细分市场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马自达的这些车型就是针对这三个市场。” 山田宪昭坦言,马自达在北美、欧洲、日本这些世界主要汽车市场的销量都在下滑,因此要抓住中国市场蓬勃发展这样一个大好时机。
实际上,不仅马自达一家公司需要面对主要汽车市场销量下降的局面,这已经成为困扰日本汽车厂商共同的难题。
今年一季度,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继续传来令汽车厂商沮丧的消息,前三个月,美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8%。不少分析师认为,美国汽车市场今年继续恶化已成定局。标准普尔公司预计,今年美国汽车销量将降至1490万辆,为199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经济新闻》认为,受迅猛的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利润下降和美国销售陷入低迷的影响,日本第一大制造业巨头丰田汽车2008财年的利润将会减少20%,这象征着日本企业所处的收益环境恶化。
而受青年人对汽车兴趣下降等影响,日本本土的汽车销量在2007年也下降了6.7%,这让所有的日本汽车厂商都深感忧虑。
马自达中国的难题
在如此内忧外困的局势下,日本汽车厂商将重心转向中国市场自然在情理之中,自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一直处于高速增长之中,并已经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本届北京国际车展,丰田汽车带来的车型远远超过了大众和通用;日产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亲临现场,向中国消费者兜售其全球首发的新天籁。
与丰田、本田与日产相比,马自达在中国市场的步伐显然稍慢。2007年,马自达在中国的销量为10万辆,其车型储备也不如上述日本厂商丰富,这使提升其中国市场份额的工作显得有些困难。
而与福特及长安福特马自达、一汽马自达之间的复杂关系,也让业界对马自达能否实现在中国市场2008年销售18万辆、2010年销售30万辆的目标打个问号。按照马自达的计划,到2010年,要在全球实现160万辆的销量,这一计划比2007年的136万辆的销量高出24万辆,其增长几乎全部要来自中国市场。对此,山田宪昭颇有些得意:“这表明,中国市场在马自达全球体系中享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中国事务由我负责。” 毕业于东京外国语大学外语系中文专业的山田宪昭十分明白,中国市场的成功将是其职业生涯中最辉煌的一笔。
山田宪昭认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年轻化的趋势对马自达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马自达车型非常适合那些特别追求外型和操控性的年轻消费者。但他也同时坦言,由长安福特马自达生产的Mazda2销量没有达到预期,马自达在提升使用顾客的满意度、强化品牌影响力、扩大销售网络等方面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与一汽合作寻求突破
在采访中,山田宪昭还证实了外界关于马自达将与一汽加强合作的猜测。“马自达要想完成中国市场的战略目标,必须与一汽加强合作。”“我与徐总的私人关系也非常好。” 山田宪昭特意强调了这一点,其口中的徐总是一汽集团新任总经理徐建一。
2001年年末,时任一汽副总经理的徐建一到日本参观马自达公司,他对于当时正处于最后开发阶段的Mazda6印象深刻。在徐建一的建议下, 2002年5月,刚刚在欧洲上市的Mazda6以进口的形式被引入一汽。2003年4月,国产Mazda6推向市场并获成功。此外,一汽还通过与马自达的合作开发出了自主品牌轿车奔腾,而山田宪昭此前曾任一汽马自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马自达2010年的中期规划中,长安马自达只占了30万辆销量的一半,而完成余下的15万辆,仅靠Mazda6显然无法达到目标,而与一汽的合作程度则决定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在马自达现有的产品线中,可供马自达与一汽“加强合作”的产品并不多,Mazda5、Mazda RX-8等车型显然也无法完成冲量任务,因此下一步与一汽如何加强合作更加引人关注。“马自达要提高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坚持走特色路线,这是与其他日本厂商不一样的地方。”显然,山田宪昭对马自达如何在强手林立的中国市场突围已经早有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