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车市增长由“快牛”进入“慢牛”时期,不是随便哪个造汽车的都能赚钱了。
国内车市今年增长大幅趋缓。但从目前情况看,仍属于由“快牛”转入“慢牛”的不错境况,仍是全球车市的亮点。不过,目前各种“唱空”论调有大举泛滥之势。
例如,“国内汽车业进入微利时代”近日再次成为炒作话题,具有煽动性的一个说法是“卖车不如卖手机,经销商进入微利时代毛利仅3%”。回想今年初,车厂倍感原材料涨价压力,有企业负责人也戏称,“卡车若论斤卖,价钱还不如猪肉”。这种同质化的“幽默”人们还听过许多。
诚然,目前汽车经销商面临经营压力并出现洗牌,其中原因包括上游车厂因成本上涨和销量下滑而压缩下游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但现在即断言汽车业进入微利时代仍为时尚早。
根据证券分析机构发布的报告,第三季度汽车全行业盈利水平迅速下滑,行业平均毛利率为13.4%,环比下降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上市汽车公司公开的资料也显示,毛利率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平均10%以上的水平。例如上海汽车截至第三季度的销售毛利率是11.83%。因承受巨大成本压力而利润大降的江铃汽车,目前毛利是23.69%。压力较大的是生产中低端产品的自主品牌企业,如一汽夏利目前销售毛利率是4.89%,2007年是7.47%,2006年是13.4%,2005年是13.86%,呈现出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
这就佐证了汽车行业目前仍未进入微利时代。实际上,看看轿车价格近十年来的“无底洞”变化,“亏本卖车”的说法就仍是不可信的。所以,车厂和经销商更应该注意的是,现在仍是一个“让利时代”。在行业处在暴利期的时候,让利的厚道无从谈起,那是市场旺盛需求使然。但现在车市增长由“快牛”进入“慢牛”时期,不是随便哪个造汽车的都能赚钱了。因此,车厂应该意识到让利正在呈现普遍性,主动地厚道,适应“平利时代”,相信高利润来源于高技术含量和真正的人性化服务,如此才能有更长远和丰厚的收获。
进而言之,车市进入“慢牛”时期之后,市场增长空间被压缩而争食者日多,利润分化将随之出现。普遍的微利或无利反映的是一个行业的衰退,而利润分化却是一种正常现象,显示市场竞争将趋向激烈,车厂将千万百计进行成本控制,加速产品的推陈出新,培植各种内生能力,从而使强者胜出,获得最丰厚的利润,也使整个行业实现更健康的发展。这是目前中国车市仍值得期待的重要原因。
国内发展市场化经济以来,市场的“丛林法则”催生了一大批适者生存的卓越企业和企业家。但于车市而言,“丛林法则”体现得却并不充分,卓越的汽车公司和企业家仍未真正出现。而转机只能在车市由“快牛”转“慢牛”甚或转“熊”的进程中出现。总而言之,危机方能催生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