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激进的背面:新能源汽车风暴席卷全中国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4月07日09:49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周树远

    又将是一场席卷全国的新能源车风暴,这一次,也许将比之前几次来得都要猛。

  日前,来自国家相关部委各个层面的声音显示,涉及向私人购买新能源车进行补贴的《新能源车发展规划》不久后将正式出台,目前关于补贴额度的讨论,已经到了最后阶段。

该政策的关键在于,此前新能源车“因成本问题导致车价过高而无法实现产业化”的局面,将被彻底改变,新能源车有了向普通消费市场普及的最关键条件之一。

  这一步迈出去,我们将真正有理由期待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爆发,但同时,一些异样的声音却开始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时节“不合时宜”地蔓延——政府和企业们做好准备了吗?这个准备包括如何迎接电动车产业化的到来,如何占领先机,当然,更包括如何避免资源浪费问题。

  这种担忧是有原因的。

  早在2001年,在石油能源严重紧缺、节能呼声日益高涨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63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为此,科技部安排了数额可观的新能源车研发资金,出于各种原因,这笔资金被企业“一抢而空”,同时,按照科技部要求,企业本身还要投入对等资金进行研发。一夜之间,各种成果参差不齐的新能源车被研发了出来,但由于车型本身问题及推广条件限制,这些投入巨资研发的车型只能呆在车库里,任由灰尘肆意遮蔽。

  不知不觉间,从2008年开始,发展新能源车又被逐渐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一些致力于推广新能源车的政策此起彼伏,例如针对政府机关采购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以及“十城千辆”计划等。而为了政绩或其他原因,企业们新一轮的大干快上再次重演。“2002年,长安制造出了第一款纯电动车样车,并于同年通过了科技部的验收,但至今我们并没有把它推向市场的打算。”看着20多位工程技术人员耗时多年、投入上千万元资金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如今灰头土脸的样子,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项目总监任勇曾很心痛地对记者表示。

  现在,新的政策诱惑又将摆上桌面,企业们如想象中的那样,再次围了上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排名前30位的汽车企业,无一例外地都在进行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制造。有条件的地区和企业在争先恐后地上项目,一些不具备基本条件的地区和企业盲目创造条件也在争先恐后地上。而真实的情况则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尚处于研制试验阶段,产业化项目的进度尚处于萌芽时期。

  有业内专家表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新能源车战略缺少的不只是基础设施的配套,亟待补课的地方还有很多。拿纯电动车来说,电池技术是主要瓶颈。研制成本低、体积小、持续能力强并且使用寿命长的电池,是破解新能源汽车难题的关键,而这些对国内汽车企业来说,还都是需要攻克的环节。

  因此,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情况是,新能源汽车还根本未进入量产化阶段、技术前景依旧不确定之际,对新能源汽车投资过热的忧虑却已与日俱增。

  相关政府似乎已经注意到了这种苗头的存在。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不久前表示:“当前不少地区、企业纷纷上新能源汽车项目,新能源汽车热已经出现,不少企业实际上根本就不具备研发能力,也不掌握核心技术,而是外购关键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一是迎合政策和市场需求,二是借以上汽车项目谋求取得汽车生产资质,这不符合我们的政策导向,也不利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也许用不了多长时间,伴随新能源车鼓励政策出现的,还有政府部门调控新能源车产业的一纸禁令,只是在中国正将新能源车看做与国际领先汽车企业实现同步起跑机会的当口,这样的调控越早到来越好。

(责任编辑:田禹)

[我来说两句]

我来说两句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