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将成为自主对标合资的重要宣言。只是在这个前所未有的最高峰上,未来,还需要李书福做出证明。
李书福与他的吉利汽车,在2010年跃升了很大的层次。与之前相比,这个农民企业家与这个民营企业,当下所跨越的数量级,不是一个而是好几个。
荣誉加身。8年苦恋,“穷小子”娶回了“洋姑娘”。18亿美元价格收购沃尔沃100%股权的协议终达成,吉利迅速成为全球新闻焦点的同时,更被视为了中国汽车的代名词,即使它的身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那些国有汽车集团嘲笑为“草根”,李书福也被称作为“小丑”。
高傲的跨国巨头,第一次真正对中国汽车“侧目”了。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像一颗待发的子弹,随时刺激着它们敏感的神经。 合资与自主的直面对垒,因为这场看似“蛇吞象”的并购,变得更加现实。相对平静的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初显波澜。
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汽车产业海外并购案,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更将成为自主对标合资的重要宣言。尽管并入吉利旗下的沃尔沃,最后成败尚难断言,但如果考虑到主角李书福,这就留下了非常大的想像空间。
他一直都以自身之力,为被合资品牌打压下的中国自主车业“正名”,他也总是能够跳出传统标准的束缚而剑走偏锋。在过去的13年时间内,他艰难前行,终获认可。而在国进民退的恶劣环境中,将沃尔沃囊括旗下,他更将吉利推上了前所未有的最高峰。
与国有汽车集团相比,吉利拥有更大的勇气与斗志,也历经了更严峻的市场考验,所以能够比国企先行一步。只是,在这个最高峰上,披荆斩棘的勇猛将退为其次,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转变中国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的观念桎梏,吉利对标合资的理想,也难借沃尔沃之力而实现。
必需的勇气
必须承认,吉利有着不一样的胆识,这是在压力中生存必须具备的魄力。跨国巨头可以暂时不屑,但它们真正顾虑的,也正是这样的绿林豪杰,因为行事没有统一的标准,又总是突如其来。
从做冰箱、摩托车到制造汽车,包括办吉利大学,李书福一直处于不被许可中。但是,他硬是让吉利实现了他的每一步设想。在那个商用车占主导,乘用车仅靠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支持的年代,粗放型的市场需要粗放型的方式。
生意就是生意,这种以目标为导向的关系,李书福认识得很清楚,也因为他,中国汽车的自主力量开始萌芽,直到今天的全面开花。
如果挂着吉利标识的汽车,大街小巷均可见,那么这就是成功。按照初期的想法,没有技术,也没有经验,李书福也只能在规模上大做文章,从早年并购华普开始,到全国设立基地,这期间,即使廉价的产品符合了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但李书福也为他的激进扩张付出了代价。
低价战术,让吉利没有太多的质量保证,市场上的一片骂声,让这个企业濒临崩溃。坊间传言,吉利一度资金断裂,面临崩盘。当时,在涉及这个话题时,直率的李书福,甚至能够在媒体面前拍案而起,怒颜相对,拒绝回答。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草莽般的勇气,让本来籍籍无名的吉利,成为了中国汽车的典型符号。尽管褒贬不一,但至少,这是必需的第一步,也是在艰难生存中的惟一选择。就像比亚迪从电池领域进军汽车领域,同样是以疯狂作为赌注,并收获被快速认知的效应。
对于吉利而言,没有太多制度的约束,加之民营企业的个人属性,所以相比于国有企业,它更大的优势在于决策的迅速。
痛定思痛。吉利的前途是李书福自家的事情。2007年,吉利进入战略转型期。技术、品牌以及利润都需要尽快提升,所以,两年半以来,他都在为这一目标倾斜资源,围绕这一目标制定战略。
360万天价全球换标、质量体系升级、人才培训、自主创新开拓、进军中高端轿车、引入高盛作为资本合伙人,大量引进国际化人才,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并购能够同时进行如此繁多的转型举措,大手笔也惟有吉利。
即使股价下跌,销量下滑,质疑声四起。李书福却坚持,这就是吉利要做的事情。阵痛期,他并不是没有经历过。而吉利要是做不好,对李书福也没有任何好处。
在旁人看来,如今的李书福已经越来越像一个企业家了。他对市场、技术、行业、竞争力的理解,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和曾经的自己较劲,这同样需要极大的勇气和魄力。
至少,吉利的形象不再是以前那般单一,从单纯的低成本战略向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率、国际化的战略转型,吉利的含金量正在逐渐增加,甚至被高盛评价为“最具投资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
李氏并购哲学
勇气,不能全面担保吉利的前景。对于这个成长仅15年的民营企业来说,需要弥补的短板还有很多。但必须看到的现实又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黄金时期就那么几年,而国家对于汽车企业的整合又是大势所趋。
时间不会等待。李书福希望,用一种最快捷、最优化但又最具跨越性的方式,将吉利迅速推上快车道。
并购,成为了他心中的最佳答案。“只要有利于公司发展,吉利便会考虑采取各种战略选择,包括并购和兼并。”
查阅吉利历史会发现,并购已经成为这个企业的家常便饭。
从2002年到2010年的9年中,吉利经历了9次并购,目前成功4次。与通用汽车这家在百年间成功进行了8次收购的企业相比,吉利的收购步伐显得更加激进。
李书福为自己的并购策略遭遇过惨痛的教训,在收购华普汽车后,吉利遭遇了两个品牌产品价格区域重合、自家人竞争的尴尬局面。在此之后,李书福的并购思路显得理智很多。
按照一般规律,企业之间的并购,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获得经济上的规模效应,二是获得技术与品牌的互补效应。对于李书福而言,他更在意的是后者,因为这正是吉利所缺乏的。当然,凡事有关钱的问题,李书福都不会认为是问题。
2006年10月,吉利与英国锰铜成立合营公司,共享技术,成为锰铜的第一大股东,而现在又欲争取51%的持股。但锰铜出租车在中国每月不足50辆的产量,使得此次并购的象征意义超过了实际意义,吉利只是想以此证明自己的实力。
2009年3月,吉利又一次成功实现对澳大利亚变速器生产商DSI的并购,吉利自动变速器的研发与生产能力得以强化。要知道,如果手握自主发动机及变速箱核心部件的制造技术,就不会因为零部件供货商价格的变动,而出现大的利润波动。
2010年2月,吉利并购中誉汽车,不仅意在进军专用车和商用车市场,更关注中誉的自主品牌纳智捷(Luxgen)项目的电子系统,该电子系统将会是高端乘用车的一大特色,这是吉利为未来高端市场的提前准备。
2010年3月,吉利收购沃尔沃100%股权,拥有沃尔沃关键技术、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以及大量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尤其是在安全与环保成为全球汽车业的主旋律时,沃尔沃在这一领域的强劲优势,势必会让年轻的吉利,在技术与品牌两大方面得以最大提升。
事实的例举,不足以说明李书福并购哲学的与众不同。
在对澳大利亚DSI与沃尔沃的收购中,李书福无一例外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那就是要保证所并购企业的品牌独立性与运营独立性,吉利不会进行过多的干涉与改变,而也只有“无为而治”,才能充分发挥原品牌的核心价值,延续企业精神,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吉利的优势在于李书福是创始人,对收购本身有清醒的判断。而这是任何一个国有企业的老总或者非企业所有者做不到的。所以,很难想像,除了吉利之外,有哪家汽车公司会在并购之后,对外来品牌给予如此巨大的独立性。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吉利能够在接二连三的海外并购中,打败众多实力雄厚的竞标者。
包括福特在内的国际巨头,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在选择潜在买家时是会以负责任的态度设定较高门槛,它们通常不会找小公司,但它们看中吉利,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更何况,包括赵福全、张、沈晖、童志远、袁小林、尹大庆??这些拥有丰富国际项目运作经验的高端人才,纷纷从原合资企业跳槽加盟吉利,使得吉利在并购之路上的智囊库迅速形成,而吸引他们的,正是吉利相对宽松的自由空间与更能发挥才能的最大舞台。
聪明的政治导向
一直特立独行的吉利,在发展初期,吃够了政策门槛的亏。所谓的政府扶持,少有向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倾斜。那时,李书福绞尽脑汁的,是如何规避政策限制,为吉利寻找出路。
2009年,情况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
中国政府对吉利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兴趣,被树立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榜样,它所建立未久的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更为重要的是,商务部甚至提前表示支持吉利收购沃尔沃。
这并非意外而至。曾经倔强的吉利与倔强的李书福,从回避政策到研究政策。中国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明白政策的指向。
“把中央精神弄清楚了,再看省里市里县里的政策,你就会发现中央精神跟下面具体做的不一样。这个差距慢慢会缩小的。我们首先要根据中央精神决定我们要做什么,这个过程中这个部门卡住了,那个部门不配合,那我们就认为它没做好,是部门的问题。我们要想办法去解决它。是很郁闷啊,但是这个问题慢慢国家会解决的。” 这是李书福在2009年4月份的一番言语,朴实,但也真实。
吉利在湖南投资设厂,是因为当时中央和地方都搞“中部崛起”战略,在湖南设厂,算是支持各级政府经济工作,能不得到照顾?在兰州搞并购,旗号又是支持“西部大开发”,谁跟这口号过不去?去年搞海外并购,又是在国家发改委“中国企业海外走出去”和“自主品牌”的两大令牌下行动,自然获得中国最具权势部门的鼎力支持。
对沃尔沃的并购,他甚至否认吉利会有竞争对手。中国国有车企为何不出来配合中央部门工作?为何政府会选择支持吉利而非其他?“他们都被上汽收购双龙的失败搞怕了,国家号召大家向海外走出去,但谁敢要?”
李书福的原则,是要按照规律办事。他说,一定要相信“三个代表”,共产党想这么做的话,你又真这么做了,就会得到肯定,然后就会进行支持,这是无需怀疑的,也是一种规律。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出席吉利与沃尔沃在瑞典的签约仪式,已经摆明了政府对吉利的认可与支持。而李书福在媒体面前,也不止一次地表示感谢党和政府对吉利并购沃尔沃这项工作的关心、帮助和指导。
农民出身的李书福,渴望得到认可与尊重,所以他会首先尊重规律,尊重竞争对手,尊重与吉利相关联的一切。走向全新高度的吉利,正在全方位地打造自己的竞争力。
“我不是伟人,是草民。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认可,我们不就是为了这一天到来吗?”这是李书福对自我的肯定。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后呢?
必须认清的事实是:尽管吉利传递给外界的信息以乐观为主,但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国际化的企业,政策扶持只是暂时因素,领导力与执行力,多元资源的整合力、强大的企业文化竞争力??所有的衡量标准,对于一个仅15年发展历程的年轻民营企业而言,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吉利的未来,李书福还需做出证明。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汽车人》杂志 电话010-63045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