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还未来得及消化问世刚刚三五年的混合动力概念,零排放的纯电动车便已悄然而至。引领这一潮流的日产信心十足,计划今年12月率先在日本和美国开始销售家用型纯电动车聆风(LEAF)。转过年来,武汉就将成为日产在国内推行其零排放汽车战略的首个试点城市。
颠覆传统的体验
聆风是一款尺寸稍有点大的四门两厢掀背轿车,轮廓与骐达有些相似,但它的相貌可有点不平常。柳叶形大灯的尺寸惊人,从保险杠一直延伸至前风挡下部,车鼻也比常规轿车尖锐一些,让路人一眼就能瞧出它的与众不同。
所谓的着车其实就是按下电源开关,没有熟悉的尖锐噪音或车身抖动,听到提示音乐就可以随时出发。电动机的爆发力十分凶猛,响应速度也远快于汽油机。由于传入耳中的只有胎噪和微不足道的电机高频工作声,当我自认为正以40公里/小时前进时,真实车速已是这个数字的两倍,惊讶之余还略有些后怕。
更适合城市代步
电动机比内燃机高效得多,几乎瞬间就能发挥出最大功率,因此只需一台80千瓦的电动机,这辆小车的加速实力可媲美3.0升轿车,且绝无任何污染物排放。然而传统轿车加满一箱油可以跑500公里左右,电动车则短得多,即便采用最新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组,聆风的最大续航里程也才160公里。
日产表示,全球70%驾驶者的每日通勤里程不会超过这一数字,而以我家到办公室的距离,大概一星期才需充次电(约8小时)。如果忙得忘记充电,也可借助导航系统找到最近的快速充电器,30分钟即可获得80%的电量。显然,跑长途并不适合聆风。
配套设施是瓶颈
在国产前,聆风尚无资质获得国家对于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6万元的补贴,因此未来售价恐怕不会低于20万元。它的优势是较低的使用成本,以当前的民用电价计算,充满24千瓦时的电池组只需不到12元钱,而且它没有燃油、润滑和冷却系统,平常几乎无需任何保养。
然而在北京,给电动汽车充电可谓相当不易,多数车主甚至连固定车位都没有,更不用说专用电源插座了。欧美国家也无法完全避免这一问题。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寻求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对现有停车场进行改造,并设立类似停车咪表的路边充电站。
这事儿说起来轻松,实施起来恐怕就没那么容易了。好在雷诺-日产联盟已与武汉市政府就推广电动汽车签署的合作协议,从2011年开始,日产将率先向武汉提供25台电动汽车展开实验性推广调研,当地政府则会在未来两年间建成250个普通充电装置以及2个快速充电装置,以支持电动汽车的顺利运行。如果能证明电动汽车在国内行得通,或许用不了两年北京市民也能开上自己的零排放电动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