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王志乐:理性对待外资 实现行业全球化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2010年09月04日16:53
来源:搜狐汽车 作者:综合报道

   【编者按】2010年9月3日,享有“汽车行业达沃斯”美誉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政府、行业以及企业高层领导将以多元化的会议模式围绕“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年度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在互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以“兼并重组及国际化战略”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以下为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先生的发言实录。

图片图片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所长王志乐

   

       王志乐:大家好!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由于冷战结束、技术革命等原因,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一个时代的转变。从过去战争与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的时代转向和平与发展的新时代,这点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点:抓住时代的转变。

在这样一个时代转变中,我们调查的差不多100来家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我们感觉有三大变化:

 

       第一,他们出现了全球战略,过去跨国公司都是跨国经营,现在是在全球配置资源,打造全球的产业链。

       第二,出现一种全球性的管理,过去往往是中心辐射,现在变成全球网络,这些公司现在强调要承担全球责任,过去理论界都强调一个企业最大的价值就是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

 

       第三,但是到这个世纪初,强调社会责任,环境责任,而且调查发现,这些大型的公司起码现在在口号上在讲,不但在自己国家,还要在经营所在国承担责任,我们把这个责任叫做全球责任

 

        调查中还发现,这些公司不光是这三大变化,还有一个量变,它的全球化指数大大地改变了。这张表是联合国统计发布的,全世界最大100家跨国公司在冷战刚刚结束的时候,海外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海外销售占总销售的比例,海外雇员占总雇员的比例是40%左右,但最新的统计已经到60%左右,这样出现一个新型公司叫做全球公司。中央二套有一个引起大家关注的电视片叫做《公司的质量》,第10集讲的就是这个情况,当时也是引用了我们的观点,跨国公司正在变成全球公司。现在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变了的情况下,产业也在变,产业也高度地全球化,出现了全球性的产业。比如今天讨论的汽车产业是典型的全球产业,资源在全球范围获取,在全球布局,而且有若干这种全球性的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在整合全球的资源,打造全球的产业链,引领着全球产业的发展。

 

      联合国同样公布了这样一个数字,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的产业跨国程度变化,按照这个产业龙头企业的情况,比如汽车和配件有13家公司进入世界100大公司,在90年只有35.8%的跨国程度,现在一半以上。各个行业这些年都高度全球化,汽车行业我们把三个国家的六家著名公司拿出来看一下,93年他们的跨国程度一般是20%多到30%多,但是现在普遍超过了50%,本田达到82%82%的经营、销售、资产在海外。

       这样的情况话中国公司处在什么位置呢?上个月联合国发布了发展中国家100个最大的跨国公司,其中有12家中国公司,排第一的是中信,中信海外资产有400多亿美元,跨国指数21%,中远是50%。整个来看,超过50%的就两个企业,一个是北京控股,还有一个冠捷科技,其他公司一般都不到50%,和世界上大公司比这个差距比较大。包括中石油,它海外跨国资产只有2.7%。这个差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这些全球性的公司是用全球的资源、全球的市场挣全球的钱,而我们中国公司如果跨国程度低,全球化程度低,意味着我们只能用自己的资源,自己的市场,挣自己人的钱。

 

       那么中国的汽车工业我认为其实跨国程度非常高,但是引领这个全球化的不是中国本土企业,是全球性的跨国公司。这些世界大公司,这六个公司的平台,他们把中国作为一个大平台在全球化,把中国作为他全球化的重要平台,中国的汽车产业的全球化程度并不低,非常高,可惜本土的企业全球化程度还不高。刚才提到中国公司整个的全球化程度并不高,这里边没有一家中国的汽车公司或者零部件公司。中国有三大汽车进入世界500大公司,一汽、二汽、上汽,但是这个全球化程度相当低,所以连这个表格也进入不了。

 

        面对全球公司,全球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研究一个新的挑战。全球公司、全球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企业竞争的环境和竞争规则,也改变了产业的发展条件,还改变了各国的宏观经济发展的环境。我们中国企业和产业面临全球化和市场化双重挑战,但是这些跨国公司也是在最近十多年接近二十年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了,他们原来已经是市场化的企业,挑战应该是比较严峻的,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这个挑战。在宏观层面我们应该扩大开放,不但不应该缩小,还应该扩大,在产业层面全球产业出现以后,意味着在一个民族国家的地理范围内已经难以自成体系地发展纯粹的发展,中国产业应该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提升,而不是从所谓的全球产业链阴谋里撤出来。

 

        第二点,我想对这点提出一点建议。

        首先要打造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还是应当首先做好引进来,推动外资并购重组境内企业。因为要提升全球化的水平就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来加大兼并重组的力度,这些全球化的大公司在90年代以来差不多都进行过非常大的并购、重组,很多企业过去并不那么大,现在大了,通过并购重组,但是我们国内对跨国的并购担心比较多,负面评价比较多,比如从2006年以来,国内媒体对外资并购基本上否定的多,肯定的很少。但是我们在商务部的指导下,对徐工等20余个外资企业并购境内企业的案例进行了调查研究,一个一个到现场三方面的调查外资、内资,后来发现其实没有一个案例,就是这些媒体报道过的案例,并没有真正影响国家安全,往往都是企业利益的博弈。所以为了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全球化,要市场化,那么不仅不应当排斥外资并购境内企业,而且应当鼓励并购。所以我们当时调查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从今年开始,国务院在这个问题上也有了非常明确的规定。去年12月底,国务院召开了常务会议,对进一步做好外资工作做了研究、部署。今年46号发布了九号文件,这个文件明确提出要更好地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要修改、修订产业指导的目录,要扩大开放。

        中国的汽车业开放度在全国差不多是最好的一个部门,而且国家规定,国家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的措施,同样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甚至鼓励外资参与国家项目的竞争,可以设立国家级的技术中心,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促进利用外资,要鼓励外资以并购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兼并、重组。其实我在国外大公司也做了很多调查,像中国这么多,几十家汽车公司,那么多的厂,其实没有。中国汽车下一阶段肯定是面临兼并重组,而国务院这次明确规定,鼓励外资参与,跟前两年的媒体报道实际上是不一样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国务院的九号文件有一个跟踪的文件,818号,国务院又下了一个文件,把这个国务院九号文件的20条逐条分配,发改委做什么,商务部管什么,国家工商局做什么,最后要求到今年年底每一个部委分工的部委向国务院报告,落实到什么程度。在我以前看到的外资文件中,这次是力度非常大的,我甚至认为这是带有风向式的里程碑的文件,它绝对今后更长时间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

 

         我们这几年调查中发现,很多企业在这些年通过积极参与外资并购,实际上提升了自己的竞争力。像威孚和博世的合资,再一个方向是走出去跨国并购,现在大家知道吉利的收购,等于给中国企业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模式。

 

        这个过程中,咱们存在一个问题,刚才提到的国务院的文件都重点标出来,因为这次国务院的文件和一些媒体报道、专家发表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我认为原来有一些观点本意是好的,但是走到后来偏了。比如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本意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但是咱们搞着搞着,有些人就把它变成了自己创新。像去年科技部等三个部委发布的关于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的那个文件,就明确排除了外资,提出来说第一次认定的自主创新产品的品牌必须是中国首次注册,这么一来,当然外资企业就不在内了,这个做法引起了国际反响,文字表述不科学或者不准确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今年国务院进行了纠正,把这两三条不合理的规定拿掉,而且欢迎外资来参与中国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这里面很多问题表现是什么呢?我们搞着搞着这个经济就回到了原来有一点老毛病上了,就搞成意识形态化了。

 

         里面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外资企业到底怎么定位,是不是中国企业?在前些年,大家谈的时候,开始对民营企业有错误认识,把它看作是搞资本主义道路,但是这两年的争议往往把外资企业看作外国企业,外资企业参与越多,好像这个产业就不安全了。民营汽车工业这些年开放做得很好,有了今天这样一个地位是与开放是离不开的,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就把外资企业认为来了以后,拿到了市场,但是我们没拿到技术。这首先有一个问题,外资企业是不是中国企业?这点实际上中央历来的观点非常清晰,1992年邓小平就讲过三资企业归根到底等于是社会主义,特别重要的是1998414号,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其中第一部分提到依法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的一部分,是混合所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形式之一,这种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今年以来,国务院在出台九号文件的前后,温家宝总理八次会见跨国公司代表,六次强调这个,所有按照中国法律在中国注册的企业都是中国企业,他们制造的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他们研发的产品都是中国创造,都应该一视同仁,享受国民待遇。这点我觉得汽车工业本来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因为汽车工业在引进外资、和外商合作、共同创造、共同制造中有了今天的地位,但是干着干着,有的学者、媒体报道我认为是偏了。

 

        中央现在有个重要的观点,提出要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所以我们既不应该以姓社姓资来排斥民营企业,也不应该以姓中姓外来排斥外资企业,中国产业要想健康发展,真正可持续发展,真正全球化,形成中国的全球公司,就应该形成三类企业,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的进行相互合作、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而且这里最近已经出现了好的苗头,比如像上海汽车通用汽车合作到印度收购,还有刚才提到的很多外资进入中国来收购,这个过程恰恰是要形成这种新的格局。如果真正做到这样,我觉得中国的汽车产业就有可能尽快实现全球化,产生源于中国的全球公司,这样中国的产业、企业才真正能够在全球做强做大。

 

(责任编辑:黄远萍)

[我来说两句]
更多说两句>>  

精准搜索: 5万 8万 12万 15万 22万 35万 50万 70万以上
两厢轿车 | 三厢轿车 | 旅行轿车 | 敞篷轿车 | 运动轿车

更多 >>搜狐焦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