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成为重卡整车制造企业的一员,早已被潍柴动力(000338.SE)董事长谭旭光写入日程表。但他这一计划也因马纯济的一次商业运作而被推迟。”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一直以来,重卡发动机一直是潍柴动力(000338.SE)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这也让谭旭光萌生制造重卡的念头。
“中国重汽已针对上海汇众中的模具、技术等主要技术资产,签订了收购协议。”上月中国重汽董事局主席马纯济在德国汉诺威商用车车展上公开表示。这也意味着,谭旭光所看重的汇众的核心资产已易主。
上汽弃汇众?
一场争夺战让业绩不佳的上海汇众重新回到人们视野。
上海汇众是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一家集商用车制造与轿车底盘系统生产于一身的企业:伊思坦纳商务车及专用车系列,年生产能力为15000辆;而15吨级重型车系列,年生产能力可达10000辆。
2007年,上海汇众达到历史最高销量2595辆后,产销量一路下滑;2008年销量下降到1286辆;2009年竟萎缩至694辆。在过去的10年间,上海汇众重卡总销量也只有1万辆左右,尴尬的销售业绩也让其最终成为重汽和潍柴同时觊觎的对象。
在上海汇众遭受严重打击的同时,作为上汽集团下面的另一重卡企业,2007年6月挂牌的上汽依维柯红岩却成为集团最大且增长最快的重卡资产,今年前8月销售重卡2.4万辆,同比增幅超过67%,能够顺利完成全年3万辆的销售目标。
“面对需要扭转的败局,上汽集团早就有把上海汇众分出去的想法,这样可以更专心地做好轿车项目。”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暗藏商机
尽管上海汇众业绩不佳,但在中国重汽看来,其仍然有相当的吸引力。中国重汽宣传部一位内部人士在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的收购是从集团发展战略考虑做大的需要。“收购汇众的模具比买要便宜很多。”
马纯济表示,汇众重卡技术来自双龙,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在他看来,这将进一步丰富旗下产品技术平台。对于中国重汽日益膨胀的野心来说,或许此举也能更好地看清对手。
中国重汽执行董事潘庆近日向媒体表示,中国重汽希望在5-10年内成为全球最大卡车制造商之一。实际上,双龙技术就来自于戴姆勒奔驰,其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卡车制造商。
根据重汽发布的消息,重汽将收购上海汇众公司的部分资产,完成收购后,这部分资产将投入到重汽所属的济宁商用车公司,并非此前有关媒体报道的将在上海汇众的原厂址生产重卡产品。
上述人士对记者表示,实际上在上海生产重卡成本非常高,并不是很便宜,所以集团将会采取移植模具的方式。“这也会让济宁商用车公司的工装模具及重卡产品系列得到进一步充实。”
但实际上,上海汇众对于潍柴来说,其价值远不止于此。上海汇众拥有一定产业链,潍柴发动机、法士特变速器等都是汇众重卡的配置。如果山东重工拿下汇众重卡业务,其发挥的市场空间更大。“关键的是,也能让谭旭光一直所想的重卡整车匹配计划落到实处。”汽车分析师夏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未来之争
事实上,潍柴动力与中国重汽分家独立后,两者一直在互相抗衡。
一方面,中国重汽斥巨资寻求自己的发动机厂,另一方面,潍柴动力在紧锣密鼓地寻求自己的整车厂,双方都想摆脱对方做全自己的产业链,这也让两者不可避免地成为竞争对手。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早在今年八月中旬,我就从潍柴动力那里听到将要收购上海汇众的消息。潍柴动力在上海早有研发中心,两者如果加起来可以事半功倍。因为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竞争环境的改变,潍柴动力同样在竞争中遭受挑战。”
目前,各大国产重卡厂商都在研发自己的发动机,东风、解放等都有了自己成熟的发动机系统,这也让身为发动机配套企业的潍柴压力倍增。“但中国重汽搅乱了潍柴动力早日整合产业链的未来设想。”一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
夏树指出,尽管上海汇众目前留下的只有厂房、生产线和生产资质等外围资产,但对于想做整车的谭旭光来说,一样存在价值。“但是对于潍柴动力而言,重新谈判并获得成功需要一定时间,这无疑让谭旭光入主整车制造的计划暂时搁浅。”
实际上,对于欲跻身全球三强卡车制造企业的中国重汽而言,做强也不是件易事。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卡车在质量和价格方面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商用车比肩,而中国重卡的售价目前只是西欧卡车的1/4。“即使获得上海汇众的产能,中国重汽与对手东风和一汽之间,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