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驾”这词咱们老百姓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朋友聚会喝了酒,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愿冒险酒后驾车,通常都是找个代驾。陌生的是:不论是汽车公司还是个人从事的这项业务原来都属于“非法运营”。
相关新闻:
代驾属“非法运营”还得从一件“半新闻半八卦”的事情说起。现在贵为一线女星的姚晨近日身陷舆论漩涡——今年初其代言的一嗨租车,因涉嫌“代驾租车”这一非法业务,在央视的“315晚会”上被曝光,之后被指为国内最大的“黑车”机构,姚晨也因此被冠上最大“黑车公司”代言人的恶名。姚晨的律师随后紧急发表声明,称姚晨的代言活动合法,并且,在代言之前也已了解了相关公司的资质。不过借此,“代驾”这个问题这些天开始被人们广泛关注。
在此暂不讨论姚晨的代言是否合法,这事儿自有公断;咱们就光聊聊“代驾”这点儿事。
“代驾”这点儿事儿大么?可能有人觉得这不算个什么事儿——谁不出去应酬?谁应酬不喝酒?喝酒了找个代驾帮忙开个车又怎么了?更何况,在网上随便一搜“代驾”,成千上百个代驾公司跑出来说:“代驾找我!安全!靠谱儿!”自然而然地,大家也就习以为常,自从“代驾”出现之后,谁也没特别拿它当个“大事儿”来看。
那么“代驾”这个事儿,就真是个小事儿了么?还真不是。
首先,代驾市场着实火爆,这块“蛋糕”可是不小。就拿被曝光的租车公司来说,其司机称,该公司周一到周五的代驾业务平均每天能达到500笔,星期六,星期天还会更多。代驾业务已经占到了公司业务量的一半以上,他们公司就有一百多位司机专门从事代驾服务。根据上海某代驾公司的网站显示,酒后代驾一小时费用即高达120元人民币。由此不难想象,庞大的代驾市场会有多少利益。
有利益即有利益追逐者,这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现在的代驾属于“灰色行业”——既没有监管,也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这就导致了出现问题很难解决。
首先,需要代驾的消费者往往喝了酒,在酒醉之下很难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这两天就有这样一条新闻:3月12日晚上,济南的王先生驾车到市区东部一家酒店用餐,饭后由于喝了不少酒,朋友就为王先生叫了一名代驾司机。在王先生先支付了100元报酬后,那名男子驾驶王先生的车带他离开了酒店。但是后来,司机竟把他扔在了半路上。王先生说,由于喝酒太多,一上车他就睡着了。12日凌晨1点多,他醒来时发现,车停在了旅游路与二环东路路口附近,此处距离他家还有一半的路程,而代驾司机已经不知去向了。最后还是民警开车把他送了回去。
这事听着可真够悬的,要是碰上个心黑手毒的,发生更可怕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可能。
另一方面,代驾者的权益也有可能被侵犯,代驾司机也有苦衷。有的醉酒车主由于意识模糊说不清家庭地址,甚至有时还会说错地址。还会有车主到达目的地后认为已经付过费了,或是酒后意识不清醒拒付车费。
此外,如果客户在酒醒之后坚持车内贵重物品丢失,那该怎么办?如果在行车过程中,出现重大交通事故,又该怎么办?
一个新行业的诞生必有其市场需要,纵观代驾行业,不过是市场经济下催生的又一新产物。代驾行业属于新生行业,肯定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应被扼杀。正如快递行业在新生之初,也并无规范。但是时至今日,快递行业如火如荼,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服务项目之一。春节之前因快递企业休假,不是造成了网购的瘫痪了吗。
面对代驾这个庞大的市场,不应仅仅以一个“非法经营”的结论作为对消费者的警示而终结。要对消费者负责任,有关部门就应加快对这一新兴消费领域管理的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政府在其中应该起到重要作用,成为代驾行业的监管者与守护者。一方面,政府制定规范,监管行业中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守护新生行业,使其健康发展。代驾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方面能够增加税收,另一方面也便于监管,此外,也会降低酒后驾车的比率,并帮助消费者规避可能发生的种种风险。
版权声明:本稿件为搜狐汽车独家原创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或改编、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