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薇 北京报道
12月初的北京寒气袭人,一如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中汽协“T10大会”的代表们的心情。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讨论自主品牌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此次会议上,有两个提案的呼声最为强烈:一是公务车全部采购自主品牌,二是恢复汽车下乡制度。
这其中,关于公务车采购的呼吁正与日前出台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息息相关。根据这项《细则》,党政机关采购的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其发动机排气量将不得超过1.8升,价格不能超过18万元。这一《细则》被誉为史上最严厉的公务车改革,因为它不仅在政策层面上延续了有关部门对机动车向小排量和节能环保方面倾斜的决心。
而《细则》中“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的新提法,更是让长期徘徊在政府采购门外的自主品牌企业一度雀跃。
暗中扶持自主品牌?
“显然,很少有合资企业能够满足3%的研发投入比例红线。”中汽协副秘书长杜芳慈说。但这并不意味着,自主品牌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事实上,由于公务车采购额已经占到了车市总额的8%-9%,所以已经有很多合资企业开始对此进行积极的市场策略调整。”
公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已攀升至800亿元,占总采购规模的14%,且中国政府采购汽车金额还在按照平均每年超过100亿元的增速增长。这意味着,抢占公务车市场,将为企业带来极为可观的利润。
不仅如此,在奥迪官车营销的示范作用下,公务车采购对企业品牌的宣传、提升以及对私人消费的带动作用,也让各大汽车企业垂涎欲滴。因此,公务用车采购规则的任何细微变化,都将挑动汽车厂商敏感的神经。
“很显然,‘双18’新政将带来公车采购市场的洗牌效应,即豪华车无缘公车采购,合资品牌车型还有机会,自主品牌将迎来新机遇。”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说。
在张志勇看来,在标准下调至18万元后,不少主流合资品牌将被排除在外,这也给自主品牌让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除此之外,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饶达认为,在日前发布的《细则》中,“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的规定也成为了此次公务车改革的亮点之一。
饶达称,由于目前多数合资企业均达不到细则规定3%的政策红线,因此新的公务车改革政策也可以被视作是有关部门对自主品牌的暗中扶持。
市场角力
为什么合资企业的研发投入比例会少于自主品牌?东风集团的一位负责人介绍称,这是因为在合资企业的成本核算方式中,两项极为重要的研发费用“全球产品平台研发费”和“关键零部件研发费用”都被计算在了工程采购费用中,因此很少有合资企业能够满足3%的投入比例要求。而自主品牌的投入比例基本都在5%左右。所以这一规定实际上也算是对中国汽车国情的“量身定做”。
而事实上,部分自主品牌企业也已嗅出了公车改革中暗藏的利好因素,并开始为来年的公务车采购排兵布局。
今年9月,上海汽车发布了荣威品牌旗下代表自主品牌公商务用车最高水准的全新旗舰车型荣威750,并同期公布了1.8T和2.5L两大排量和7款车型,价格为16.28万元至25.18万元。而随后,广汽也推出了传祺1.8L车型,并把目标市场直接指向了公务车采购。此外,吉利、华晨也都对公务车市场摩拳擦掌,瑞麟G6、尊驰1.8T、远景、帝豪等车型的换代上市均成为了自主品牌打出的“招数”之一。
汽车行业专家贾新光也认为,抓住公务车采购,无疑将成为自主品牌大翻身的有利时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合资品牌就会将已拥有的市场份额拱手相让。据悉,由于上海大众在政府采购中的市场份额已超过了25%,因此在获悉新政的第一时间,上海大众便开始着手进行策略调整。上汽大众销售总经理贾鸣镝告诉记者,上海大众已专门开发了18万的1.8T新帕萨特等多款新产品,来满足政府采购市场的需要。
而据德国媒体报道,一向在政府采购中以大户自居的奥迪也开始酝酿推出18万以下的减配特供版的A6车型。“此外,在符合新标准的现有车型结构下,自主品牌要获得公务车采购蛋糕,也将面临合资品牌A级车和合资自主的双重竞争。”新华信汽车行业分析师回玉梅表示。
考验政府执行力
事实上,这样减配特供车型的出现,也正是此次公务车改革政策的盲点所在。
而已有业内人士担心,由于相关实施细则的缺失,将合资品牌的低配车进行改装增配等绕开公务用车规定壁垒的“潜规则”,或会让这次的公务车改革在执行过程中再度走味。
据一位汽车销售人员介绍,由于以往政府采购公务车时,也会有排量和价格方面的限制,因此一般来说,有关人员都会选择通过购买低配的车,然后在4S店重新选购高端配置,即采用“帕萨特的外表,辉腾的内饰”以绕开公务用车规定壁垒之所在。
而据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介绍,由于目前在公务车采购方面,仍存在有部分单位拿“特殊需求”说事,以采购“下乡或抢险专用车”和“上级重要领导或外宾接待车”为名义,购买豪华车。因此这种现象也让很多人担心,市场潜规则并不会因为新政的出台而改变。
对此,资深媒体人程远认为,上述种种担忧,正说明我国公务车管理细则方面还有漏洞。
而据悉,国务院法制办已于近日公布了《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便首次将机关事务管理纳入到了法治化轨道。根据这一意见稿,公务用车的配备原则、县级以上政府推进公务用车改革的责任、公务车油耗、维修保养费用的考核以及公务用车相关管理等都将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