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大屏幕上正在播放的蓝天白云宣传片与周围浓重的雾霾形成鲜明的对比。 CFP 图
早报记者 权义 发自北京
“京津冀2013年元月中旬强霾污染事件成因及应急对策建议”的报告已形成,该报告将由中科院上交中央办公厅。
昨天,就最近出现的雾霾天气问题接受早报记者专访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教授透露上述消息。
当天,北京市气象台再次发布霾黄色预警,这已是1月以来这座城市第四次发布霾预警。
此前一天下午,北京市健德桥西南角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内,一个325米的铁塔的塔尖已经被淹没在灰霾之中,铁塔上承载的仪器静静地记录下大气PM2.5等在不同高度的浓度变化,并将数值传输到研究所计算机之中。
几天来,王跃思和他的团队全组人员加班加点处理这些数据。今年1月,王跃思的团队启动了“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项目。数据显示,最近的强霾天气中污染物加合的总水平已经不是国外的微克量级,已经是中国特色的毫克量级。“最高时TSP(总悬浮颗粒)超过2毫克/立方米,气态污染物18毫克/立方米,北京城区上空污染物总量接近300万吨。”
《人民日报》的报道称,据北京市气象局统计,从1月1日到1月29日,北京南郊观象台雾霾日数为24天,仅有5天不是雾霾日;雾霾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一倍以上,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多。
1月24日至1月2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三次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会上,温家宝表示,最近的雾霾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都造成影响,我们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用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
此前,环保部已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机构,就最近影响巨大的雾霾天气进行会商。王跃思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