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汽车评论 > 产业评论

吴迎秋:自主品牌刚刚进入“中途跑”阶段

2013年11月14日10:09
来源:新华网 作者:吴迎秋

  不久前,10月的汽车产销数据出炉,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同比下降4.5个百分点、为各车系之最。一如过往,各种自主品牌悲观论再次密集地出现在媒体上。

  面对这些悲观论调,我想说,如果把搞自主品牌汽车比喻为一场马拉松,现在大家刚刚进入“中途跑”,还未到分出胜负的时刻。懂得马拉松的人都知道,中途跑最难熬、需要坚持也需要补充能量。所以,我更愿意给眼下的自主品牌鼓鼓劲。

  正能量不是没有。几天前,国际权威机构JDpower发布的2013年新车质量研究报告指出,自主品牌与国际品牌差距达到历史新低。该机构同时预测,到2018年,中国市场新车质量水平将与美国看齐。这无疑表明,自主品牌这些年不仅是在进步,进步的步伐还不慢。

  看到这个报告结果,肯定有人会问,为什么这种进步与大家对自主品牌的感知有些脱节?两年来,关于自主品牌听到的很多都是份额下滑,销量低谷这样的消息。关于本土企业,升级乏力、战略受挫、人事浮动、改弦更张这样的新闻也频频传出。我想,这都属正常、是“中途跑”阶段的自然现象。

  2000年开始,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开始市场化发展。前几年是起跑阶段,就是跟在别人后面学习、模仿别人怎么跑,凭借一股创业的激情,确实谋得了一席之地。很多人之所以对那几年的自主品牌发展印象深刻,就是由于它突然一下子冒了出来,超出了预期。最近几年,随着起步阶段简单模仿、低质低价的模式失灵,自主品牌遇到瓶颈,形象地说就是跑着跑着发现自己的底子其实还是不如别人牢靠,跟不上了,需要补充能量。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看,很多自主品牌企业最近两年所发生的一些波动、调整和改革固然给人以不稳定感,其实是在想办法、谋出路、补能量。大家看得到,包括奇瑞比亚迪华晨汽车在内的一些自主品牌企业,前两年在自主品牌发展上都曾遇到了一些波折,但波折之后,奇瑞重新整理的品牌战略、比亚迪解决了渠道纷争、提升了产品品质、华晨则在与宝马的合作中撬动了支持自主的广阔资源。不仅是它们,吉利、长城上海汽车广汽传祺东风风神等一批企业都经历了一段艰难的“中途跑”,但也都在最近几年内,在发展战略、产品品质、整合资源等方面大踏步的前进。可以说,一年之中下的功夫,比起步期几年都要多。

  那么,这段“中途跑”的煎熬期还要持续多久?怎样熬得过去。我想特别强调,自主品牌要以创新的眼光去重读中国市场这本“大书”。过去10年里的大部分时间,自主品牌是在解决怎么造出车、怎么像国际品牌那样去造更好的车。自主品牌的企业战略、发展模式、产品战略等多方面都是在向别人学习。但面对未来的、更深入的汽车市场,洋品牌也不能提供任何经验。自主品牌必须摸索出适合这个市场的、自己的打法。谁先做到这一点,谁就先熬过“中途跑”。

  上周,我参与了观致首款产品观致3的试驾会,它的性能、品质得到了在场媒体的一致好评。有人说,观致3堪称超越合资汽车的水准让观致模式落了地。我想,如果观致是一种新的模式,与其说新在整合国际资源、以国际标准本地化生产。不如说它首先是洞察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品牌、性能、价格均不妥协的苛刻要求,是观致重读中国市场这本书的结果。

  所以,进入“中途跑”并不堪忧,值得忧虑的是如何为自己补充新的能量、继续向终点冲刺,而新的能量一定来自于中国市场本身。

(责任编辑:翟赫)
  • 分享到:
返回汽车首页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