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看车第二十一期
(总第30期)
|
 |
我们的时代有力量承受汽车世界的伟大、宽广和原始吗?
|
|
|
汽车茶馆 |
 |

|
|
 |
|
北京3165人因为不守信用被曝光,上了车贷黑名单。
在叹息之余,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守信”这个传统美德被他们就这么轻易地被丢掉了?他们都是些什么人?赖着车贷不还的原因是什么?汽车贷款还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上黑名单对他们以后的贷款消费有什么影响?信用体制的问题是不是造成这种状况的温床?利欲熏心的车商对此应该负有什么责任?
|
|
|
|

 |
不良借款人“画像” |
 |
|
多为男性,30岁左右,大多数是上世纪70年代生人。 他们贷款买的车中不乏宝马、奔驰、本田等好车名车,而且大多在贷款后就赖着不还,或者干脆杳无踪影。 |
|
| |
 |
骗贷手段 |
 |
|
在不良借款人群中,一个借款人在短期内多次贷款,甚至在一天内申请两笔贷款。其中包括在一个经销商处进行的“重复贷款”和一个人在短期内分别在多处购买几辆车两种情况。 银行业协会人士介绍,目前这种情况的“最高纪录”是一个贷款人短期内在3家银行做了5笔车贷,这意味着他短期内至少在一家银行的不同支行进行过两次贷款,且都成功拿到了款项。另外,在一家金融机构还发现有3名贷款人在同一天、同一个车商处购买了3辆奔驰600后,全都逃之夭夭。 |
|
| |
 |
哪款车贷出去最不容易收回? |
 |
|
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零售银行部总经理李文华认为,目前民生银行在车贷业务上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和经销商都有合作,而该行对于担保人的资质和放贷审核非常谨慎。他指出,从以往经验上看,富康、桑塔纳和捷达三种曾经最畅销的车型中,购买富康的贷款人履约率较高,而后两种车则较差。这是因为富康多为家庭用车,而上班族收入较稳定;而桑塔纳和捷达多为经商者购买,而商界的风云变幻直接影响了其能否稳定还款。所以,他指出,只要从贷款人的收入、购车用途等多方面仔细把关,严格审贷,风险还是可以降低的。 |
|
| |
 |
哪些人会进入车贷黑名单? |
 |
|
第一类是被银行列入风险类的客户。这类客户可能由于提供虚假的收入证明、贷款合同、担保文件,或者与借款申请人的实际收入不符且有较大差距的收入证明,或者是没有劳动合同关系的单位签发的收入证明,贷款人还有可能未按时还款且超过一定期限。 第二类是被银行列入关注类的客户,这些客户主要是在一定时间内,多次申请贷款,或者代他人申请贷款,虽然这类客户的风险要稍低于第一类客户,但是银行也会关注他的信用评级,并对其谨慎放款。 |
|
| |
 |
如此贷款 |
 |
|
汤先生买了一部16万元的“菱帅”。由于他本人在做生意,所以不想让买车过多占用他的资金,遂于银行商量,能不能首付少一些。银行爽快地答应了他。很快他获得了17.6万元的汽车贷款。这让汤先生“喜出望外”。原来银行在发放贷款时,把16万元的车款,牌照3.5万元左右,购置附加税2.5万元左右,及其它的费用合计为购车款,这样16万元的“菱帅”,购车款就变成了约22万(16+3.5+2.5=22)。由此,购车人竟然可以获得一笔超过车价的贷款(22万×80%=17.6万)。 为了方便车商,众多银行不按照规定程序办理汽车抵押贷款。“汽车信贷的流程都被弄乱了。”一位长期从事汽车信贷的信贷员向记者抱怨。 |
|
| |
 |
能骗我为什么不骗? |
 |
|
他们为什么会抛弃荣誉感于不顾?原因很简单,因为这并不需要挺而走险。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的险为什么不冒?当成本等于零或者趋向于零的时候会有无数人介入。中国在市场经济建立初期,中国人在市场条件不完善的情况下,发生这样的事并不代表中国人的道德呈滑坡趋势,也并不反衬西方发达国家的素质有多高,关键是中国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部法律象西方那样能让赖帐不还的人承受其不能忍受的痛苦。 |
|
| |
 |
外国人为什么守信? |
 |
|
美国人极其珍惜自己的信用和守法形象,像酒后开车这样的事情一旦被警察发现记录下来,就会载入你的“社会安全号”档案里,下次买汽车保险会被多收费,申请新工作时得先注明过去的过失。你的一切违法行为都会被记在“社会安全号”里,跟你一生。“在美国欠债不还怎么办”的问题让美国人感到很吃惊。首先,私人之间基本上是不借钱的,因为借钱可以找银行,只要有信用,银行会借给你。所以一般美国人就算有钱一次性付款买车,也会分期付款,为的是建立个人信用,以后买房时能贷到款。其次,公司之间,做生意的前提就是请穆迪、邓白氏这样的征信公司调查对方的信用,如果在欠债不还的“黑名单”里,没有谁会再跟你做生意。最后还有法庭的处理。一位广州的访问学者回国前的一大事情,就是跟电话公司联系,将最后帐单寄到朋友那里,先预支一笔钱在那里代交。道理很简单,你逾期不交钱,个人记录就有污点,将来想再到美国访问,签证都拿不到。 为什么英国银行不担心他们欠债不还?答案很简单:每个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社会保险号码,申请助学贷款、工作收入、纳税、领退休金等全都得靠这个“信用号”。换言之,这个号码等于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将伴随一生。欠债不还,就等于放弃与自己的信用联系在一起的一系列切身利益。 |
|
| |
 |
黑名单初显威力 |
 |
|
据悉,已运作4个月的车贷“黑名单”现在已经初步显示出它的“威力”。一些开发商拿着媒体上的宣传上门催款,部分借款人主动打电话要给银行还款,甚至一些曾用自己名字为外地朋友买车的北京人,也为朋友先垫上车款,防止自己上“黑名单”。京城各家银行也开始根据“黑名单”上的数据,对客户贷款进行细分。 该系统以后还将在标准的细化和稳定性上再进行完善。如果一个借款人不是主动上门交清欠款,而是由经销商为其垫付资金,这个借款人的名字也将长期保留,不予删除,这样上了“黑名单”的贷款人,要想以后再到京城任何一家银行去贷款将寸步难行。 |
|
| |
 |
网友言论 |
 |
|
黑名单上的过的很舒服:这个城市就是冒险家的乐园!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也就是先前所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干吧!女士们,先生们!3165不算多。 过客:你们的贷前调查一定出现了什么问题,回让这3165人成功的骗取了银行的贷款实在是不应该,是不是你们的办理人员吃了别人的好处费。 冷冷的疯:想贪污又没本事-------只好骗骗银行啦! WPS:收入证明?什么样的证明?让单位上上下下都知道我买了车的证明?让领导签字盖章的证明?让同事们议论纷纷的证明?算了吧!我宁可不借银行的钱!不让你们挣利息! METOO:难道银行没责任?怎么把关的?完全是玩忽职守,也应该受到惩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