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财经 - 道琼斯 - 汽车 - 房地产 - IT - 游戏 - 影视 - 音乐 - 女人 - 旅游 - 求知 - 求职 - 邮件
工商财经 - 汽车首页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香车美女 - 展会速递 - 二手信息
汽车
- 汽车查询
- 汽车动态
- 购车宝典
- 维修保养
- 展会速递
- 二手车信息
首页>汽车>行业视点>>具体内容我来补充两句推荐给我的朋友
过河卒子半个“车”

下象棋的人都熟悉这么一句话:“过河卒子半个车”。投入最少,最不受保护的微型车行业,在市场竞争中解决了令管理层伤透脑筋的“散乱”问题,实现了规模经济,成为“入世”后,我国汽车行业最有希望的产业。这对忽视乃至限制微型车发展,一心搞“高起点”,幻想越过“初级阶段”,迅速和国际大公司平起平坐,急于求成的心理是否一剂良药?对以为行政手段比竞争更快捷有力,少花成本的人们,是否一帖清醒剂?

中国汽车行业中,最不招人待见的,要算微型车了。一不给立项,二不给投资,还到处吃闭门羹、遭逐客令。然而,市场化程度最高,最不怕“入世”挑战的,也非微型车莫属了。最近记者到柳州五菱采访,再次证实了这一认识。

1至10月,五菱销售量增长41%,库存下降17%,已出口1024辆,还签定了上千辆出口协议,应收货款大幅度下降。据了解,其他几家微车企业情况也都不错,抵消夏利轿车较大降幅后,5家主要微车企业平均增幅仍在29.35%,大大高于汽车行业平均增长水平。在轿车和轻型车市场持续低迷,为消费者“持币待购”而倍感恼火的时候,微车行业的火爆,发人深省。

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80年代初,国家要求“汽车工业要有一个大发展”。汽车工业认为当时状况是“缺轻少重无轿车”,提出“高起点、大批量、专业化”的发展方针,要跳过简单、粗放阶段,引进最先进的技术,生产与国际同步的产品,迅速形成国际竞争能力,与世界汽车强国并肩而立。于是,确定了四大轻型车基地,成立了重型集团和一汽、二汽,国家计划单列,布点轿车项目,轰轰烈烈,忙得不亦乐乎。至于微型车,则被认为只是个过渡产品,成不了气候,没怎么放在眼里。

此时,一些军工、农机企业,却因国家经济转轨,结构调整,遇到生存危机,便“半路出家”,改行生产微型车,柳州五菱是其中之一。据说是他们造出了我国第一辆微型车,在微车行业中总产量首家突破50万辆。

由于微车技术含量低,容易上手,便一哄而起,起步就有21家企业。有关部门也想规范,只许5家企业生产,但禁而不止。到90年代初,竟发展到100多家,散、乱状况可见一斑,竞争程度之烈,超过任何车型。

80年代,中国汽车市场刚开始发育,在一个花公家钱坐车的国家,在一个公务车占垄断的时代,这种简陋的微型车自然不会被看好。到1990年,生产能力达到27万辆,年销量不过4万辆出头。微车企业,举步维艰,但是,“做了过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面的”是轿车进家的先导

然而,微车价格低廉,功能多用,投入少,回报快,对尚不富裕的老百姓,毕竟有强大的吸引力。

微车“出租功能”的开发,是一个时代性的创造。“面的”把中国人一直视为“奢侈”的打车,变成了普通的出行形式。

此前,什么人坐出租车?只有“老外”!出租车司机“牛”得只认外汇券!

“面的”的诞生,把普通市民提升为“打车族”,10公里10元钱,能坐一家四五口,便宜,实惠。一时间,“面的”成为北京及许多城市的一大景观。中国人出门举手“打的”,不仅是生活方式的变化,它还带来了一系列观念的改变。

如果不具有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时间观,谁会舍弃1角钱的公共汽车,去打10元钱的“的”呢?从自个儿兜里掏钱买车,更没门!说“面的”是中国“轿车进入家庭”的先导,不为言过。“面的”是中国汽车市场转向私人购买的真正起点。

“面的”把普通中国人带进了“出租时代”,也带来了微车的大发展。从1990年到1999年,微型车年产量由4.6万辆增加到57万辆,增长了11倍,年均递增28.6%。1999年,微车产量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31.7%,在客车产量中,更占到55.91%。5家微车企业连续3年进入全国产销量前10名。不难设想,若没有微型车的发展,中国汽车市场今天会是什么局面?

生存压力逼出创新精神

微型车的流行,引起一些人的不快,总觉得挡了他的路,污了他的眼,他们甚至感到“气愤”。以“与国际接轨”为由,淘汰面的,限制微车。

节能、省钱、占地少,发达国家尚且大力发展的微型车,在中国却要淘汰,真是咄咄怪事,难道中国已比日本还要富裕?

诚然,在发达国家,出租车清一色都是高档车,因为在这些国家,轿车已经普及到普通家庭,出租车主要用于商务活动。在我国,情况恰恰相反,中国人收入较低,而轿车价格又太高,没资格坐公车的人,买不起轿车,有事只好打出租,圆自己的坐车梦。

微型车受歧视、遭排挤,企业拿着“产业政策”,找政府部门讲理。国务院为此转发了国家计委文件,但是那些地方,却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限制的地域扩大了,花样增加了。

在此情况下,微型车企业曾想改弦更张,微型车“轿车化”是一次探索。但是,生产轿车,既不为国家所批准,也不如轿车厂家有实力,此外,轿车化的微型车,价格猛升,用户并不看好。

经过一番曲折,微车企业又转过身来找市场。“上山下乡”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口号。柳州五菱总经理沈阳解释说,这是传统产业怎样扩大消费领域的问题,不能说自己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就让消费者购买什么,而是为消费者创造出新的消费来。同一个平台,同一个底盘,开发出多种用途的车,市场就会扩展得很大。

他们一面对产品进行多样化改造,延缓衰退期,一面提高技术含量,改变微型车低档次形象,五菱大发登台亮相,环保、节能、安全,产品迈上一个新台阶。他们还跳出道路运输局限,开发出公园用车、高尔夫球场用车、居民住宅区垃圾车等个性化市场,新老产品互动。在生存压力下,逼出了企业的创新精神。

为天下百姓造车

为平民大众造车,是微车企业不得不作的选择,歪打正着也好,总之得到了市场丰厚的回报。当年也许比较朦胧,今天就十分清晰,柳州五菱把它公开写在自己的旗帜上。

为百姓造车,价格永远是第一因素。车价要便宜,才能卖得多,因为大多数老百姓还不富裕。车价不到位,市场启动不起来。

“简单化”,是柳州五菱“给百姓造车”的具体措施,这是一个低成本的概念,首先,精简机构,把不能为企业增值的开支,大幅度削减,降低成本。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上,推行“准时化”,用“小鸡消化石头”的本领,将精益生产“五菱化”,把企业做强。其次,产品在性能满足国家法规要求的前提下,将多余的配置去掉,减少一些不是必需的功能,使售价降低。去年到今年,他们产品价格降低了10300元,降幅十分可观。形成了由4.9万元到1.98万元的梯度价格,能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用户。

有人说降价扩大销售,是你多我就少的“切蛋糕”关系,大家都降价,必然两败俱伤。五菱总经理沈阳却并不这样认为,以河南市场为例,为了扩大销售,他们花了很大力气,销售量大幅度增长,但是,一比较,市场份额并没有多大变化,因为竞争对手的销售也大幅度增加了。这就是把蛋糕做大了,而不是切了别人的蛋糕。他们说,降价,用户买到了便宜车,厂家扩大了市场,是个“双赢”关系。

一系列创新手段的实施,五菱具备了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在为本国百姓造车的基础上,提出“为天下百姓造车”,即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周边国家的百姓造车。外国车还没进来,他们要先走出去,应对“入世”挑战,五菱人充满了信心。

竞争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发动机”

微车的发展,给我们提供了太多的思考,是我们汽车工业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今天我们可以清楚看出,忽视乃至限制微型车发展,不合时宜地提出“高起点”发展方针,反映了我们的急于求成心理:以为凭借“后发优势”,我们就可以越过“初级阶段”,跳过T型车时代,迅速和国际大公司平起平坐,生产同一平台的产品。不懂得资金、技术、市场和人的经验、素质,都须有一个积累、渐变的过程,欲速则不达。待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回过头来再发展经济型车时,实际上已经错过了最好的历史机遇。

以为行政手段比竞争更快捷有力,少花成本,是我们的又一个误区。多年来,为改变汽车工业的“散乱差”,招数使尽:项目审批、生产许可证、目录管理等等,特别是轿车工业,起步就在极严格的控制之下,但效果如何,有目共睹。

与之相反,从未受保护的微车行业,由市场发挥作用,在高速增长中竞争,在竞争中分化。100多家企业,经过你死我活的竞争拼杀,很快形成了八大集团。八家集团又进一步在市场竞争中兼并重组,形成了长安、五菱、松花江、昌河、华利五强鼎立格局,产量占微车总产量的97.02%,散乱不治自愈。

经济规模,一直是汽车工业追求的目标,它不仅体现在整车生产上,更体现在零部件生产上。而零部件要“一家生产多家供货”,才有可能实现大批量。为此,对轿车和轻型车,国家管理部门从规划立项抓起,想集中发展,形成批量,有些项目甚至有关部门出面协调,但终于难如人愿。我们知道,现在的轿车生产,各成体系,本来就小得可怜的规模,还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然而微型车却通过竞争做到零部件通用化,一种发动机供全国,几十万台的批量,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壮举。

竞争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发动机。(经济日报)
中国汽车网
首页>汽车>行业视点>>具体内容我来补充两句推荐给我的朋友

Copyright © 1998-2000 Internet Technologies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