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汽奇瑞——总要自己长大 | 一向在中国轿车工业阵营中从不显山露水的安徽奇瑞最近风头十足,先是其历时三年苦心开发的经济型轿车“奇瑞”批量投产,紧接着爆出来的新闻是奇瑞加入上汽,并顺利登录国家目录,而最新的消息就是奇瑞汽车轰动车市,成为车市上人们的主要看点。
作为“初生牛犊”的奇瑞汽车来说,它有好几个卖点:卖点之一,价格。8-10万元的价格,仅是目前国内同档次车售价12一16万元的2/3,是国际同档次产品在国内售价24-29万元的1/3。即便是等到关税降到25%的2006年,国际同档次汽车在国内售价也将达到13—16万元,奇端的价格优势将一直延续好些年;卖点之二,福特技术。奇瑞于几年前从福特汽车公司在英国的工厂手中购买了其发动机生产线,利用这条生产线自己生产出1.6升单点电喷发动机,无论是对用户还是对合作伙伴来说,这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卖点之三,上汽的支持。本来就与通用和大众合作良好,再加上福特技术的渗透,上汽集团如虎添翼。而拥有上汽集团技术开发体系、销售服务体系、零部件体系等方面支持的奇瑞,自然能因此较好地扩大企业自身规模,抵御市场风险;卖点之四,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仅用三年的时间就开发出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经济型轿车,奇瑞的实力令同行们刮目相看,而以当前我国大力提倡民族汽车工业、民族品牌的“潮流”,奇瑞在市场上的优势也不言自明。
不过,令消费者有点顾虑的是,由民营企业一跃成为行业巨头之一的“媳妇儿”,奇瑞还会保持原来朴素的“从市场出发,立足于人(消费者)”的经营理念,扎扎实实地去造消费者真正想要的车吗?奇瑞会不会染上某些不好的行业习气,放慢其前进的步子或者举步不前呢?如此看来,目前正红火的奇瑞究竟是“实火”还是“嘘火”,最终还是市场说了算。
本文由《汽车族》提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