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月产销分析
11月全国共生产汽车41.16万辆,比上月增加12.78%;销售汽车40.58万辆,比上月增加11.44%。
11月各车型产量与10月相比,增加幅度最大的是轿车,增长了17.15%,其次是客车,增加11.042%,货车增长6.99%。除中型货车外,其他细分车型当月产量都比上月增加,增产幅度最大的是大型客车,其次是重型货车。
与10月相比,11月三大车型销量中,客车增加14.69%,轿车增加12.43%,货车增加6.57%。
二、累计产销量分析
1-11月,累计生产汽车400.53万辆,同比增长35.04%;销售汽车391.75万辆,同比增长31.25%。
累计产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轿车,生产180.11万辆,同比增长83.74%;其次是客车,生产107.575万辆,同比增长11.04%;第三是货车,生产112.86万辆,同比增长8.43%。
累计销售量增长幅度最大的是轿车,销售173.17万辆,同比增长69.95%;其次是客车,销售108.092万辆,同比增长14.14%;货车销售110.49万辆,同比增长8.44%。
与上年同期相比,重型货车产量增长大幅度回落(今年1-10月为2.65%,去年同期为83.58%)中型货车和微型货车由增长转为下降(今年1-10月分别为-18.98%和-3.29%,去年同期分别为11.13%和17.95%,),轻型货车增长幅度也明显回落(从44.69%减慢到23.63%)。
三、1-10月经济效益分析
1-10月,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258.23亿元,同比增长37.84%;完成工业增加值1590.89亿元,同比增长24.93%;产品销售收入完成7435.49亿元,同比增长38.31%;利润总额完成645.35亿元,同比增长70.47%。
1-10月,重点企业(集团)完成工业总产值4461.58亿元,同比增长47.55%;完成工业增加值1042.30亿元,同比增长50.6%;产品销售收入3838.00亿元,同比增长41.25%;利润总额361.73亿元,同比增长76.93%。
四、轿车产销情况
11月轿车产销比上月增长17.15%,但是各企业增长幅度不同,10月产量非常低的几个企业在11月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但仍有一些企业产量继续减少。
11月轿车销售畅滞并存。据各地汽车市场反应,尽管一些厂家调整了价格,但是11月销售形势趋于下降,新的持币待购人群又开始形成。据报道,北京亚运村汽车市场9月销售汽车8318辆,10月减少到4306辆,11月进一步下降到3798辆。上海联合市场8-9月每月销售650-700辆,10-11月销量只有500辆。西部汽车城10月每周销售400辆,11月为350辆。
预计全年轿车产量可接近200万辆,但是销量仅仅超过190万辆。
五、主要轿车品牌产量走势
六、进口汽车分析
2003年9月汽车进口量为1.11万辆,较上月减少12.5%;进口金额3.81亿美元,比上月减少14.95%。
1-10月进口汽车14.08万辆,同比增长39.93%;进口金额42.21亿元,同比增长65.67%。其中轿车为8.37万辆,同比增长48.45%;越野车进口量为3.49万辆,同比增加43.18%;客车进口1.09万辆,同比下降9.28%;货车8044辆,同比增加45.30%。
版权声明:搜狐汽车评论之贾新光作品以及其他专栏作者文章,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观点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