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经济日报》在《就是不能给汽车暴利“平反昭雪”》(以下简称《暴利》)之后仅仅一周,又发表了同一作者程远先生的一篇文章:《暴利亏损并存 有人为何一听汽车暴利就冒火》(以下简称《并存》)。该文这样写道:“也有朋友认为,总的来讲,汽车是个高利润行业,但其中发展并不平衡,有些车型品种‘十分暴利’,有些车型和品种只是微利,甚至还有亏损企业存在,笼统讲汽车暴利有失全面。我们认为这种意见也有一定道理,这样表达,可能更全面、更准确一点。”“汽车暴利一直主要存在于轿车领域,从目前看,最‘暴利’的是中高档轿车。”这样一来,程远先生实际上否认了“因为汽车行业有28.45%的平均利润率,所以汽车行业是暴利行业”的片面判断。
我们赞赏程先生的做法。《暴利》认为汽车是暴利行业,引用数据有误,结论难免荒唐;《并存》则改正为汽车行业中暴利与亏损共存,客观可信。媒体需要传播真实可信的信息,但非常遗憾的是,似是而非的信息太多。本来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在发改委的网站上明确无误地发布来着,但很多记者却不去用。既然知道一个行业会发展不平衡,有亏有赚,就不能随意用最赚钱企业的盈利指标去证明汽车行业有高达28.45%的“平均利润率”。
阿东在江南某大城市一家大型汽车厂工作。在形成“汽车行业是暴利行业”一说的2002年,阿东的工资是每月1300元,这并不是拿到手的工资,它还包括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多项。目前阿东所在的部门有7位员工,若要计算一下,2003年我们七位同事的平均年薪大约是18000元。这对于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来说,绝非令人羡慕的高工资,而是仅能做到温饱。因此,我的同事小张和小高都没有要孩子,没钱要不起,其中小张已经40岁。我的同事小王一家三口如今住的是建筑面积40平方的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破房子,与邻居共用走廊上的厕所。同事小杨双亲因为原租用的百年老房子将倾,只好贷款几万元再加上双亲多年积蓄买了一处小房子,目前小杨就为如何还这几万元直发愁。进厂只有一年多的小蔡,月工资资金不足千元,可以说不敢结婚!
阿东去过很多汽车厂。例如既有数次到一汽大众,也有数次到一汽哈轻。前者效益很好,后者多年不景气,职工月工资只有几百元,直到去年才好一点。同是一汽,真有天壤之别。一汽重组天津夏利,后者的巨亏,简直可以成为中国上市公司之一绝,关心中国汽车行业的人应该不会陌生。去年因为一个某地区专用车调研课题,我们一伙调研人员列了该地区近20个专用车企业逐一上门拜访,有两三家企业生意红火,但也有很多效益平平、半死不活,更有几家早就算得上停产,其中有一家连看门的人都没有了,无论干部职工,均四散自谋生路。阿东单位附近的一家柴油机配件厂,多年来一直不能正常生产,临街的房子一阵子租给证券公司,一阵子又租给银行。
这就是中国汽车行业的真实。以为全行业暴利惊人,以轿车子行业、甚至仅以最赚钱的单个轿车企业的盈利水平之特殊比照一般,认为那就是客车企业、卡车企业、改装车企业、零部件企业的盈利水平,阿东想来想去,正好用得上陆游的《钗头凤》:错,错,错!
版权声明:搜狐汽车评论之“阿东车语”以及其他专栏作者文章,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的立场和看法系作者个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