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中国汽车工业在长春奠基2002年,325万辆各类国产汽车驶下生产线,中国跻身世界五大汽车生产大国2003年,中国车业迎来五十岁生日,产量有望突破400万辆大关,晋升为世界“老四”那么———
第三届长春国际汽车博览会在持续了一周时间后于7月22日落下了帷幕,来自24个国家、地区以及国内共计1000多家汽车企业参与了本次车展,其中整车企业100多家,包括德国大众、日本丰田、法国标志雪铁龙和国内的一汽、北汽、上汽通用等众多重量级汽车企业。10万平方米的展出面积,412辆的参展车辆,再加上令人咋舌的6276.36万元———车展单日最高交易额,从数据方面看来,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本次长春车博会又是一届国内难得一见的盛会,同时,它也是为我国汽车工业诞生50周年大庆送上的一份厚礼。
汽车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
盛大的车展,火爆的交易,这一方面既见证了我国汽车工业在经历了50年风风雨雨之后所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是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真实写照。据国家统计局的研究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汽车首次成为了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汽车制造业在整个工业中的比重已从1990年的2.2%提高到2001年和2002年的4.4%和5.2%,到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占工业的比重再度提高到6.2%。1990年,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占工业的比重为3.6%,2000年为3.9%,而2001年至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占工业的比重迅速攀升到了5.7%、7.8%和10.3%。汽车制造业税金总额占工业的比重税金由1990年的1.1%提高到今年一季度的6.4%。从行业位次看,按销售收入排名,汽车制造业1990年列第15位,2001年列第8位,2002年列第7位。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销售收入超过纺织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位居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力行业、黑色冶金行业和化工行业之后,首次成为了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汽车制造业按利润总额排名从1990年列第12位升至2001年的第4位,今年一季度,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更是一举超过电力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之后,首次位居行业第2位。
中国车业如何突破发展瓶颈
然而,也正是在这一连串的成绩面前,在长春车展的一片热闹声中,中国汽车界的巨头和专家们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我们的市场开放换回了多少技术?”“目前的汽车投资热到底能持续多久?”“国产品牌何时才能成长为国际知名品牌?”……这些都是汽车界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
在与长春车展同期举行的“新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高层研讨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就对合资经营过程中民族品牌的前途表示了担忧。张小虞说:“我们确实要总结过去在吸引外资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了,比如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如何坚持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在引进外资的同时,如何加强我们高级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这样做,才更有利于民族汽车工业的持续发展。”张小虞还表示,未来中国汽车业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已集中到如何提高我们的自主开发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另外,专门从事向世界各大车厂商提供汽车市场咨询的美国亚洲汽车资源公司也表示,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尽管很快,但依然存在隐忧。亚汽资源公司的分析认为,中国的道路建设一直以来滞后与汽车的发展速度,同时,中国的汽车消费贷款还没有个人信用系统做保障,这都会阻碍汽车市场的持续发展。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日前已经发出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稿中对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产品技术、产业结构、投资项目审批等内容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并明确提出要加强企业自主品牌意识,实施自主品牌战略。同时,汽车消费金融方面的政策也在酝酿中……
纵览全球汽车发展历史,日本用50年时间从一个二战后的“不完之卵”进化成了世界汽车界的恐龙,韩国用50年时间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半岛国家晋升为世界汽车界的新贵,从1953到2003,同样是50年,我国的汽车工业在过去却走了不少弯路。虽然,我国目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最佳发展机遇,可挑战也是艰巨的。那么,等到2053年,中国车业又将是怎样的一番面貌呢?本报综合
来源:[三湘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