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人车生活 >> 人车轶事
汽车产品十大“尴尬”
AUTO.SOHU.COM  2004年04月02日09:44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期,《美国汽车新闻》刊登了一份关于汽车技术的报告。该报告提出了汽车“急需改进的十大技术”。这十大技术都是目前汽车较先进的装置,有一部分已在国内汽车上使用,但车友们似乎并不认可,使之在市场上遭遇尴尬。

  尴尬一座椅记忆功能

  美国媒体:座椅具有记忆功能本是件好事,问题在于汽车出厂前输入电脑系统的默认数据是依据谁的身材设定的?是一个身高3英尺的汽车装配工吗?你在开车前已根据自己的身材调整好了座椅,可是一旦中途下车买点儿东西,座椅就又恢复到默认的位置,你不得不一次次地再去调整。

  本报记者:目前国内一些高端车才会配多方向电动调节装置。座椅记忆功能可能过于炫耀它的高科技性,反而为使用者带来一些麻烦。国内消费者目前对座椅的使用没有太多的抱怨,可见实用就好。

  车友:这个功能挺好,一按电纽就调整好了。

  尴尬二收音机效果记忆功能

  美国媒体:如果在乐曲中间转换收音机的波段,低音区和高音区就会消失,需要你重新设定。假设看彩色电视时每换一个台就变成黑白画面,谁会买这样的电视呢?

  本报记者:有多少人在行车中注意收音机的音质呢,不要让一些高科技来限制了我们的选择,体现驾车人的爱好,以人为本的设置和装置才是最受欢迎的。很庆幸我们目前还没使用上这种华而不实的记忆功能。

  车友:很有用,不过老美穷讲究,弄得东西也太复杂了。

  尴尬三汽车的电子门锁声

  美国媒体:每天的午夜时分,这个声音都会告诉你:隔壁的年轻人回来了,甚至于他的车门开关了几次你都清清楚楚。夜晚被这样的声音烦扰着,谁能安睡到天明呢。

  本报记者:不是靠声音来炫耀你有车的,这项技术需要改进。

  车友:这功能扰民,下雨打雷就自动响。不是有居民拿大被捂车的笑话吗?不过在大停车场找车时较方便。

  尴尬四汽车前灯延时关闭

  美国媒体:虽然有三个车灯开关,可是哪个也不能使你的前灯在停车后立即关闭。这样当你已坐在咖啡馆前时,还要沐浴着车灯的光芒。

  本报记者:延时关灯挺好,在黑夜汽车像一位朋友举着手电筒送我们一程。这个对车的品质和驾驶感觉没有任何影响。

  车友:没有多大意义,对自己家有车库的人有用。

  尴尬五CDROM导航系统

  美国媒体:现在美国花上不到100美元就能买到一个全球定位器,装在收音机的小盒子里即可。而有些车型还在使用的CDROM导航系统,已非常笨拙和落伍了。

  本报记者:国内一些车使用。在城市驾车它只是“聋子的耳朵”。但在远途旅行中是极其方便的一个随身向导,这东西当然越先进越好。

  车友:人家美国才要一百美元,我们却要三四千人民币,还不如人家的好。

  尴尬六似乎过于“忠实”的门锁

  美国媒体:从挂挡到摘挡,车门一直处于锁定状态,制造商有没有想到,驾驶者想自己有更多的控制权利呢?

  本报记者:这项功能挺安全,国内很多车友自己安装这种装置。处于锁定状态总比有人突然推开你的门抢走包要好。

  车友:以前的日本车起步到40公里以上就自动锁,是为了驾车人的安全。现在是为了防盗,多少还是有点用吧。

  尴尬七汽车启动提示铃

  美国媒体:当你发动汽车时,会听到“叮叮”的声音,难道你自己还要提醒自己:“我已经发动汽车了”。

  本报记者:高档车启动的声音,几乎不易查觉,这对于车性不太熟的人来说还是一项比较实用的装置,但如果价格太高就划不来了。

  车友:闹心,没那必要。咱们还没到车内掉根针都能听到响声的地步。

  尴尬八警示屏

  美国媒体:在一些汽车上,你必须点击“我接受”才能查找地图、打开收音机,还有提醒司机车速已超过规定,转弯时带上护目镜之类的警告,而这个提醒往往最牵扯驾驶者的精力。

  本报记者:是很牵扯精力。中国目前没有,但愿以后也别有,厂家也别加这个装置让消费者多掏钱。

  车友:没必要。以前皇冠3.0在高速上超过140就叫,闹心。在德国还有无极速高速路,那不得一路闹下去。

  尴尬九前排座位上的DVD

  美国媒体:这个装置增加了你违章行驶的可能性,精彩的电影情节吸引了你的眼睛和大脑,甚至于警察拦住你时,脑海里浮现的仍是电影画面。

  本报记者:汽车中的娱乐设备是用来享受的,并不是产生车祸的根源。

  车友:驾车时肯定不能看,但长时间等人或堵车时看看放松一下挺好。

  尴尬十电动车窗

  美国媒体:你想打开或关上车窗,不得不一手开车,一手按住车窗按钮,直到窗子完全打开或关上,这个动作本身就存在多少安全隐患呢?

  本报记者:美国人太苛刻,这个指责过于牵强,目前几乎所有的车都有这项功能。

  车友:应该提醒车商将电动按钮装在方向盘上就没这问题了。


来源:[车友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 天上掉下一块大馅饼(04/02 09:00)
  • 汽车文化需要真正的品位(04/02 08:58)
  • 开车让俺返老还童(04/02 08:56)
  • 各国汽车特色大拼盘(04/02 08:54)
  • 画里有话(04/02 08:44)
  • 当“车夫”有点累(04/02 08:43)
  • 法国:明明白白我的车(04/01 13:55)
  • 腾格尔放弃开车选择酒(图)(04/01 11:56)
  • 嗨!你玩车模吗?(04/01 11:21)
  •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