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内客车全年共产销量分别为119.52万辆、销售120.78万辆,同比增长分别为11.94%、15.15%,但相比上年的增长率要差将近一半,也低于汽车行业的总体增长率;在客车行业当中,轻型客车2003年共生产44.34万辆,销售44.02万辆,产销同比增长分别为32.45%、29.89%,销售增幅同比高出2002年近三个百分点,本年度增幅虽低于整个汽车行业,却高于客车行业近一倍,其近30%的增幅保证了客车行业的15.15%的增长。
2003年轻型车同汽车总量生产、销售情况表 (单位:辆)

2003年主要轻型车企销售情况表 (单位:辆)

上表数据,主要是平头类轻客。但因汽车分类较为复杂,故有三方面要说明:
第一,有些在中汽协的轻客统计中销量较大的车型,因同轿车比较接近而未列入,例如保定长城的长头客车类产品2003年销量高于东风汽车公司,另外还有湖南长丰、河北中兴、辽宁曙光等,也有较大销量,却未列入。
第二,上表中也有包括了部分长头型轻客的情况,例如北汽控股公司的轻客数据,含有BJ2020系列产品。
第三,轻客中庆铃大幅度倒退,但它的轻客并非传统的轻客,而是当前所谓的SUV类产品。它的萎缩,同郑州日产、湖南长丰等的崛起成为鲜明对比,但在我们列出的数据表中并没有体现出来。
我们认为,2003年轻客市场中最重要的动态有以下三点:
1、平头改换短头成风。在微型客车普遍加装“鼻子”或干脆改变车身应对乘用车碰撞法规的背景下,轻客中的小型产品均积极由平头改变为短头。暂未成气候的沈阳松辽引进美国产品直接生产短头车型可能是其发端,继而目前的轻客主要企业都积极推出短头车型,如东南得利卡、金杯“锐驰”、福田“爱尔法”等。
2、多功能异化现象有增无减。我国的轻客产品已经完全不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形,纯粹载客的轻客在全部轻客产品中的比例已经相当小,一般估计仅8%左右。在多功能异化车型中,7-10万元的车最受用户欢迎,广泛用于城市及乡镇的货物运输并兼顾载客。
3、MPV正在成为轻客大家庭中的一员。在国外MPV往往是家庭的第二辆车,但在中国主要是作为商务车和公务车,随着MPV类车型的产量上升及高中低档细分,越来越多的MPV车型开始取代传统的高档轻客,并逐渐发展到渗透进入中档轻客市场。(作者:钟东 张长华)
版权声明:搜狐汽车评论之钟东以及其他专栏作者文章,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的立场和看法系作者个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