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至1.3升小排量汽车,目前在国内市场已经有数十款车型,但与以1.5至2.0升为基础的中级车相比,小排量汽车在市场上并不占主流。除消费观念的影响外,部分城市对小排量汽车设限,是其销售受限最主要的原因。
25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首次发布《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这意味着,小排量汽车将不再受限。而随着燃油税改革方案的实施,小排量汽车的市场地位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限制措施明令取消
根据发改委的研究分析数据,目前我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水平比欧洲低25%,比日本低20%,比美国整体水平低10%。而机动车的能源消耗,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增长速度最快的一部分。
发改委认为,根据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的经验,机动车节油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制定和实施机动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并实施车辆燃油税等相关制度,促进汽车制造企业改进技术,降低油耗,提高燃油经济性,引导消费者购买低油耗汽车。
所以,《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同时,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
小排量汽车曾广遭歧视
此前,小排量、低排放汽车在许多大中型城市受到限制。据记者根据网上搜索结果初步统计,全国有60多个城市限制小排量车通行,其中,包括几乎所有最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
北京市:从1999年4月15日开始,排量在1.0升以下含1.0升的车辆禁止上长安街,该政策至今还在执行。
上海市:从2001年9月22日起,禁止1.2升以下排量的机动车进入高架路。
广州市:2001年8月13日以后,停止给排量1.0升以下的车辆上牌,已上牌的小排量车必须在划定的路段内行驶。2002年4月26日,广州市全天禁止外籍号牌微型汽车在市内行驶;禁止广州籍号牌排量1.0升以下含1.0升的车辆在内环路、市区主干道行驶。
武汉市:2002年2月1日起,长江大桥和江汉一桥全天禁止排量在1.3升以下含1.3升的小型普通客车通行。
查询各地对小排量车限制的规定,记者发现,各地限制小排量车有一个“统一口径”:造成了交通拥堵。各地管理部门认为,小排量车性能差、速度慢,是导致交通拥堵的罪魁祸首。尽管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奔驰的速度并不会比奥拓快。
迎来大发展契机
限制小排量汽车的最直接结果,就是扭曲了当地消费者对汽车的正确认识,误导了消费:“小”就要被歧视、受限制的观点影响着消费者,而大排量的、大尺寸的汽车,成为了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而由于设限的城市都是能对周边城市产生强大影响的中心城市,这种消费观念的扩散,导致中国汽车市场上大排量车畅通无阻,小排量车大小城市都受阻。很多国外的汽车企业认准了这点,都将自己大排量的产品搬到中国。
目前,在国内合资汽车生产企业中,小排量车只有广州本田飞度、上海通用五菱SPARK、长安铃木羚羊、奥拓等少数几个品牌产品;在国内,1.3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车也主要以微型面包车为主,轿车产品中,也以吉利、哈飞、夏利等非合资产品为主。
而今年1至9月份,小型车销量增幅为20.3%,1.3升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全国市场平均日销量为4000辆,占所有乘用车的45%。事实上,小排量车在国内的需求依然相当强劲。一旦各地限制措施真正松绑之后,小排量车无疑将会进入一个发展的高峰期。(龚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