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一汽大众项目,有着双重的个人情结。第一,我在1990年到1998年间任大众公司监事会的成员。在这个投资项目讨论时,我投了赞成票。第二,轿车二厂的厂房设计师,来自我的故乡汉诺威,他还是我的朋友。”12月7日晚,刚下飞机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在致辞中说。
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施罗德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访问长春的外国政府首脑。一下飞机,就直奔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建成投产剪彩仪式现场,充分显示了施罗德对此的重视。而有施罗德参加的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建成投产,更能体现德国大众在华保卫战正在进行的重心转移。
大众与一汽合作加强
“我们庆祝的不仅是二厂的建成,而是大众与一汽合作谱写新篇章。”德国大众集团总裁比瑞德博士,用一句话概括了此行的意义。
此前,就大众更偏向上海还是长春的趋势,业界争论了许久。但随着上汽与通用走得越来越近,大众偏向长春的迹象似乎越来越明显。在轿车二厂建成后,至少短期内,大众在华的产能重心将北移。
另一方面,德国大众正在寻求增加在合资公司一汽大众中所占的股份。
据比瑞德透露,去年12月,德国大众就和一汽在北京成功签署关于延长双方合作到2041年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提到在将来的合作关系中,双方将各占50%的股份。
一汽大众成立于1991年,由第一汽车集团和德国大众集团合资经营。其中,一汽集团占60%的股份,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占40%的股份。而德国大众康采恩集团的股份,又被分为德国大众公司占20%的股份,奥迪公司占10%的股份,大众(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的股份。
今年7月,德国大众和一汽还在长春建立了大众一汽平台零部件公司。12月6日,又签约大连发动机合资合同。
比瑞德认为,所有项目都指明了一汽与大众双方合作的未来方向。
南北大众联手降价
就在上个月,大众在中国市场上最备受关注的,还是大众减少在华投资的计划。
11月下旬,大众汽车公司证实:今后两年内在中国减少投资22%。投资由原计划的27亿欧元,缩减到21亿欧元。对于大众的减资,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是在为给加速两个合资公司的整合计划让路。
因为,虽然无法和1990年代一辆经济型轿车至少有2万元以上的利润相比,但是大众依然没有足够的理由,把利润最高、增长速度最快的中国市场投资,如此大规模缩减。而缩减投资,有利于对大众在华的两个合作伙伴——上汽和一汽造成压力。
一直以来,大众和上汽、一汽的两个合资厂各自独立运作,被认为是国外汽车集团在中国市场“一拖二”的典型。虽然德国大众,早已有心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合二为一。
而2004年,更能代表大众中国,正走向南北合并的事件是:在北京车展上,大众集团首次在国际A级车展中将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拉到自己搭建的展台上,以及随后的南北大众联手降价。
6月17日,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几乎所有国产车同时执行了新的价格。除一汽大众奥迪外,上海大众旗下的帕萨特、POLO、桑塔纳3000、普桑、高尔,一汽大众旗下的捷达、宝来、高尔夫所有品牌的全系列产品的价格全线下降。
此次联手降价行动,更开创了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由跨国巨头牵头,再联合数家合资企业对价格体系进行直接干预的先例。
明年将推更多新车
南北大众合并的内在动力,则来自于大众在华市场份额的下滑。各自为政,使大众在消除内耗方面花费了精力。
去年,上海大众以39.6万辆的业绩保持国内轿车销售第一,一汽大众则以29.8万辆的销量拿到第二。从表面看来,大众在华仍然非常风光。但不容忽视的是,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的份额正在快速下滑。2001年下降为50%,2002年为40%,2003年降到了32%。而今年,大众自己也只是希望在中国保持30%的市场份额。
中国市场的狂飙猛进,大众在华现有产能的限制,一度被认为是大众在中国轿车市场份额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去年,受“井喷”行情影响,一汽大众捷达也一度需要排队加价。所以,才有了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产能都将翻番的27亿欧元投资计划。
但事实上,由于车市在今年已进入了激烈竞争的阶段。汽车厂家扩产的风险也已渐渐显露,产能闲置在明年无疑将更加突出。据摩根大通日前发表的中国投资分析报告认为,中国轿车供应在今年将过剩11%,明年将过剩23%。
66万辆的产能规模,财大气粗的一汽大众年产能终于超越了上海大众跃居国内第一。但今年,一汽大众的产销目标已经下调到了30万辆。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大的突破,明年一汽大众的产能将闲置过半。
“33万辆的产能,需要大量的车型来填。欲知新产品计划,请听下回分解。”正如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李武在轿车二厂投产后对记者所说,2005年,大众在中国市场,需要引进更多的新产品投入战斗。(龚 平)
一汽大众二厂建成 新宝来能否投产是悬念
一汽大众发力二手车业务 迎二手车市春天
一汽大众将生产大众、奥迪全系列车型
( 责任编辑:刘林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