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搜狐评论

回眸2004,畅想2005,中国汽车你走好!

AUTO.SOHU.COM  2004年12月20日16:27  搜狐汽车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搜狐汽车评论 黄海/文)中国汽车看来是注定要用叹息声来告别即将过去的猴年了。本来说金猴、金猴,是个好年头,怎奈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只是生不逢时,市场表现的一落千丈就是它的真实写照——难道这就是所说的物极必反?2004年对中国汽车业来说实在是太不平凡了!车市在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由极“热”到极“冷”的陡转:从2003年的年均增长76%一下子就落到了今年的增长不及10%,不但把汽车厂商和经销商们晃得晕头转向,就连业界专家们也大吃一惊。本来这些年的中国汽车,好比开足了马力的火车头般奋勇向前,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兴旺,怎么会突然间就跌入了深渊而缓步不前了呢?谁能给个答案?

  不过苦恼也好,郁闷也罢,在市场的风雨中跌跌撞撞的中国汽车好歹也算熬到2004年年底啦。回首这一年,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恐怕就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当然失去了很多,得到的也不少,更多的还是教训。那么,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是更好还是更糟?不管怎样心若在梦就在!我们总要努力,我们总要奋斗向前,我们相信我们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在这里要为中国汽车在2004年的表现打个总结——回眸2004,这是中国汽车的政策年、调整年、降价年、赛事年、兼并重组年……畅想2005,会怎样?都祝愿中国汽车从此一路走好!

  降价年:熊市当头苦痛谁知、悲情出血降价难救

  近年的车价是个持续向下的过程,十来万的赛欧三年后就跌掉了50%!甚至连一直要加价购买的雅阁也下滑了数万元。当时间进入到2004,这个降价的进程陡然间加快了,其范围不但深而且广……2004年真的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市年:几乎所有负面因素今年一下子都涌现出来。面对熊市的苦痛,有的不堪忍受选择了退出,更多的则是在悲情中大出血以期救市,因此,降价就成为了2004年最为频繁却最不愿为厂家所提起的关键词。当我们试着来探究降价的根源时,不难发现的是其根本缘由还是供求关系。虽然企业的实力,产品的品质,市场上的口碑,消费潮流等等因素对于产品价格有一定的影响,但其中依然是供求关系起到关键作用,纵观汽车市场上的车价变化,无一不遵循这条基本的规律。惯于使用“价格战”的孙勇也说,“许多人认为之所以出现价格大战,主要原因是中国汽车行业存在暴利。其实不然,因为主导价格的最根本因素是供求关系。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供不应求,加价;供过于求,必然降价。”这对我们的汽车企业家们有什么启示呢?汽车是怎样卖掉的,从下面的例子可见一斑:

  今年的降价潮大体上有三波:其一是今年的2月份,面对春节众多厂家为了来个“开门红”,都对价格进行不同幅度的调整,同时出现了众多的所谓“04”款新车,这次降价是成功的;其表现是市场上的轿车,特别是经济型轿车的销量直线上升,这样的结果当然让厂商和经销商欣喜若狂,厂商更是加大投入,扩大产能,加快生产脚步。——或许这就是导致目前库存严重积压的起因之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虽然影响力惊人但往往是引导盲目、“度”难掌握。

  第二次降价潮的始作俑者是上海通用启动的“别克·突破2005”全系列车型降价活动和接下来在6月份北京车展前由德国大众主导的南北大众首次联合起来的全线降价以及随后东风的跟进;这次降价潮的波及面广、持续时间很长。上海通用倒是借此活动夺得了一次全国销量冠军,让南北大众心痛不已失去了半壁河山可谓成功了。然而,现在来看也许正是由于这一波降价,成为了后来产生“黑五月”、“黑六月”乃至市场至今依然一蹶不振的直接导火索,因为这沉重地打击了消费者,让他们害怕了捂紧了口袋持币待购?南北大众的联合降价也被称为在错误的时间所作出的错误的决定。一招即失、全盘皆输,8月份的时候,面对毫无起色的市场,已经开始被库存重压逼迫而病急乱投医的厂家们坐不住了,搞了次现在证明是愚蠢至极的所谓的行业“价格联盟”,说白了就是发誓不降价协议——得到的只是市场的一遍骂声和后来不得以的自食其言:在不到一个月后降价就开始,而且是由他们自己主动发起在市场更大的广度和深度进行。

  “胳膊终究是拗不过大腿的”,市场的力量让第三次降价在不久后再度展开,降幅之大、涉及品牌之多,绝不亚于“黑五月”之后的集体跳水。我们想说的是,在这次降价潮中,来自韩国的伊兰特依靠不断的降价去不断凸现最佳性价比的做法让之成功地成为行业销量增幅之冠,甚至几乎造成了一次“韩流年”;奥迪也因首次全线下调扩张了市场份额;最醒目的蒙迪欧其增幅相对于去年居然超过了800%!可谓一大奇迹!反观宝马,遏制私自降价的行为当然让它的销量归于惨淡而饱尝苦涩。赞扬东风标致雪铁龙307检讨了它的定价,在降价时推出了业界首次的全额差价补偿举措除了赢得掌声还让订单在惨淡车市下雪花般纷纷来。此番降价中的另一个受益者是东风日产天籁,恰当的定价和诱人的配置让它上跨一步成功地进入了原本不属于它的高档豪华车阵营而笑傲寒风。

  照此情形下去,今年最后一月的下半月会不会出现第四次也就是大范围大幅度的“甩卖”?如此,象上面所讲的那样由于恐惧继续降价而会不会只能令事情变得更糟?不过我们还要提一下的是蓄势已久的华晨在其新车尊驰中所大胆推出的业界首例“10年20万公理”保修措施,这个举动的意义是深远的,或许正是在黑暗冷清中救市的一济良方也不一定。今年也是“持币年”和“库存年”,持币待购的行为,甚至波及了经销商,据说最近有几天我国每天的汽车销量居然达到了30000辆之多,这些都压给了经销商吧。库存的压力怎样才能释放,弄到经销商那里能行吗?这种竭泽而渔的短视行为和做法只能让人叹息。

  总之,今年是“你方降罢我登场”,国产的、进口的,高档的、低档的,畅销的、滞销的,新的、旧的都降降不休。降价的意义究竟在哪里谁能说得清?降价总好比是剃头挑子一头热,降来降去也没人理!最好玩的是来自某媒体的评论,“……9月份才降过价的伊兰特,也在不断创出价格的新低,让人觉得它的性价比好像是永无止境。”当然,市场是残酷的,适者生存,不适应它的要求的只能被抛弃而停产,所以今年又可以被称为“停产年”。让我们来怀念一下这样一些曾经出现过的车型:夏利2000、金杯通用开拓者SUV、普莱特……

  政策年:游戏规则日臻完善、市场需要遵纪守法

  2004年是中国加入WTO后,兑现相关入世承诺的第一年,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初尝市场严酷滋味的一年。因为到2005年1月1日,进口车配额和许可证将被废止,关税也将降到30%,同时,零部件关税将下降到13%,保税区将被取消。到2006年7月1日,关税将最终下降到25%,零部件平均关税降到10%,与国际市场基本接轨。据悉这一政策不会改变而且将被按时执行。在政策层面上,需要进行适应WTO通行规则和尊重市场竞争机制两方面调整,许多与汽车有关的关税壁垒开始逐渐降低或撤消,一些直接指导中国今后车市发展的政策也相继出台:“一方面是从经济全球化和汽车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出发而主动实施调整措施;另一方面是适应WTO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进行体制和政策性调整。”——这也是汽车市场进入规范化操作的一年。

  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新形势,中国汽车产业原有的发展战略和管理模式都在进行着全方位的调整,因此,2004年也被许多业内人士称为中国汽车的“调整年”。回顾2004年,政府在宏观产业政策、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等领域都做出了相当程度的努力,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政策看出:

  1.于5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尴尬中初现磨合时期的阵痛。这个法律恐怕是迄今为止最受关注的法律了,起因就在于其中新出现的司机“无过错责任”了。对这点评论可谓数以万计,笔者就不赘述了。不过笔者想要说的是:从“撞了白撞”到让司机承担无过错责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由司机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有违公平,保险公司也因此才能钻了法律的空子。制定法规的目的是保护守法者,这样才能体现社会生活中的公平、公正,“违法者只能与违法者之间去做‘以人为本’的比较,而不能与守法者之间进行比较。”“以人为本”的最终目的,不是关爱一个弱势群体的同时造就新的弱势群体。相信在以后各地出台的实施细则中会有所修正吧。

  当然,新道法总体上是个大的进步。它的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全面走向法治时代,对于违法交通法规的处罚“法”字当头,在轻微交通事故可以私了、高速飙车将受重罚、肇事逃逸终生不得开车、验车无须停车泊位等规定上又体现了以人为本、公平与便民的特点,对我国道路交通事业有积极的影响。

  2.于6月1日实施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有利于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而且是我们在后面将要谈到的汽车行业重组大潮的直接推动力和政策依据。它在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做大做强方面有了明确的表示。取消了与世贸规则相违背的部分,减少行政审批,强调依靠法规、技术标准引导产业,提出了品牌战略,引导现有企业兼并重组,要求汽车企业重视建立品牌销售和服务体系,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创造更好的消费和使用环境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我们看到,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我们的上汽集团已经将做大之手伸向了国外,不但拿下了双龙,而且也牵手了罗孚——中国汽车企业找到壮大的捷径啦?——看来,对付竞争对手的最好方法就是“吃”掉它?

  3.于今年3.15出台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召回”制度。它的发布意味着汽车“三包”之期不远了,这样,汽车这一奢侈消费品的售后问题终于有了有法可依的那一天了。这对于其他消费品的召回也有示范意义。建立和实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制度是一个伟大的尝试,虽然我们看到制度中对于违规者最高仅3万元的处罚条款其力度还远远不够,不过这对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督促汽车经营者提高质量水平,促进全社会诚信水平的提高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当然这还需要消费者、制造商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新政策的指引下,继马自达6的召回,长安公司宣布自9月8日起,对遍布全国的超过15万辆的电喷奥拓轿车实施召回并免费维修。这也是国内车市迄今一次最大规模的国产汽车产品召回。这是一件好事情,长安的诚信赢得了消费者,这也给了它在油价飞涨时期敢于上调长安奥拓价格的底气。

  4.于10月28日正式实施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表明了国家对于进行可持续发展,节约能源的决心。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该标准按照整车整备质量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的限值分阶段提出了要求。它的实施有望减少因为汽车保有量日益增加而能效较低所带来的能源浪费,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国内汽车企业引进真正的先进技术。虽然安装整备质量来分类有点牵强而且容易被一些公司钻了空子,不过怎么说都是一大进步了;而其中的分阶段,一方面比较“人性化”,另一方面也更科学更合理。

  5.11月25日正式实施的《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提出:我国将研究鼓励发展节能车型和加快淘汰高油耗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择机实施燃油税改革方案;取消一切不合理的限制低油耗、小排量、低排放汽车使用和运营的规定;同时,研究鼓励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的生产和消费政策。请注意其中的取消一切不合理对小排量车的限制和“燃油税”、新能源车等表述,这表明了在燃油税的压力下小排量车将赢来春天,而新能源车将是以后的发展方向。其实在上面谈到的第2和第4条政策中都有支持低油耗车的意思,看来国家是准备在节约上下重手了,的确,面对高企的油价,仅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上就需要提倡节能。

  总的来说,今年是政策年,游戏规则日臻完善:新政策继续以鼓励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作为方向并且更为理智、灵活、更从实际出发、更为人性化。还要提到的是《汽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的出台,让我们更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当然还要希望有关方面执“法”必严,这样买车也就放心了。

  蚕食年:外资利口蚕食鲸吞,势力划分蛋糕归谁?

  2004年是外资汽车企业大展鸿图的一年,有媒体甚至发出了“日韩系还是德国车 谁将赢得中国战场?”这样的口号。看看这样的呼吁,其实无论日韩系还是德系,都不是中国系,别忘了还有其他“欧美列强”在虎视眈眈,看来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是外资的囊中之物了,这岂不悲哉?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在外资的不断渗透中,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已经被分得差不多了!从国外企业的角度分析来看我们的合资企业,在合资的框架之内由于国内企业话语权日益削弱,实际上中国市场已经呈现出类似于国际汽车市场上的“6+3”格局——这和描述清朝末年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的那幅著名的“时局图”是多么的相似:只是缺少了俄国,当然其原因只是俄国并不擅长乘用车的生产。——中国汽车这些年,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被抹杀,技术没有拿到市场却已丢去!只需看看我国目前汽车行业中排行前10位的汽车企业背后,那里几乎都有外资在活动就知道了。

  在全球主要市场基本已经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中国市场显然就已经成为了他们垂涎的大块肥肉。某美国媒体在前不久就公然宣称美国确信,备受降价打击而惨淡的中国车市依旧是拥有巨大希望的田野。——抢占中国汽车市场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外资在中国的这些年,成功地做到了让其合资企业因为获利颇丰而不思进取,这样他们就轻而易举地赢得了在中国市场的主导权。当然,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能全赖外资,为何会这样?鸡蛋无缝苍蝇怎叮?我们自身特别是那些国营汽车巨头们更该好好检讨一下了。当前的形势已经很危急了,再不醒悟我们就将永远失望!我们再来细看一下外资巨头的布局:福特在坐拥长安后已经顺江而下到了南京,丰田一南一北渐成合围之势;通用似乎只对上汽情有独钟但是也收了金杯通用,别望了在世界上通用整合的胃口可是很好的,前些年收购大宇时还顺带捎上了上汽,让后者学会了什么叫全球整合,通用的胃口会仅只于此吗?宝马在华晨、奔驰到北京,大众更是早有了上海、长春,其它还有标致雪铁龙、雷诺本田……群雄逐鹿,鏖战中华,唯惜少见我辈!君当自强!

  大众在中国二十年,已经让中国汽车失去了最好的发展良机。世界“6+3”们再来,难道中国连调整的最佳时机也要错失吗?很明显,在此情此景之下,留给我国汽车企业和汽车品牌的机会已经不多了。盲目的不求控制的合资,失去自我的“苗”如何能够长大?前不久笔者曾经写过“大树底下好乘凉吗”和“看汽车群雄逐鹿、鏖战中华”劝诫了外资在中国盲目的“牵手”行为;的确啊,我们的汽车企业能不能再矜持一点,不要那么容易就把自己嫁出去行不?合资车厂,你改悔罢。难道成为外资的附庸你心里真的就甘心?

  重组年:做大做强才是正理,还我河山方显本色!

  轿车行业是规模经济效应最显著的行业之一,随着轿车产量的增加,产品成本也持续下降。因此,在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提出了我国汽车企业中有条件的要做大做强,而且国家也会扶持那些能够长大的企业。“根据行业的历史经验,轿车产量从1万增加到10万的时候,产品成本下降最为迅速。”面对外资巨头的咄咄逼人,中国汽车企业已经感受到了切肤之痛,他们绝对不甘只做加工厂、外资的生产车间——最近联想不是收购了PC机的鼻祖IBM上演了“蛇吞象”的大戏吗,我们的汽车企业为何不能强硬点呢?恨他怕他不如吃掉他!所幸我们的企业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今年一年中兼并重组之声不断,他们要练好内功再参与竞争:有哈飞昌河的高层互换合并之期不远;有长安笑纳江铃昂首进入前三;上汽更是大手笔,吃了双龙还望着罗孚;格林柯尔的胃口也不错,有了襄轴还要亚星,国内不够也去国外,成功拥有了欧洲著名汽车设计公司雷莱德……

  一个好汉三个帮。整车企业在齐努力,零部件企业也不闲着,外行更是表现了初生牛犊不怕虎!今年,零部件产业已经出现了大范围的合纵连横之势,一些厂家如福耀、万向等等业已走出了国门或收购外企或为世界配套,的确在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比国外所有的加起来还多的情况下不合并怎么行?外行也来造车要把水搅热!造空调的、生产酒的……能来的都来——有奥克斯的SUV、比亚迪的经济型和新能源车,重庆摩企更是纷纷入行——或许大浪淘沙只留英雄多年后剩下的不会有多少,但是他们曾经为中国汽车而奋斗过了这就很了不起!

  重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今年早些时候奇瑞和华晨联合成立的一家合资采购公司曾经让业内误以为这两家是自愿走向合并而兴奋不已,后来证明这不过是为了协同采购降低成本的浅层合作罢了,最终该公司恐怕还是受制于华晨自身的内部问题而不了了之了,总之是后来再也没有听说过,面对华晨的问题我们只能扼腕叹息;其实早在二者联合之前,吉利等四家企业已经联合起来采购了汽车用钢板。说到联合,我们不得不谈谈中国汽车的出口了。

  出口年:出口之行名多实少,掌声背后甘苦自知?

  中国汽车的出口是最近几年的事,近来的趋势是奇瑞、长城等“地方队”打头阵。我们不知道这样的出口能不能赚大钱,不过在国内销售受阻的情况下也不失为换一种活法。但是我们注意到,在零部件进口、出口环节的国内政策优惠以及汽车出口等方面,都由于中方不掌握当地的销售渠道而有所损失,这也大大削弱了国内企业在利益分配时的话语权。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出口之行是名多实少,掌声背后甘苦自知罢。做强了再出去或许更好?更何况,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些企业的出口还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

  说来奇怪,限制他们出口能力的一大因素居然不是因为拿不到订单,而是远洋运输能力。据说吉利甚至因此损失了1/3的出口订单!因为出口汽车需要专用的汽车滚装船,而目前中国自己的远洋运输企业竟然没有一艘专用汽车滚装船!当我国汽车企业的汽车想要出口时,就不得不求助于日韩的远洋运输企业,而这些企业大多与本国的汽车企业签署有长期的合作协议,中国汽车企业整车出口自然就饱受歧视了。据说中国企业比日韩企业要多支出至少5%~10%的运费。“……那么中国每辆车的运费成本就要1300~1500美元。……出口汽车的成本价大多在3000美元至8000美元之间,运费所占的比例相当高。”而如果采用集装箱到购买国CKD组装也受限于诸多因素。很坏的消息是,中国汽车出口厂家的这种郁闷恐怕要到2007年以后才能逐步获得缓解。可喜的是中国的两大海运巨头中海集团和中远集团已经看到了中国企业的窘境和其中蕴含的商机,正在筹措进入该领域,只希望能不能快点?因为留给中国汽车企业发展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说到出口也要谈谈出国,以前净是外资来中国,多年以后我们也出去啦!谈到出国就要谈到上汽,它的胃口不可谓不好,坐拥双龙后还拿下了罗孚,而且向外扩张之手显然不会停息,内容应该大于形式,凭着中国的成本、资源优势,历史机遇,以及成为世界最大汽车销售市场的潜力支撑,国内汽车制造业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坐拥金山岂会空回?世界,看我的!其他企业也快行动吧。

  自主创新年:自主开发才是正理,有了知识才有未来!

  中国汽车品牌的困境,“没有品牌,造多少车也是别人的辉煌”。对于自主品牌。能够开发概念车还是远远不够的,要在保留自己的同时关注汽车开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要注意到新的汽车技术即将取得重大突破、新的汽车生产方式已开始形成、金融服务越来越重要等现象,要把国外经验与中国市场实际结合起来,不能照搬外国经验,从顾客真正需要出发决定自己的战略问题,这样自主之路会走得更好。我们目前的一些自主企业好像陷入到了“知识”陷阱,有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在合资二十年却得不到真正本事的时候采取了一些更直接的行动,其效果尚待检验:买技术,比如华晨造中华,美丽的外壳下内饰不到位和品质的瑕疵令之难堪;买厂家,比如上汽收购双龙,严峻的国际整合问题会让之绞尽脑汁……当然,不碰壁哪知醒悟呢?现在双环不是又一次因为模仿而陷入困境吗?但我们要说的是汽车岂能不模仿,当然模仿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奇瑞、吉利等在今年也创造了不少奇迹。如QQ的旺销与新车型的不断推出,在资本实力、技术水平、研发能力与市场营销上全方位的差距使他们还缺乏真正持续的竞争力;自主能力需要不断培养,品牌的塑造需要一生一世,不能有丝毫疏忽和麻痹,更不能做“恶”,要把消费者放在最高的位置,中国民族汽车自主道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奋斗不止,中国汽车欲叫响世界,请走好!

  新能源元年:能源契机失不再来,换种活法明天更好

  前不久一汽丰田定下了计划生产Prius,通用也把他的氢动3号拿到了上海,国家863中更是增加了对新能源车的全力支持,在有新能源奥运会之称的必比登比赛上中国企业也展示了他们的绝活……在石油资源日益紧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呼声日紧的情况下,新能源车加快了它量产的步伐——换一种活法或许更好?据悉,我国在混和动力技术水平上与国外的相差不到5年,在一些方面比如电池成本上还具有优势。既然我们在内燃机时代已经错失了发展的机会落后了不下20年,面对能够迎头赶上的良机,一定要抓住它定下决心加快发展,使混和动力车在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和便利性等方面能够尽快达到广大消费者所能接受的水平,缩小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争取在某些项目取得重大突破,赶超世界水平。未来的世界汽车工业必将有中国企业的一席之地,有可能与跨国公司“平起平坐”,那么,换一种活法或许真的会活得更好?而目前小排量车、柴油车应当大行其道。让宝来TDI们更多一些吧?

  赛事年:汽车运动风声水起,阐释经典向往美好

  今年也可谓是汽车赛事年,比如卢宁军在达喀尔创造的奇迹就带热了国内对越野车的消费。当然这些运动中最具影响了的当属F1首次来到中国了。2004年在上海F1中国大奖赛的成功举办,在全世界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但提升了中国和上海的国际形象,也进一步检验和提升了上海承办国际大型活动的能力,吸引了更多跨国公司关注中国和上海;这将有力地促进中国及上海汽车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我国汽车运动和上海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极大地带动了旅游、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提升了其生活品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当然,车王舒马赫更是不会忘了上海的,因为在这里这位常胜将军饱尝了马失前蹄的苦痛,明年会更好!什么时候也能出现我们中国自己的F1车王呢?其他的赛事还有场地锦标赛等,总之是看汽车运动风声水起,阐释经典向往美好。以前买车的理由是“工作需要”而现在则更多的是“工作+生活”,以汽车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正在改变着你我的生活。让我们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吧。

  售后服务年:苦心孤旨只为生存,4S空乏难逃鸡肋

  汽车的售后服务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重视,这也直接影响了厂家和经销商的行为。因为汽车不同于其它消费品,顾客在“用车”上的后续投入是源源不断的。一部车从销售、使用到报废,是一条很长的产业链,销售只是最前端的一环,而维护、保养、改装和美容等则在汽车的使用周期中占着绝对多数的比重同时也是获利最大最持久的部分。使顾客养成对这个品牌、对这个品牌服务的忠诚,这样才能保证经销商的长期利益,才能保证品牌的地位。反观代表中国售后服务最高水平的“4S”店,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销售、轻服务的现象,店面倒是建成世界一流了,硬件上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水平,可服务呢?仿佛是小学生阶段。

  其实解决方法倒是有一个,那就是“既要让4S店的硬件设施投入能够保证服务质量水准,又要让投资额控制在适度的水平,使得4S店的运营成本下降让其服务价格对用户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这样“4S”店或许能够浴火重生吧。风雨飘摇,阵痛难免,但不经磨练哪能见到雨后彩虹?想让售后服务不再成为“鸡肋”吗?厂家和经销商们是时候该足踏实地,从“心”做起了。

  新车年:新年新车新气象,好车纷纷来袭

  今年是不折不扣的新车年,据粗略统计今年04款新车和改款车就多达百余种,好车纷纷来袭的背后是我们消费者多了选择,厂家有了差异化竞争的渠道;如果再加上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的制度保障、科学的管理水平、通畅的信息渠道……中国汽车应该能在世界范围内崛起吧?当然,我们还希望汽车厂家从中国消费者的实际出发,真正“解剖一只麻雀”,深入细致地分析我们的真正需求,为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产品。

  市场营销年:殚精竭虑只为卖车,绞尽脑汁终有回报

  “酒好也怕巷子深”!新车如此之多,消费者忠诚尚为建立,那么如何更多更好地卖车就成为了当务之急。生产什么并不重要,首要是生存,其次能挣钱,一桶水的价值在淘金者极度饥渴的情况下能超过一袋黄金,用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才是正理。但是要发现客户的真正需求却是个难题,要做市场领军人物,开创市场潮流才会“钱”途光明,譬如宝马,就发现了一个市场空隙而放下架子去生产“宝马牌”的小货车了。其实我们也很清楚,宝马这样很有可能会损失一部分很讲“面子”的顾客,我们假定它能占到10%,但是很明显,宝马这样却将赢得其他市场90%顾客的注意,取舍之间足见大智慧哦。渠道为王!再看看雅阁为什么能以并不低的售价成为“价格标杆”,标致307降价为何掌声一遍?如何卖车,真的还很需要我们去学习。别克GL8广告最初版本是一群鹿一只只地跳进车厢,“有空间就有可能”,但无促销作用。改为“陆上公务舱”后,面子、档次这样明显的用户诉求很快吸引了用户,销售就上去了。

  记住“只有淡季的市场,没有淡季的思想”要分析形势,明确目标,树立信心,我们再举个例子,在国外买车,经销商并不急于将车卖给你,而是先让你对自己挑选的车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有的经销商还专门开办了汽车学校,教你这款车的驾驶方法、特点和一些注意事项等,这样的营销才是深层的营销,这样所达到的效果能差了吗?

  重卡年:欧洲重卡图谋中国,加快对华市场渗透

  在乘用车市场萎靡的同时重卡市场却获得了难得的发展良机。其缘由来自国家对货车超载的严治。世界重卡巨头齐聚中国,要将这块丰厚的“肥肉”侵食!奔驰、沃尔沃、依维柯、斯堪尼亚等重卡巨头频繁活动,加快了对中国市场渗透。反观我国原有的重卡企业,大多采用了现在已经过时的斯太尔技术而错失发展良机,幸亏还有合资的福田欧曼,中国重汽也有了豪沃;当然最长志气的还是一汽那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奥威”重卡。中国庞大的物流用车需求会是中国汽车企业的另一个崛起的机会吧?中国的商用车企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用车环境年:有了改观要保持,不能趁危落下石

  宏观调控挤压车市、库存积压包袱沉重、银根收紧汽车信贷紧缩无米下锅、原料上涨影响成本、销售下滑一泻千里、价格落势一发难收、油价上涨高企难降、还有消费者坐山观虎斗持币待购……今年的用车环境真的还不算好,车价在不断下降,保险费却在不断上升,当然“肥了”保险公司;这还不够,更有人保带头推出的“500元免赔”条款,无非就是其垄断地位所致。其实,光靠涨价并不能完全解决车险市场的问题,要从其根源上来解决,着力研究解决当前保险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还要着眼长远,从长计议,不能因为追求短期利益,破坏长远的发展资源,要确保保险业能够实现长期的持续健康发展,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只能使事情越变越糟,中国车险业,是到了该深思的时候了。我国其他于用车环境建设相关的环境呢?比如燃油税为何还迟迟不能出台?种类繁多的过路过桥费能不能少点?小排量车为何还要受到限制?交通为何一直拥堵,公车改革怎能货币化了之?……这些都是需要在新的一年中不断改革,不断修正的。

  车展年:辉煌车展的背后难禁车市萎靡不振

  今年形形色色的车展简直是多如繁星,比如开展汽车象棋赛、零成本车展等等。其实一些地方的车展也真没有什么必要,因为他们几乎不可能发展壮大,从世界各国的经验看,一个国家是不可能支持一年超过两次的大范围国际车展的。但其中不得不谈的是6月北京国际车展,这个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米,参观人数多达数十万的车展俨然已经跻身国际一流车展的大展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中国车市的主题之一。但是,在辉煌车展的背后难掩中国车市整体的萎靡不振,中国车市的路还在何方?或许在明年的上海国际车展时会有个答案了吧。再看看最近结束的第二届广州车展,欧美车的冷淡和日系车的风光无限形成的鲜明对比在预示着什么?不过总的说来这些都是别人的辉煌吧?

  车展中的一大亮点就是“概念车”了,当年通用在中国展出的造价高达3000万美元的概念车“自主魔力”,不但让我们洗了眼睛也洗了脑袋,让中国人真切感受到了什么叫做“科技·魅力”,也让中国的厂家们意识到了“概念车”的威力。所以才有了今年国产概念车的雨后春笋般的推出,2004年又可以被称为中国“概念车元年”,从我国最早的“鲲鹏”车到今天的“长江鲟”、“cm8”、奇瑞的NEW CROSSOVER……世界汽车将从此拥有了“中国概念”!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也从此将写下独具特色的“东方魔力”浓重的一笔!让我们期待吧。

  说到车展,其实就是汽车的集中展示,这也是汽车广告的一种形式。再看看今年各具特风生水起的汽车电视广告、平面广告等等,真是热闹非凡,搅热了中国广告届;有经典的美丽的也有不知所云者,更有丰田霸道广告风波、西安“宝马彩票”案中宝马车意外出名等等一系列被动广告……而且汽车及其相关行业的广告也上了央视黄金时间。这样,2004年又可以被称为“广告年”——笔者有个不成熟的认识:当一个行业猛打广告之时,就是这个行业走向成熟价格宜人之时,看看以前的彩电、空调、手机……莫不如此,消费者们就偷着笑吧。

  换将年:壮士折戟扼腕息,时不利兮可奈何?

  2004年对于许多汽车职业经理人来说是个大“坎”,车市的萎靡反映到经理人上就是寻究于其人:孙勇、郑达玉、史登科、郭谦……纷纷改换门庭或黯然离去,这一方面是由于竞争激烈,水少鱼挤所导致,当然在变动中也折射了行业的兴衰,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在寻求自己更好的发展天地。无论怎样,存在就有一定的道理,甜蜜的事业还在前方,努力就可为,但我们想提醒一句的是盲目换将或许只会令事情搞得更糟糕,比如奇瑞失去了就孙勇不可谓是一大败笔。市场需要救赎,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您的意见呢?

  2005年轿车行业展望

  回眸2004年,在上下求索中我们走向了成熟,展望2005年,机遇与差距同在,路还要靠我们自己走。总的来看,政策会继续进行适应性的修改,一些新政一将陆续出台;降价的势头仍将继续,厂家们还要割肉;外资的动作还将加快,蚕食的份额还会加大;国产品牌还有机会,少数品牌有可能大发展而少数会萎缩甚至会消亡;新车不会少而用车环境会有改善,特别是燃油税可望正式实行。车展依然能大行其道汽车广告会赚得盆满瓢满。当然市场的巨大潜力还有待我们继续去挖掘,自主品牌当有大的发展,新能源车或可发达,汽车生活也会更美好。

  由居民消费升级推动的轿车消费将继续保持适当的速度增长。预计2005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将达到近300万辆,库存压力或可降低不少,关键是要厂家们齐努力,让消费者感觉车价真的与世界接轨了。同类轿车产品的价格将继续向下调整,由于轿车新款逐步量产,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使销售价格具备了向下调整的条件。预计2005年同类产品价格降低的幅度还将达到8%-20%。国外汽车品牌还将占据主导地位但国内汽车品牌如果展开差异化竞争还是很有机会,兼并重组进程会更深入下去,部分国产品牌能够茁壮成长;这也给我们的零部件产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实这也是他们发展的最好时机;同样,这也为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4S店和汽车超市等新业态会大行其道……

  由于国家对轿车排放、安全性要求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舒适度要求的提高,轿车配置的提高导致全行业轿车消费均价呈现不降反升的态势。汽车的升级换代进程会加快,拥有全系列车型的厂家会有更好的机会。居民的汽车消费结构会继续向现在的中高档轿车靠拢,汽车消费的主体会集中在1.6L-2.2L之间,车型主力仍然为三厢车,但部分新颖的两厢车和个性的SUV还会进一步扩大份额,同时MPV车会呈现高低两端膨胀的局面。当然,如果油价高烧持续不退,部分低价高配的小排量轿车还有很大的空间,柴油车也许会风靡,而且,一部分新能源车如混合动力车将赢得市场。同时,由于轿车消费价格的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导致成本下降可以消化售价下降的影响,汽车厂家应该能够维持适当的利润。在总量上,考虑到目前轿车消费中有部分是入世前持币待购的存量,以及对2005年、2006汽车进口配额取消和关税降低至最低的预期将导致部分消费延后即持币待购,我们保守估计2005年轿车销量为280万辆,当然这是在激活了大型城市的消费力量和众多二级城市潜在购买力量的前提下……

  不管怎样,让我们期待,中国汽车的明天会更好!

  版权声明:系搜狐汽车黄海独家稿件。版权为搜狐汽车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转载者,一经发现,必将追究。文章系作者本人观点,与搜狐汽车无关。

( 责任编辑:陈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