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新闻 >> 车市新闻

2005:进口车市场将从“调整”步入规范

AUTO.SOHU.COM  2005年01月10日13:08  广州日报大洋网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2004年是我国加入WTO后,汽车行业三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年初我们曾明确地把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定位为“调整年”。2004年进口汽车市场无论是增长速度、车型结构、排量结构,还是价格水平、盈利状态和经销模式都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的力度大大超过年初的估计。

  2005年进口汽车市场将面临三大变化:即政策调整、供求关系变化和全面竞争。在这种情况下,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将从调整中走向规范,从竞争中寻找新定位和新空间;同时,可以肯定地说,中国汽车产业随着国产车竞争能力的提高和国家新汽车产业政策的有效衔接,已基本安全度过过渡期,不用再担心进口车会严重冲击国产车;进口车所占份额在4%左右,并定位在补充、调剂和差别化经营上。

  2004年是中国进口汽车市场的调整年

  2004年进口汽车在八个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调整,主要表现在:

  进口汽车增长幅度有较大回落。

  2004年1~9月,累计进口汽车(包括成套散件)13.68万辆,仅比上年同期增长5%;进口金额41.6亿美元,增长9.3%。而2003年共进口汽车17.1万辆,比2002年同期进口量增长34.7%,进口金额增长幅度更高。

  各车型进口增减情况不一

  进口小轿车增长15.3%,越野车减少17.3%,其他变化不大。轿车2003年所占比重为67%,2004年为64.8%,吉普车2003年所占比重为25.8%,2004年为19.5%,旅行小客车2003年为7%,2004年为6.3%。

  轿车进口国别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德国、日本、韩国呈三足鼎立之势。

  2004年,德国、日本、韩国依然是三个主要轿车进口国,而且领先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三国累计进口数量占进口轿车总量的89.9%。从进口轿车的绝对量讲,只有这三个国家的进口量超过万辆。从增长幅度讲,日本和德国进口略有上升,增幅分别为3.23%和3.16%,而从韩国进口量猛增142.8%。另外,从美国进口也有较大增长,增幅为67.7%。德国、日本、韩国分别是我国进口高档轿车、中高档轿车和中低档轿车的领军者,表明三国在三个不同级别轿车的竞争能力。所有进口轿车的平均CIF价为2.75万美元/辆,平均进口单价分别为:德国车4.4万美元/辆、日本车2.38万美元/辆和韩国车0.98万美元/辆。

  2003年进口轿车中,德国车占比重为42%,2004年1~9月为34%,2003年日本车比重为30.6%,2004年1~9月为30.6%,2003年韩国车所占比重仅为11.4%,2004年1~9月上升到25%。

  进口轿车的排量结构由于国产中高档车的集中上市也有所调整,在仍以1.5~2.5L为主体的情况下,向两头发展。

  2.5~3.0L同比增长42.5%,3.0L以上增长28.5%,小于1.5L增长301%,而1.5~2.5L下降6%。这主要与国产SKD和CKD车的上市有关。

  进口汽车价格历经几年高位运营后,2004年有很大幅度回落,同比降幅达16%。

  2004年由于市场需求下降、许可证供应充足和竞争加剧等多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原进口汽车价格体系被彻底打乱。据网上车市调查,2004年9月份相对于2003年9月份,进口汽车可比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为16%;而国产车降幅平均为11.6%。各主流进口车型纷纷降价,以佳美为例,2003年为41万元/辆,2004年为34万元/辆,奔驰S350在2003年为120万元/辆,2004年为103万元/辆,现代酷派(2.7L)2003年为28万元/辆,2004年为22万元/辆。

  经营进口车由高利润变为高风险。

  当前进口汽车价格基本接近成本价或已低于成本价,经营进口汽车暴利时代结束,进入微利和风险的波动时期。目前经营风险仍然很大,部分经销商因亏损不得不退出。

  由于进口汽车的销售价格迅速回落,绝大部分进口车目前的销售价已接近成本,基本微利;有些车型由于缺乏竞争力,加上经销商之间的过度竞争,销售价还跌破成本,不得不亏损销售;有些车型属于正常经销利润,开始进入微利和风险时期。只有度过今年恶性竞争和甩库存阶段,逐步进入规范和有秩序的状态,进口车经营才能降低风险。

  国产车替代能力增强,进口车车型选择空间进一步缩小

  进口车选型的要诀:一是高档化,走高端市场,高档次、高排量和高价位;二是追求个性化、差别化;三是强调与国产车的互补性,避免与国产车同质化面临正面竞争;四是一些低价位的新款车,如韩国车会有一定市场空间。由于高端市场和个性化市场容量有限,加上新车型特别是高档新车型的纷纷上市,如宝马3系、5系,日产天籁,卡迪拉克CTS,以及即将上市的奔驰E级、C级,丰田皇冠,本田里程等新车型上市,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加大了风险。

  进口车网络将逐步由贸易商为主转向代理商为主。

  一方面,进口车经营风险较大,特别是进口车选型困难是大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如果选型不好,很容易亏损,亏损就可能出局,高档车市场尤其如此。另一方面,进口车经营过去以一般的贸易商为主,主要依托保税区这个缓冲平台和交易平台进行运作。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政策的调整,进口车网络正在逐步向正式授权的代理商为主转变。特别是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要求品牌经营,规范化运作,今后进口车风险也会像国产车网络一样,大部分采用区域正式授权的方式,这意味着进口车网络也将进入品牌销售模式。

  2004年作为进口汽车市场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很多调整和变化已经提前到来。经过前一阶段的洗礼,由于进口汽车库存压力减轻,新增订单不多,很多经销商退出,进口汽车价格已逐步趋稳。但由于2005年市场面临很多政策调整,所以,尽管进口汽车价格从理论上讲已不会有太大变化,但作为消费者等待观望的心理仍然很重,市场短期内难有大起色。

  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面临的政策调整和市场供求变化

  2005年,作为过渡期结束后的后配额时代的进口汽车市场,正面临一系列政策的调整,主要是: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导向;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新到港车辆落地征税与保税区内的库存处理办法;汽车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与外资的进入;国产SKD车辆进口散件实行整车特征办法;进口汽车的3C认证;进口汽车的环保检测等。

  同样,2005年进口汽车市场还面临一系列变化的影响,主要是:宏观调控的走向对汽车市场的影响;汽车产能增加和供求的失衡;国产车竞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中高档新车型集中上市对进口车的影响;国内车市面临的车型竞争、成本竞争、品牌竞争和综合运作能力的竞争;厂家和经销商的重组及格局演变。

  2005年中国进口汽车市场:从调整中走向规范、在竞争中寻找空间

  面对新的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进口汽车市场需要重新定位。毫无疑问,中国汽车市场的主体是国产车,进口车只是一个补充、一种先导、一种调剂,但进口汽车市场始终存在一定的空间。在现阶段,进口汽车的整体规模、品种结构、厂商策略和营销方式等方面需要重新定位,进口汽车会在重新定位中走向规范。表现为:进口汽车占总需求比例会稳定在4%以内;品种结构随国产化的变化而调整;继续走高档化、个性化和差别化路线;厂商策略:什么车整车进口、什么车SKD、什么车CKD;营销模式走向规范有序的授权体系;国产车和进口车继续同台竞争,品种进一步丰富  

2005进口车市场四大玄机 降价作为序曲

明年关税下调幅度不大 进口车市场不明朗 

进口车市场平稳迎新年 年初可能不跌反涨

( 责任编辑:汽车频道实习生:曹月颖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