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书生专家贾新光

AUTO.SOHU.COM  2005年01月12日10:35  汽车界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在我的印象里,贾新光是个书生,尽管现在有了名气,时常在报刊上读到他的文章,在电视里也能见到他的身影,请他咨询或作报告的人也多了,但书生的本色还是没有变。厚道的神态和睿智的谈吐依旧是个博学多才的书生。不过谈到汽车问题,他像打开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列举的陈年往事或今天正在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对数字数据的脱口而出,准确而详细,且在用政策法规来解读,使你不能不称他是个专家。

  颜光明

  贾新光终于出书了。煌煌36万字的著作砖头般地厚,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记录了他从研究汽车到“吃”汽车的漫长过程。

  在我的印象里,贾新光是个书生,尽管现在有了名气,时常在报刊上读到他的文章,在电视里也能见到他的身影,请他咨询或作报告的人也多了,但书生的本色还是没有变。厚道的神态和睿智的谈吐依旧是个博学多才的书生。不过谈到汽车问题,他像打开的话匣子,滔滔不绝,列举的陈年往事或今天正在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对数字数据的脱口而出,准确而详细,且在用政策法规来解读,使你不能不称他是个专家。

  这就是贾新光,有学问还有才气,对汽车又有研究的人。他自谦是个杂家,名片上印的是汽车分析师。这就是说,在专业上他还是很低调,喜欢用数字数据说话,俨然有了专家的学养。有人说,他的文章很有生气,观点鲜明,颇富锐气,读来“解渴”。

  几年前,我曾在清华大学的汽车系采访时,看到过贾新光的文章被贴在墙上供师生们学习参考用。一位教师对我说,贾新光是一个对汽车问题很有研究的人,他把汽车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点了出来,手里占有丰富的资料,有根有据,并不是拍脑袋写出来的。这样的事我遇到过不少,人们称贾新光的文章有分量,关键是他有观点。尤其是近年来老贾作为汽车资深分析师上升到研究的层面上来思考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少媒体开始引用他的分析和观点,有些厂家请他去咨询,有些部门把他的数据当作权威。由此,贾新光开始走红,脱颖而出,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颇富影响力的“汽车专家”。

  去年夏天,某经济杂志在上海金茂大厦举行汽车圆桌会议。作为国内为知名的汽车专家贾新光被邀请到会纵论中国汽车。面对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以及媒体的提问,老贾肚里装满了“一桶墨水”,要想问倒却不是那么容易,而他不时地“一语中的”和尖锐的反问,使一些质疑变得清晰起来,不仅讲到了根子上,而且指出了原有所在。这样的过人之处不坐过几年冷板凳,要想站在这样的论坛上恐怕一分钟都难以坚持。记得最精彩的是在央视的一次对话节目里,贾新光与号称企业英雄的日产总裁卡洛斯的对话,十分有意思。老贾问,总裁先生你如何面对中国的“地雷阵”?卡洛斯回答,“产品是第一主义”。如果对汽车不了解的人也许一时无法理解“地雷阵”和“第一主义”这两个词的内在含义。然而,他们的对话会让人感觉到什么叫有水平的对话。

  实践证明,按国外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国汽车问题”不是惟一的灵丹妙药,外国汽车进入中国就像遭遇“地雷阵”,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卡洛斯想借助180计划来复兴日产,首选了中国作为突破口,重新在亚洲崛起。从战略上看,并没有不当之处,事实上,与东风合作之后,并非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不过,他坚信,用产品说话也许是解决复杂问题(地雷阵)的硬道理。“第一主义”,也就成了日产进军中国的一把利刃。而老贾的提问正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由此,卡洛斯也不得不领教了中国汽车专家的敏锐与分量 。

  贾新光的出名是靠研究汽车起家的。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老贾是个善于积累,爱琢磨问题的人。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他就与汽车打交道,由于从事过秘书工作,养成了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及提炼的习惯,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又转入对汽车的研究,开始发表文章,应该说,老贾是见证了中国汽车业在新时期各个阶段发展变化时用心“观察”的旁观者之一。我为什么说他是个用心的旁观者。原因是,他首先是汽车业中的一员,深知汽车发展的内幕;其次,他又是跳出业界的眼光关注民生在记录历史;再是,它是带着问题在作研究。这其中随着他的工作变动在不断地推动着他向汽车的深度在探索,当然,这也有一个过程,也许他自己都没想到研究汽车会成为一种职业。在他《透析车界》一书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贾新光 “从业轨迹”和走过的脚印。

  作为朋友我最初认识贾新光是他向我约稿。那是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时他已从企业出来办杂志,而且是国内第一本研究汽车市场的杂志。在我的印象里他不仅是个能干的编辑,而且是个非常出色的记者。每期寄来的杂志都有他的重头文章。我曾开玩笑说,看来当记者才能够把你多年的积累和储存释放出来。他憨厚的一笑,写家而已。其实不然,许多文章今天读来都还深受启发,颇有见地。如“RV——一个新的汽车大市场”是国内最早介绍休闲车的文章。再如“日本货车市场的结构分析”、“CKD带来的是是非非”、“130家汽车厂是怎么出来的”、“国产化与全球采购”等,既尖锐深刻又切中时弊。这是他作为记者的眼光在剖析汽车。尽管他当记者的时间不长,但我私下里说,他后来离开媒体转向汽车研究真为他有点可惜。我敢说,如果老贾能坚持下去的话,一定是个有影响的记者。人民日报高级记者林刚说过,贾新光是个当记者的料。1995年,林老在主编《中国记者眼里的外国汽车》一书是特地把贾新光写的“外国汽车在中国”一文收进书里并把此文当作了压轴篇。

  转入汽车工业分析之后,其实老贾没有改行,只是与一堆数字数据打交道,在主编一本《中国汽车工业综合分析》刊物,很有权威性。据我了解,在编刊物之余,他参与了不少软课题的研究,如汽车消费政策、汽车信贷、二手车市场等方面的研究。在此基础上,老贾完成了由旁观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成了一位名副其实的汽车专家。

  我时常拜读老贾的文章,折服他对资料的娴熟运用,总是恰到好处,对汽车历史的了解如数家珍,表述的方式很有技巧,显示出他在做学问上的深厚功底。有时我们见面时,谈到热门话题时他习惯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一个问题,引经据典,极具说服力。如去年,搜狐网举办的汽车周期间,在讨论汽车产业政策修改时,老贾拿出一堆资料进行逐字逐句逐条地对照,并将其背景作了具体的分析和比较。这种严谨态度和细致的作风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收在《透析车界》一书中的“汽车产业政策应该怎么改”就记录了这一过程。我们常说“功夫在诗外”。实际上在这之前老贾作了大量的功课,对国外的汽车产业政策作了深入的研究,如美国政府如何保护汽车产业、日本汽车产业政策之制定、韩国汽车发展中的经验得失,以及俄罗斯和英国汽车工业的兴衰等。

  “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

  认识老贾也有十多年了。我是看着他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奋换来了今天的成功。可以说,他是大器晚成。手里捧着他的书,真为他高兴。出于朋友真诚地向他祝贺。我知道,对于一个不是科班出身的汽车专家能有今天的成就是相当不容易,收进这本书的文章只是他发表文章中的冰山一角,不少研究课题和学术性的文章并没有纳入书内,我估计是考虑到读者的阅读有关。近年来,他在有些报刊上用对话的形式探讨汽车问题很受读者的欢迎。从中不乏老贾的语言风采和幽默,很自然地在我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书生专家”的形象。

  已过天命之年的老贾,能出《透析车界》这样一本书我以为这是他步入人生辉煌的开始。不管怎么讲,老贾是从坐冷板凳起家的专家,今天他以自己丰富的积累给我们讲述的汽车是一个真实中国的故事,亦是一个书生眼里的汽车。

  

( 责任编辑:张洁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