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财经 - IT - 汽车 - 房产 - 女人 - 短信 - 彩信 - 校友录 - 邮件 - 搜索 - BBS - 搜狗 
搜狐首页 >> 汽车频道 >> 汽车评论 >> 媒体评论

上汽收罗孚 10亿英镑买个烫手山芋?

AUTO.SOHU.COM  2005年02月25日15:12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近日,有消息说上汽将花10亿英镑收购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之事已成定局,如果消息可靠,这将成为中国汽车业最大的跨国并购案。

  “我们很有信心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现在中英两家汽车公司的合作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2月18日英国罗孚汽车新闻发言人针对外界对上汽收购罗孚之事的种种猜测对外表示。英国方面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最近,国内有媒体称,英国财政部长布朗本周对中国为期4天的访问期间,将专门会晤上海汽车工业集团负责人,以尽快“撮合”上汽收购英国罗孚公司。尽管上汽方面对于以上消息依然像以往一样不作评论,但这一报道使得有关上汽收购英国MG罗孚汽车公司的事件再次浮出水面。

  双方否认是“收购”

  上汽与罗孚的恋爱仅8个月。去年6月16日,上汽集团与英国罗孚MG Rover集团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汽车项目上展开一系列合作,并将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双方合作的内容将包括开发新车型、拓展罗孚全球汽车市场,中国市场也包含在内。

  到11月份,罗孚方面便抢先向外界宣布上汽集团投资一事,并称结果将在今年1、2月份见分晓,但现在时间将过,而收购之事仍悬而未决,因而引起了外界的猜测。此前有报道说是罗孚方面擅自提前公开收购事宜的行为惹怒上汽集团和中国的主管部门,才令双方的谈判受阻。对于这一说法,上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予以否认:“与罗孚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后阶段,上海集团与罗孚公司正在谈合作上最后的细节问题,达成结果后会上交给有关部门。”

  据悉,这次收购将花费上汽10亿英镑(约合156亿人民币)。如果此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收购行动成功,将成为中国汽车业最大的跨国并购案。正因为此,这次收购事件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哥特夏克认为,上汽入主罗孚是“年轻的中国汽车工业最值得注意的举动,美、日、西欧等汽车厂商应予以密切关注”。

  事实上,对“收购”的说法,目前双方都持否定态度。按照去年的说法,上汽集团将持有其中70%的股权,并且上汽集团极有可能收购英国罗孚。但据近日罗孚发言人表示,70%的说法只是一种猜测,合作以上汽集团为主导有多种理解,在双方合作的最后报告没有获得中国政府批准前,很难有明确的说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上汽将占其中大部分,即50%以上”,上汽集团将有权利定位公司的发展方向。

  同时,上汽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也表示,双方的合作并不存在“谁收购谁”的问题,而是以合资的方式进行合作,目的是要成立一家合资企业。对于外电所称“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将出资10亿英镑,而罗孚公司以现有技术及工厂入股”的说法,该负责人也表示并不正确。

  不过,不管是“收购”还“合作”,要达成协议,上汽集团无疑都要付出巨大代价。按照当前的说法,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生产工厂分别设在上海和罗孚伯明翰的长桥。2006年双方将首先投产罗孚45型轿车,之后双方将陆续生产罗孚其他的系列的产品,包括中小型轿车、大型商务用车及跑车,预计两地生产工厂的年产量将达到100万辆。

  罗孚不仅需要资金

  创建于1904年的罗孚品牌在欧洲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它在跑车和越野车方面的开发技术也是屈指可数。但是,作为英国100年汽车工业硕果仅存的汽车公司,罗孚也像英国的其他工业一样,由于工艺设备老化,产品质量不稳定,开发费用昂贵,网络服务不配套以及缺乏创新意识,近年来一直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

  罗孚汽车集团曾包括四大业务板块:罗孚汽车,MG跑车,罗孚(陆虎)越野车和迷你(MINI)小车。1994年宝马以8亿英磅的价格将罗孚汽车集团罗致宝马麾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罗孚并没有如预期那样给宝马带来利润,相反,到1998年底,罗孚带给宝马的亏损已过30亿美元,罗孚成为宝马的最大累赘。在大股东匡特家族的压力下,宝马不得不重新考虑罗孚的命运。2000年春,原来的罗孚集团被一分为三,已回天无力的罗孚汽车及MG跑车被英国私人投资商凤凰集团象征性地以10英镑“领回”了英国,略有起色的陆虎越野车被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只有迷你小车留在了宝马。

  回到英国人手中后的罗孚由于缺乏资金,经营业绩每况愈下,公司陷入了连续亏损状态。罗孚的生存面临着巨大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上汽向罗孚抛出的价值10亿英镑的绣球自然会受到罗孚的垂青。有了充足的资金,罗孚才能更新设备,提升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出更多适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这样才有翻身的机会。

  不过,吸引罗孚的不只是上汽的巨额“聘礼”,还有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需求。目前罗孚的车型包括中小型轿车、大型商务用车及跑车,不过,要想起死回生,罗孚将主要进攻的大众化市场,在欧洲面对的竞争对手是像福特和菲亚特这样的大公司,因此,罗孚要打翻身战,光有好产品是不行的,还得有巨大的市场作支撑,否则,很容易被实力强大的竞争对手扼杀。因此,罗孚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市场。

  此前,罗孚曾与印度的Tata汽车公司接触过,也是出于市场方面的考虑。而现在能与上汽合作,对于罗孚来说真是大喜过望了,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潜在需求不知比印度要大多少倍。正如罗孚公司副总裁彼得·比尔说:“非常高兴上海汽车工业公司有兴趣获取我们公司的产权股份。” 这句话表明了罗孚公司对上汽收购事件的积极姿态。

  上汽将面临考验

  相对于罗孚而言,上汽方面对于收购事件态度要低调得多,截至目前,上汽方面未对收购作任何正式评论,国内的种种报道大多来自海外,也即罗孚方面。而且,据说对于罗孚方面的大肆宣扬,上汽及中国相关部门感到颇为不快,并因此影响了合作的进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双方的恋爱只是罗孚方面“剃头担子一头热”,而是因为从双方的情况对比来看,上汽方面面临的考验要比罗孚大得多,因此,在合作没有正式结果之前,自然要谨慎得多。

  上汽方面的谨慎是有其考虑的,事实上,此次合作上汽将面临诸多严峻的考验。

  首先是收购资金问题。此前上汽方面曾寻求在海外上市,以希望获得20亿美元的融资来落实资金。但事与愿违的是,上汽谋求集团整体上市的步伐因故转慢,原定今年春天的上市现在已经无限期推迟,至于何时上市还没有时间表。

  业内人士认为,上汽的投资额是双方谈判的焦点之一,也正是出价方面的原因,使双方的谈判一波三折,如果没有足够的投入,根本没有办法保证两地工厂的运营。

  同时,上汽如果成功收购罗孚汽车,将面对后续整合的诸多问题,如管理层的融合与职工的安置问题。在此之前,罗孚汽车已几经易手,其几任东家都赫赫有名,包括英国政府、不列颠航空公司、德国宝马等,在罗孚的败因中,管理层关系错综复杂、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待遇过高等问题占据了重要位置。其次是并购后罗孚现有的6万名员工的安置问题。

  据罗孚方面表示,“罗孚的员工对公司十分有信心,即使其他公司花高薪也不会轻易被挖走”。如果合作后要进行裁员,将会面临较大的困难,连挖都挖不走,赶走就更不可能了。而且,据说英国政府之所以让罗孚苦苦支撑下去,并不是要保住这个“民族品牌”,而是担心罗孚关门后引起的失业恐慌。

  此外,尽管上汽去年成功收购了韩国双龙,但涉外管理经验仍然匮乏,这更是上汽实施跨国并购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如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企业仅初步具备了实施海外并购的部分条件,无论在经验上还是其他方面,中国企业整体上远未发展到能实施大规模海外并购的阶段。

  合作只待中国政府批准

  此次英国财政部长布朗来华“撮合”上汽收购英国罗孚公司,表明了英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中的积极态度。

  事实上,不久前有报道说,英国政府为了促成这一合作,正在考虑允许罗孚汽车公司延缓支付数百万英镑的增值税款,以保证这一颇受业界关注的价值10亿英镑的收购交易顺利完成。

  据称,罗孚缓交增值税的期限至少达一年之久,在此期间,罗孚可以不必透露其一年所交增值税的数额,业内人士估计,这个数字至少是5000万英镑。

  此外,英国媒体早先已有报道称,为诱使上汽集团尽快与罗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英国政府已经在暗中给予上汽集团1亿英镑的“补助金”,而这样的资助则必须要接受欧盟的审查。尽管罗孚方面对此作了否定,表示“这完全是无稽之谈,双方从来就没有讨论过这种事”。不过,这至少表明英国方面是非常愿意上汽与罗孚合作的。

  对于上汽而言,收购罗孚可以增强自主研发的后劲,并借此挺进欧洲市场,为其实现全球化战略打基础。上汽集团表示,到2020年上汽的整车生产达到400万辆能力,销售收入达到8000亿元,进入世界汽车行业排名前6位。正因为此,上汽才会在收购双龙之后不久,又迅速地与罗孚谈起了“恋爱”。不过,在恋爱过程中,上汽的态度显得冷静得多。

  对于罗孚方面“我们很有信心获得中国政府的批准”的乐观态度,上文提到的上汽负责人称,“谈判没有最后的时间表,谈判会考虑到满足对方需求,会得出一个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对于外电称,英国预期在5月进行大选,而罗孚公司6万余名员工的去向问题会影响到这些地区的选票,因此外方希望谈判能在大选前有所结果的说法,这位负责人表示,“并不一定能保证在英国5月的大选前谈判成功。”

  据英国媒体报道称,目前中国政府顶住了英国政府方面希望合作尽快达成的压力,中国政府目前对合作内容已心中有数,只是在正式批准前,上海市政府与发改委之间要达成共识。尽管上汽方面对这些说法未作表示,但中国政府这种不着急的举动,至少反映出中国政府方面对此次并购计划的重视和慎重。

  对于中国政府这种慎重态度,也许可以从商务部研究院外资研究部主任金伯生的话得到解释:“实施海外并购对企业的要求很高,仅靠资金和低成本是远远不够的。目前实施海外并购的国内企业相当大一部分是国有企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国有企业在作出并购决策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更大。比如国有企业领导人出于政绩考虑,可能更多注重在任期内完成并购,而对其他问题考虑较少。”

  记者 陈雄亮

( 责任编辑:陈昊 )

 


页面功能  【我来说两句】【我要“揪”错】【推荐】【字体:  】【打印】 【关闭





ChinaRen - 搜狐招聘 - 网站登录 - 网站建设 - 设置首页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Copyright © 2005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相关连接
请发表您的看法
用  户: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留  言: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00000008号
 *遵守《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规定》



短信推广
“悬赏”鲜明个性图片
摩托罗拉和弦下载专区



搜狐商城
·汽车| 香水扮香爱车
·汽车|爱车清洁用品
·化妆|玉兰油惊爆价
·精品|运动休闲服饰
·汽车|送龟牌白金蜡
更多...
-- 给编辑写信